南航大二学生两年手搓火箭成功发射,全靠业余时间上网自学,稚晖君点赞
共 1445字,需浏览 3分钟
·
2021-10-13 21:18
点击下方“AI算法与图像处理”,一起进步!
重磅干货,第一时间送达
来源:量子位
「3,2,1,点火!」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大二学生刘上站在一旁,注视着这枚自制的火箭缓缓升空。
这是他发射的第一枚小型反推垂直回收火箭。
从原型图,到火箭各个系统的仿真、算法,都由这位00后利用业余时间完成。
而这也是到目前为止,这位名叫Shang001的Up主自制的第二枚火箭。
新发布的这期视频就仿佛大佬诱捕器,立刻引来了刚刚做完机械臂的稚晖君:
诸多同为本科生,但沉迷于板子灯的网友也涌现而出:
那么,这位年轻的开发者到底是如何在两年内肝出一枚火箭的呢?
00后的自制火箭
先来看看这枚火箭的完整结构:
拆开来看的三维建模的零部件长这样:
火箭的主发动机采用CF-20-44,其最大推力偏向角15°,能够全向摆动,不控制时无推力损失:
刘上采用C型截面装药,并对发动机内部的弹道以及推理曲线都进行了仿真。
完成后,他先进行了发动机试车实验:
实验中,他详细记录了主发动机试车数据:
然后是推力矢量控制系统:
实际试车的现场是这样的:
火箭着陆反推减速发动机则用于控制着陆减速推力大小,以及火箭俯仰/偏航的力矩:
航电及飞控系统则采用捷联惯性导航系统/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组合导航算法:
再安装上着陆缓冲支腿:
(此处还有网友吐槽:这个陆腿简直就是猎鹰九的青春版)
现在,就可以赶往发射现场了!
成功发射,但回收出现问题
就如我们开头所看到的那样,点火之后,火箭成功升入了高空。
但是由于控制算法不成熟,反推回收系统工作异常,启动了紧急备用降落伞。
评论区很多人有提到:需要震动台测试电控稳定稳定性、火箭质量太轻、没有考虑到共振和高空风力等问题。
针对各种建议,刘上表示,他下一步打算继续升级软件算法。
在文章结尾,他表示:现已完成火箭修复翻新工作。
他的下一次发射又在什么时候?
让我们拭目以待。
参考链接:
[1]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4h411J72v?p=1&share_medium=iphone&share_plat=ios&share_session_id=363000EF-61FF-43E3-8801-7125845775D1&share_source=WEIXIN&share_tag=s_i×tamp=1633833607&unique_k=iWD87d
— 完 —
交流群
欢迎加入公众号读者群一起和同行交流,目前有美颜、三维视觉、计算摄影、检测、分割、识别、医学影像、GAN、算法竞赛等微信群
个人微信(如果没有备注不拉群!) 请注明:地区+学校/企业+研究方向+昵称
下载1:何恺明顶会分享
在「AI算法与图像处理」公众号后台回复:何恺明,即可下载。总共有6份PDF,涉及 ResNet、Mask RCNN等经典工作的总结分析
下载2:终身受益的编程指南:Google编程风格指南
在「AI算法与图像处理」公众号后台回复:c++,即可下载。历经十年考验,最权威的编程规范!
下载3 CVPR2021 在「AI算法与图像处理」公众号后台回复:CVPR,即可下载1467篇CVPR 2020论文 和 CVPR 2021 最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