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馆古贡枣园

共 385字,需浏览 1分钟

 ·

-0001-11-30 00:00

单位简介

枣园面积1000亩,现存的1067株古冬枣树最小树龄在100年以上,最大树龄在600年以上,林内古冬枣树树体健壮,生长结果正常,可称为冬枣树的活化石。聚馆冬枣以其皮薄、肉嫩酥脆、味甘的独特品质闻名遐迩。自明代朱孝宗1490年将聚馆冬枣钦定为贡品,便年年来朝,直到清末,“聚馆古贡枣园”由此得名。
聚馆冬枣规模化种植始于明初。据聚馆村刘氏族谱记载:“我刘姓祖居山东即墨,明初始祖洪公率四子二侄迁至直隶沧州长芦盐镇场之东北聚馆,彼时人烟稀少,庄宅离落,枣荆丛生。洪公筹划经营,相其阴阳,观其流泉,品其果实,遂筑室于兹。继而开滩晒副、成熟地亩,移植嫁接枣树成林,更有冬枣而出名……”
2002年6月,聚馆古贡枣园被国家确定为国内第一个水果类“原产地域保护区”。

荣誉称号

2006年5月,聚馆古贡枣园被国务院批准为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