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昌县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2

联合创作 · 2022-10-20 00:00

2022年,是德昌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的一年,是极不平凡、极其不易的一年,也是决战决胜、成果丰硕的一年。一年来,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州委九届六次全会、县委十四届三次全会精神,新时代德昌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全面开启。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持续下行的经济压力,全县上下坚决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要求,在州委、州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在一场场艰苦卓绝的大战大考中交出合格答卷,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行稳致远,实现新一届政府工作良好开局。

一、综    合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2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900346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4%,增速比全国、全省高1.4、1.5个百分点,比全州低1.6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240255万元,增长4.3%,增速全州排第1位,拉动GDP增长1.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257778万元,增长4.6%,拉动GDP增长1.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402313万元,增长4.3%,拉动GDP增长1.9个百分点。人均GDP达到41491元,比上年增长4.7%。三次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分别为28.9%、28.5%、42.6%。一、二、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为26.7︰28.6︰44.7。

完成民营经济增加值467417万元,比上年增长1.6%,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1.9%。

二、农    业

2022年,全县各级党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制定的经济发展战略,加大农业投入,进一步夯实农业基础建设,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市场和效益为导向,以科技为手段,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农村经济呈现增产、增收的喜人局面。全年农林牧渔总产值(现价)达到446495万元,比上年增长4.39%。其中:农业产值293391万元,增长20.3%;林业产值5540万元,下降10.1%;畜牧业产值127567万元,增长26%;渔业产值8373.8万元,增长5.6%;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1620万元,增长4.2%。

现代农业加速提升,种植业稳步发展。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达18649公顷,比上年增加104公顷;同比增长0.56%。粮食总产102745吨,比上年减少1294吨,同比下降1.24%;其它主要农作物产量如下:油料产量808吨,同比增长5.5%。糖类产量1657吨,同比下降13.3%。蔬菜瓜果产量327397吨,同比增长5.83%。

加强森林管护、林地保护、森林草原防火等工作,巩固退耕还林和天保工程,森林覆盖率71.6%。

畜牧业发展加快。全年出栏肉猪27.61万头,同比增长0.34%;羊出栏14.08万只,同比增长0.36%;牛出栏13373头,同比增长2.22%;家禽出栏116.7万只,同比下降0.61%。全年肉类总产量25848吨,同比下降2.23%,其中猪肉产量19004吨,同比下降3.18%;羊肉产量2256吨,同比增长0.71%;牛肉产量1719吨,同比增长4.97%;家禽肉产量2455吨,同比增长0.06%;牛奶产量126吨,同比下降2.33%。

渔业生产情况。全年水产品产量3970吨,同比增长3.12%。

农田水利建设成效显著,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县年末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0896公顷,与去年持平;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8200吨;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24.9万千瓦,同比增长1.2%;农村用电量为14500千瓦小时,同比增长5.89%;全年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947.2吨,地膜覆盖面积11306公顷。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22年国际国内整体工业品市场价格下调。2022年我县全社会全部工业总产值630610万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599511万元,同比增长24.1%。

在规模以上企业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水力发电量109235万千瓦小时,同比增加9.7%;风力发电量69028万千瓦小时,同比下降9.4%;风机叶片生产230套,风机主机生产332台。

我县28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574346万元,同比增长17.2%;工业产品产销率88.2%,同比下降9.0%;实现工业增加值148840万元,工业增加值不变价增速8.1%;全年利税总额69607万元,同比增长30.4%,其中利润总额54446万元,同比增长21.4%。

2022年我县建筑业生产稳步发展。全社会建筑业生产完成增加值29146万元,同比增长14.5%。全县25户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实现建筑业总产值14.03亿元,同比增长26.5%。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22年,我县进一步深化投资体制改革,不断改善投资环境,招商引资和吸纳民间投资成效显著,重点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的成绩。

年末全县500万元以上施工项目达到81个。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92765万元,同比增长0.8%。其中:工业性投资完成120546万元,同比增长266.1%;工业技改投资完成29186万元;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同比下降86.5%;第二产业同比增长258.6%;第三产业同比增长18.6%。基本建设投资同比增长2.1%。从投资主体看,民间投资同比下降25.9%,占全社会投资总额的43.2%。

从房地产开发看,全县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86.2%,商品房施工面积117.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88.4%,商品房销售面积16.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3.8%。

2022年招商引资成效显著。把项目引进作为经济工作的“一号工程”,全力招大引强、招商选资,重大产业项目签约招商引资项目9个,签约金额214.5亿元,完成国内州外固投到位资金21.9亿元,其中国内省外固投到位资金10.73亿元。

五、国内贸易和旅游

在国家扩大内需、提升消费的政策效应下,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但因受疫情影响,全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75503万元,比上年增长3.1%。

批发零售业。批发和零售业实现增加值85304万元,比上年下降3.6%;住宿和餐饮业实现增加值12006万元,比上年增长1.8%。

从城乡结构看,城镇市场零售额238702万元,农村市场零售额124073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8%和2.5%。

对外贸易不断增长,全年出口总额(包括转口贸易)5951万元人民币。

2022年旅游业发展有所上升。旅游总收入达176004万元,同比增长0.2%;旅游总人次达639.71万人次,同比增长1.7%。

六、交通、运输、邮电

交通路网持续完善。德会高速提前一年全线运行,成功融入成渝地区互联互通“高速路网”。全面推进“交通强县”,S562纳入普通省道网布局规划,S464纳入州“十四五”交通项目储备库,S219前期规划加快推进,为全州重构骨架路网奠定坚实基础。黑大路等6个项目完工投用,新改建农村公路77.612公里,省州下达公路养护目标任务完成率100%,完成德昌汽车客运站改扩建和6个乡镇客运站升级改造,全县通村道路通达、通畅、通客运率均达100%,城乡“毛细血管”更加畅通便捷。

全年全县公路运输总周转量114875万吨公里,同比增长9.0%。

邮电通讯业快速增长。全县电信业务总量252945万元,增长速度15.0%,邮政业务总量3087万元,同比增长10.0%。年末国际互联网上网用户数1.6万户,和去年相比基本持平;固定电话用户2.8万户,和去年相比基本持平,移动电话用户19.7万户,和去年相比基本持平。全县电话普及率达到74.8%。

七、财政和金融

财政收入下滑。2022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71683万元,同比增长5.5%。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96220万元,同比下降2.6%。

金融业平稳运行。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171960万元,比上年增长11.2%。

保险事业稳定发展,保费收入持续增加,受益群体不断扩大。全年保险机构保费收入27494万元,比上年增长8.0%。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县普通中学数5个,小学校数47个,普通中学专任教师1094人,小学专任教师1007人,普通中学在校学生13174人,小学在校学生23019人。

高起点绘就教育高质量发展蓝图,“1+8+N”实施方案加快落实。招生秩序进一步规范,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6.38%,一幼、二幼评为州级示范园。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考成绩位列全州第四,德昌中学(初中部)成功创建州级义务教育共同体领航学校。高中教育持续稳定,本科硬上线645人,普高一本上线率居全州第三。创新教育成效明显,在全州率先建立县管校聘空岗竞聘交流机制,完成24所学校心理辅导室建设,创新搭建德昌县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平台,德昌职中成功创建四川省示范中等职业学校。学校布局持续优化,完成四中、四小、四幼规划设计,启动职教园区前期工作,职业技术培训中心完成主体工程,新改扩建幼儿园、中小学校5所。成功创建“全省柔力球之乡”,圆满承办凉山州第三届老年人体育健身大会篮球比赛。科技服务助力乡村振兴和产业发展,立项科技项目9个,入孵中小微企业21家。

深入实施科技创新,深化院校院地院企合作,“双创”工作扎实推进,入孵中小微企业40家;金锋橡胶、中水恒岳成功申报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确认四川省科技型中小企业9家。海花沟大地公园阳光康养度假区等项目落地德昌。

九、文化和卫生

成功申报省级非遗项目2项、州级非遗项目1项,获评全省突出贡献文旅能人1人、全省“金熊猫”奖1人,《傈僳女》荣获全州民族文化艺术节一等奖,圆满完成州庆活动,荣获全州先进集体称号,新建24小时自助书屋2座,完成“两馆”升级改造,达国家三级馆标准,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完成省级试点“麻栗片区”文旅专项规划编制,储备省级重点文旅项目2个,推出六大精品旅游线路,德昌入选《美丽中国经典线路》,红色傈乡获评国家3A级景区,凤凰城州级旅游度假区成功创建,角半沟省级旅游度假区、傈僳原乡安宁枇杷谷国家4A级景区、海花沟大地公园等项目加快推进,全省冬季乡村文化旅游节圆满举办,“攀西最美凤凰城,阳光康养数德昌”金字招牌更加响亮。全年实现旅游收入17.6亿元,接待游客639.71万人次、增长1.7%,到德昌康养旅游的人络绎不绝。

县人民医院新院区主体完工,县重大疾病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县医疗康复服务中心启动建设,医疗卫生基础不断夯实。依托县域2家三级乙等医院,优化整合14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资源,形成“上接三甲、下联基层”便捷就医新格局。深入推进公共卫生三年补短提能达标行动和健康促进行动,全面落实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决策部署。艾滋病等重大疾病防治指挥中心顺利投用,“四病同防”防治体系不断完善,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覆盖率、成功率等核心指标全部完成,母婴传播率为“零”。中医药传承创新、生育秩序整治等9项卫健重点工作获全州通报表扬。

医疗卫生机构183个,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1566床,执业(助理)医师数388人。

十、环境保护

生态治理强劲有力。PM2.5、PM10浓度同比下降3.7%、12.7%,环境空气质量总体优良天数比例为98.4%,全面完成中央、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城市黑臭水体基本消除,安宁河国控断面全年水质监测符合国家标准,全县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11家土壤重点监管单位完成自测,3家超标企业完成效果评估,6个“一住两公”地块土壤状况调查均无污染。声环境功能区划评估试点工作获省州高度赞扬,国家森林城市创建胜利在望,生态底色越来越亮。

节能降耗工作取得一定成效。2022年,单位GDP能耗比上年下降2.25%;工业万元GDP综合能耗比上年下降16.1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同比增长17.89%。

十一、人  口

据2022年公安人口统计年报,全县年末总户数73803户,户籍人口220846人,城镇人口62201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为73467人,占总人口的33.3%;傈僳族人口为7344人,占总人口的3.3%。

据人口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22年末常住人口21.7万人,其中:城镇人口9.68万人,城镇化率44.6%。

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据人口出生统计,人口出生率13.58‰,自然增长率6.11‰,符合政策生育率98.5%。

十二、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镇居民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呈稳步增长势头,生活条件继续改善。

全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250元,比上年增长6.11%。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257元,比上年增长4.85%。其中,工资性收入23034元,增长4.37%;经营净收入9632元,增长6.43%;财产净收入2440元,增长3.89%;转移净收入4150元,增长4.49%。人均消费性支出25217元,增长3.18%。其中,食品烟酒消费支出增长1.87%,衣着消费增长3.79%,居住支出增长2.72%,生活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增长5.17%,交通和通讯消费支出增长5.03%,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增长5.01%,医疗保健消费支出增长1.66%。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30.5%。

全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232元,比上年增加1438元,比上年增长6.31%。其中,工资性收入6173元,增长7.34%;经营净收入14681元,增长5.87%;财产净收入209元,增长7.89%;转移净收入3168元,增长6.25%。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8576元,增长5.03%。其中,食品烟酒消费支出增长3.05%,衣着消费支出增长3.95%,居住消费支出增长7.02%,生活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增长5.27%,交通和通讯消费支出增长7.65%,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增长5.08%,医疗保健消费支出增长4.62%。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32.4%。

经省统计局审定反馈,2022年凉山州城镇全部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86638元,比上年增加2535元,增长3.0%,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2.40%,具体情况如下:2022年凉山州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97118元,比上年增加4000元,同比增长4.3%。其中,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101506元,比上年增加2193元,同比增长2.2%。2022年凉山州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50620元,比上年增加2540元,同比增长5.3%。

民生保障持续加大。新增就业4898人、完成率213%,失业人口“两就业”950人、完成率231%,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98%以内,位居全州前列。统筹推进“五险”扩面工作,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覆盖9.79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19.28万人,任务完成率100.68%,特殊重点人群医保参保率始终保持100%,8.93万人次享受医保待遇、报销费用1.32亿元。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有序推进,城乡低保、特困供养、残疾人“两项补贴”、儿童福利稳步提标,发放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资金8554.02万元、惠及42.8万人次。加强国防建设和双拥模范县创建,高质量完成征兵任务和退役军人、随军家属安置工作,全县优待证办理率达99.17%,发放各类优待抚恤资金913.34万元。社区养老服务、烈士纪念设施、殡仪馆、公墓等重大民生项目全面完成。

十三、乡村振兴工作

脱贫成果全面巩固。全覆盖开展防返贫监测大排查2轮,对543户1922名监测对象开展“一户一策”精准帮扶,消除风险446户1591人。统筹乡村振兴衔接资金1.3亿元,实施项目43个,中央、省级资金用于产业发展分别占比60 %、55%。抓实驻村帮扶,调整选派帮扶干部76名,向盐源县选派驻村第一书记10名。开展脱贫人口技能培训2500人、就业转移174人,开发公益性岗位610个,脱贫人口年人均纯收入达12436元、同比增长13.2%。

注:

1、公报中各项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正式数据以《德昌统计年鉴》为准。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地区生产总值核算执行国家统计局新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三次产业划分规定》,即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不含农、林、牧、渔服务业);第二产业是指工业(不含开采辅助活动,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即服务业,是指除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

3、公报中林业、渔业、农业机械化、交通运输、邮政、电信、金融、旅游、对外贸易、财政、保险、证券、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环境保护、安全生产、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等数据来源于相关部门。

时光轴

RAG13
RAG信息RAG类型操作时间
2022年,是德昌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的一年,是极不平凡、极其不易的一年,也是决战决胜、成果丰硕的一年。一年来,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州委九届六次全会、县委十四届三次全会精神,新时代德昌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全面开启。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持续下行的经济压力,全县上下坚决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要求,在州委、州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在一场场艰苦卓绝的大战大考中交出合格答卷,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行稳致远,实现新一届政府工作良好开局。一、综    合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2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900346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4%,增速比全国、全省高1.4、1.5个百分点,比全州低1.6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240255万元,增长4.3%,增速全州排第1位,拉动GDP增长1.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257778万元,增长4.6%,拉动GDP增长1.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402313万元,增长4.3%,拉动GDP增长1.9个百分点。人均GDP达到41491元,比上年增长4.7%。三次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分别为28.9%、28.5%、42.6%。一、二、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为26.7︰28.6︰44.7。RAG-ES2024-10-24
完成民营经济增加值467417万元,比上年增长1.6%,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1.9%。二、农    业2022年,全县各级党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制定的经济发展战略,加大农业投入,进一步夯实农业基础建设,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市场和效益为导向,以科技为手段,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农村经济呈现增产、增收的喜人局面。全年农林牧渔总产值(现价)达到446495万元,比上年增长4.39%。其中:农业产值293391万元,增长20.3%;林业产值5540万元,下降10.1%;畜牧业产值127567万元,增长26%;渔业产值8373.8万元,增长5.6%;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1620万元,增长4.2%。现代农业加速提升,种植业稳步发展。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达18649公顷,比上年增加104公顷;同比增长0.56%。粮食总产102745吨,比上年减少1294吨,同比下降1.24%;其它主要农作物产量如下:油料产量808吨,同比增长5.5%。糖类产量1657吨,同比下降13.3%。蔬菜瓜果产量327397吨,同比增长5.83%。RAG-ES2024-10-24
加强森林管护、林地保护、森林草原防火等工作,巩固退耕还林和天保工程,森林覆盖率71.6%。畜牧业发展加快。全年出栏肉猪27.61万头,同比增长0.34%;羊出栏14.08万只,同比增长0.36%;牛出栏13373头,同比增长2.22%;家禽出栏116.7万只,同比下降0.61%。全年肉类总产量25848吨,同比下降2.23%,其中猪肉产量19004吨,同比下降3.18%;羊肉产量2256吨,同比增长0.71%;牛肉产量1719吨,同比增长4.97%;家禽肉产量2455吨,同比增长0.06%;牛奶产量126吨,同比下降2.33%。渔业生产情况。全年水产品产量3970吨,同比增长3.12%。农田水利建设成效显著,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县年末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0896公顷,与去年持平;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8200吨;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24.9万千瓦,同比增长1.2%;农村用电量为14500千瓦小时,同比增长5.89%;全年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947.2吨,地膜覆盖面积11306公顷。RAG-ES2024-10-24
浏览 2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