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被嘲讽的马斯克及其他
共 3597字,需浏览 8分钟
·
2021-12-16 12:20
《卫星与网络》杂志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期待来自更多能人志士的指导和合作!
《卫星与网络》宗旨:秉承星云大师“达人达己”的理念,我们调动我们的智慧,专业、真诚、用心……为我们的合作伙伴在市场上出一份力。祝各家企业发展顺利,年年进步!
马斯克:“我不太喜欢营销这个概念,我觉得营销是很奇怪的概念。
杨元庆(略带讥讽的对主持人说):但他(马斯克)有多少客户,我有多少客户,你知道吗?
马斯克:我们的客户不是很多,大概不到3万。
杨元庆(略带不屑的回应道):“我们到3月31日止的这个财政年度(2014年),销售了1.15亿台的设备。每秒钟(卖出)5台设备,其中包括了5500万台PC、5000万台手机和1000万台平板电脑。
近日,有关联想的种种议论在互联网上激起了轩然大波。尽管子弹仍然在飞,真相还待显露,是非定论尚早,但网上扒出的诸多过往旧事,现在再次品味,却大有深意,引人遐想。比如上面这一段对话, 就来自2014年马斯克与联想CEO杨元庆参加央视《对话》节目时一个片段。仅从这一场景来看,杨对马斯克毫不掩饰的傲慢与嘲讽尽显人前。
无独有偶,在2019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上,马云与马斯克也有过一次专门的对话,类似的场景再次出现。
马云:听说你要去火星?我对火星没有兴趣,我刚从火星回来。我对地球上发生的一切更感兴趣,为什么大家对火星这么好奇。对于火星,我们需要采取行动。我没有考虑过外星人。外星人在哪里,这是一个问题。为什么没有找到外星人,有些人找到外星人,说去过 51 区吗?我说别开玩笑了,有外星人我一定知道。
马斯克:我觉得我们需要更进一步了解宇宙的本质,以确保我们能够进入到不同的行星生活。这并不是因为我觉得地球没有希望了,但毕竟存在这种可能,即使我们尽了最大的努力,地球还是有可能会发生人类无法控制的事情,外部力量或者内部事物导致文明被毁灭或者我们受到足够的威胁以至于我们只能搬到另外一个星球去生活。
换句话说,地球 45 亿年的历史中,现在第一次有可能让生命离开地球生活,之前是没有可能的。但是这个机会窗口会有多久,长或者短都有可能。假定机会窗口不长,我们需要尽快抓住机会窗口。这是我的观点。
尽管只关心地球的和追求“死在火星上”的两类人自然是“话不投机半句多”,但位于金字塔顶端的两位中国企业掌门人面对马斯克的傲慢与嘲讽的态度却惊人的一致。
那么,可以嘲讽马斯克吗?我认为,既可以,也不可以。
为什么说可以?因为马斯克和他所领导的企业帝国就是伴随着无数嘲讽、讥笑、轻蔑甚至打击成长起来的,嘲讽马斯克的人太多了。
特斯拉自诞生开始,就被一路唱衰,直到现在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霸主,这种声音才渐渐消失。
SpaceX创立之初,被很多人认为是疯狂而且注定失败的,因为人们难以想象一家私营公司能够完成火星移民的壮举,直到可重复使用火箭、猛禽发动机、龙飞船......一个个令人不可思议的突破呈现于世人面前之后,质疑声才逐渐小了下来。
而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星座——计划发射42000多颗卫星组成的“星链”,其可操作性和商业性一直备受诟病,但并未阻挡它以每周一次高频发射的速度推进。
还有致力于人类交通变革性进步的封闭式超级高铁——Hyperloop、城际间高速地铁——Boring Company,最有争议的致力于脑机接口的Neuralink,等等,在概念提出之时,无不遭遇冷嘲热讽,甚至将马斯克冠以“疯子”、“狂人”的人设和标签。
还有一个可以嘲讽马斯克的理由就是“傻”,因为他所创立的每一家公司,几乎都会面对血本无归甚至倾家荡产的巨大风险,即便如今已贵为全球首富,这样的风险依然如“达摩克里斯之剑”高悬。
就在11月29日,马斯克在发给员工的一封内部信中称,由于猛禽发动机生产遭遇困难,目前SpaceX遭遇危机,甚至可能因此而破产。但这样的风险对马斯克而言是理所当然的,就拿造火箭来说,成功的可能性大概只有10%,而一旦失败就会一无所有,但他就认为有10%的概率就够了,失败了就当作为人类探索做的贡献。这在大多数人看来确实有点“傻”。
所以说,嘲讽马斯克的理由很多,对于大多数吃瓜群众来说,甚至绝大多数是那些从没有冒险精神的人们来说,吐吐槽并无不妥。
但是,对中国的企业家,特别是那些站在金字塔顶端,功成名就,风光无限,志得意满,领袖群伦的人物而言,却不应该也不可以嘲讽马斯克。
就财富而言,马斯克仅凭特斯拉就登上了全球首富的位置,现在特斯拉的市值是联想的数十倍,阿里的数倍,更遑论马斯克旗下还有多家横跨太空、地球、人脑诸多创新前沿且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超级公司,其身价难以估量。即便用最现实的计算方式,差距也是一目了然的。那么,凭什么嘲讽马斯克?
就创新而言,马斯克说,特斯拉在他的所有公司中,是最没有科技含量的。事实上,现在能够与马斯克展开有效竞争的领域,也只有新能源汽车这个赛道,其他诸如商业航天或他所涉足的其他领域,甚至连追赶者都还没有看到。那么,又凭什么嘲讽马斯克。
就格局而言,马斯克说,“比起当世界首富,我更想死在火星上”。整体看马斯克所创办的所有公司,从特斯拉到SpaceX,从太阳能到超级高铁,其最终目标都是为人类移民火星做全方位的技术和物质准备,“想死在火星上”并非一句虚言。而我们的所谓头部高科技企业中,却不乏把眼光盯在小民生计,垄断圈钱,趋小利而忘大义的唯利是图者......我们不去点评低着头盯着菜篮子的,但,嘲讽抬头仰望星空的,却要问一问自己,凭什么?或许别人的追求,早已不在一个讨论层面。正所谓,能量越大,责任本身就应该越大。
......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那就是,如果以嘲讽的心态面对马斯克,我们将付出怎样沉重的代价?这种代价,在今天沸沸扬扬的联想风波中已经体现的很清楚,有些结果,或许在7年前的那场对话中就已经注定。
现在和未来,我们将要面对的马斯克,是在当今诸多关乎国家发展的战略性尖端前沿领域最强有力的竞争者,就拿中国航天来说,未来的主要竞争对手或许不再是NASA,而是SpaceX和星链以及它们衍生的强大的航天企业集群。在某种意义上,嘲讽马斯克,无异于轻视最强大和最危险的对手。历史一再证明,轻视对手,最后哭的一定是自己。
如果失去了对梦想的尊重,对目标的坚持,对崇高的敬畏,而以市侩的算计,平庸的追求,世俗的价值而自喜,自得,自满......我们要问,未来被嘲讽的,究竟会是谁?
所以,我们还是应该提倡时刻保持敬畏之心,时刻保持危机意识,时刻不忘发展的紧迫.....也许,唯有此,我们才会时刻葆有不断创新的动力。
本文系《卫星与网络》原创,转载及引用部分观点至微信公众号或其它新媒体平台、及网站,请在文首注明出处、公众号ID及作者。感谢支持有态度的媒体!
未按照规范转载及引用者,《卫星与网络》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部分图片难以找到原始出处,故文中未加以标注,如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
实体店回归与商业航天的机会
电子杂志,扫码阅读
期期精彩,不容错过
· 卫星与网络微信公众号(ID:satnetdy)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