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齐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联合创作 · 2018-01-01 00:00

2018年,全县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聚焦“三个走在前列”,抓党建、促发展、惠民生,尽职尽责、尽力而为,经济社会实现了有质量、有效益的发展。

一、综 合

经济增长总体平稳。2018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45.1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8%,人均GDP达到71630元。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9.27亿元,可比增长3.3%;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10.24亿元,可比增长7.4%;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85.63亿元,可比增长9.1%。新旧动能转换步伐不断加快,传统产业能级提升、新兴产业集聚起势,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1.1:47.2:41.7。

二、农林牧渔业

农林牧渔业发展平稳。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101.18亿元,同比增长3.82%。其中,种植业总产值49.39亿元,林业总产值2.32亿元,牧业总产值35.21亿元,渔业总产值4.56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9.69亿元。

农牧业结构不断优化。据统计显示,粮食总产量达到107.21万吨,单产达467.92公斤/亩。主要农牧产品产量见下表:

主要农牧业产品产量

指   标 单位 绝对值 比上年增长(±%)
粮食产量 万吨 107.21

 

-0.8

 

夏粮产量 万吨 52.19

 

-1.7
秋粮产量 万吨 55.02 0.1

 

棉花产量 万吨 0.05 7.7
油料产量 万吨 0.18 -13.3
蔬菜产量 万吨 122.82 1.35
水果产量 万吨 1.25

 

-2.1
生猪年末存栏 万头 50.06 -24.9
牛年末存栏 万头 11.31 -32.1
羊年末存栏 万只 13.17 -45.0
肉类产量 万吨 11.94 -17.4
禽蛋产量 万吨 4.54 -11.1
奶类产量 万吨 6.44 105.6

 

林业生态保护成效显著。人工造林面积2210公顷,森林抚育面积15000公顷。木材产量11.6万立方米。

水产产品产量保持稳定。全县水产品总产量1.69万吨,其中淡水捕捞产量0.045万吨,水产(淡水)养殖面积1467公顷,淡水观赏鱼苗1136.5万尾。

农业生产方式不断优化。年末农用机械总动力达176.71万千瓦;农用拖拉机50467台,其中大中型(22.1千瓦以上)拖拉机13287台;谷物联合收割机5955台;农用航空器23架,其中有人驾驶农用飞机1架,植保无人机22架。塑料薄膜使用量0.43万吨,全年化肥施用量(实物量)15.99万吨。

三、工 业

2018年,全县工业新旧动能转换加速向纵深推进,工业经济在合理区间稳定运行,生产超预期回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企业效益明显改善。工业经济高位运行,经济运行质量显著优化。主导产业改造提升步伐加快,骨干企业带动作用明显,盈利能力显著增强。

工业生产总体平稳。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年销售收入2000万元以上的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下同)达到385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7%。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同比增长7.35%,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44.67%,工业用电量18.7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6.45%。

工业经济效益良好。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49.53亿元,同比增长7.9%;实现利税80.75亿元、利润61.1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5.03%和21%。应收帐款净额25.60亿元,同比增长22.32%。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有升有降。成品钢材580.12万吨,同比增长10.26%;焦炭175.29万吨,同比下降2.37%;原煤75.25万吨,同比下降12.79%;机制纸27.12万吨,同比增长9%;水泥52.03万吨,同比增长17.87%;小麦粉39.56万吨,同比下降34.99%。

四、固定资产投资及建筑业

2018年,全县紧紧围绕提升传统产业、聚势新兴产业,投资结构不断优化,投资总体保持了稳健态势。

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稳中有进。全县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长7.8%。其中,计划总投资5000万元以上投资项目112个,技改投资增长60.6%,高新技术投资增长43.8%,传统产业升级步伐不断加快,高新产业比重快速增加。

房地产行业发展迅猛。全县资质以上房地产企业达31家,本年完成投资45.43亿元,同比增长122.6%;商品房施工面积434.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69.5,商品房销售面积108.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5.2%,商品房销售额81.04亿元,同比增长113.3%,待售面积3.4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0.9%。

建筑业发展较快。全县资质以上建筑企业达30家,签订的合同额59.13亿元,同比增长19.4%。其中,本年新签订合同额40.95亿元,同比增长4.4%。建筑业总产值32.11亿元,同比增长31.3%,其中,建筑工程产值28.85亿元,同比增长41.3%;安装工程产值2.56亿元,同比下降32.6%,其他建筑业产值0.71亿元,同比增长195.8%。

五、交通、邮电、旅游

交通运输能力不断提高。全县年末实有公路通车里程2910公里,全县公路密度为206公里/百平方公里。全县公路运输企业完成客运量810.55万人,同比增长3%,客运周转量36443万人公里,同比增长3%。完成货运量1205万吨,同比增长2.0%;货运周转量132667万吨公里,同比增长2.0%。

邮电通信业发展稳健。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7256万元,同比增长4.73%;其中:邮政业务总量8497万元,同比增长8.9%;电信业务总量18759.4万元,同比增长2.95%;移动电话用户发展到48.2万户,固定电话用户3.5万户,宽带互联网用户达到12.5万户。

旅游业健康发展。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62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9.4亿元。目前,全县拥有4A级旅游景区2处,3A级旅游景区3处,2A级旅游景区3处。

六、国内贸易

社会消费稳定增长。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4.1亿元,同比增长9.6%。分区域看,城镇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15.0亿元,同比增长9.5%;农村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9.1亿元,同比增长10.0%。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实现零售额121.2亿元,同比增长9.7%;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22.9亿元,同比增长9.0%。

七、对外经贸

对外贸易有所下降。全县实现进出口总额30.77亿元,同比下降1.15%。其中:出口15.91亿元,同比下降9.07%;进口14.86亿元,同比增长9.03%。

八、财政、金融、保险业

财税质量不断提升。全县境内财政总收入实现52.52亿元,同比增长25.28%。全年实现地方财政收入32.88亿元,同比增长16.03%;其中,税收收入26.69亿元,同比增长32.66%,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达到81.2%,比上年提高了10个百分点,财政收入结构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更加高效,民生投入持续加大。全县财政支出36.82亿元,同比增长3.48%。民生支出达到31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达到84%。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7.77亿元、医疗卫生支出2.51亿元、教育支出6.35亿元、农林水支出4.59亿元。全县税收收入达到47.51亿元,同比增长37.18%。

金融业稳健运行。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26.88亿元,比年初增加41.93亿元,同比增长14.72%。其中,住户存款余额195.30亿元,比年初增加16.18亿元,同比增长9.04%。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77.28亿元,比年初增加35.30亿元,同比增长84.06%;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93.34亿元,比年初增加30.21亿元,同比增长18.52%。其中,住户贷款94.40亿元,比年初增加24.95亿元,同比增长35.92%;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98.93亿元, 比年初增加5.26亿元,同比增长5.62%。

保险行业健康发展。保险公司达到20家,全年实现保费收入6亿元。其中,财险收入1.8亿元,人身险收入4.2亿元。全年赔付额3亿元,其中,财险赔付0.8亿元,人身险赔付2.2亿元。

九、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

创新活力不断增强。全年新增市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4项。全年受理专利申请量655件,发明专利申请量154件;专利授权量365件,发明专利授权量26件。年末全县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4102人。

教育资源分配更加均衡。年末全县拥有中等专业学校1所,在校生4087人;普通中学22所,在校生2.76万人;小学79所,在校生3.59万人;幼儿园、学前班121处,在园、班儿童1.39万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生122人;九年义务教育入学率100%,全年考入重点大学 778 人。

文化服务体系日臻完善。年末全县有文化站14个,全部达到二级以上标准,拥有图书20.56万册;公共图书馆1处,藏书21万卷(册),全年共接待读者12.5万余人次,有效借书证数14129张,流通图书14.9万册次,开展各类展览、培训、讲座活动43场次,参与活动者达5852人次。

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年末全县拥有县级医院3处、乡镇卫生院15处、卫生防疫机构1处,卫生技术人员数2226人,其中注册护士943人。全县拥有医院、卫生院床位2145张,城乡居民医疗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

体育事业广泛开展。举办了齐河县风筝邀请赛、齐河县第八届全民健身运动会、春季老年人门球比赛等30余项精彩赛事,极大地丰富了全县城乡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竞技体育获得新成果,年内我县运动员在省级以上比赛中共获得3枚银牌,体育事业蓬勃发展。

十、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安全生产

市容市貌更加靓丽。新城开发与老城改造并重,完善功能与提升品质并举,城市面貌更加靓丽。年末城区建成区面积达到49.5平方公里,绿化覆盖面积1987.06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40.14%;城市绿地面积1741.62万平方米,绿地率达35.18%;公园绿地面积296.65万平方米。城镇化率达到59.16%,比上年提高1.79个百分点。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扎实开展“四减四增”三年行动,持续推进蓝天保卫战,PM2.5、PM10同比改善20%、13.1%,空气优良天数同比增加31天,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建率达95%,主河流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98%。

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全年未发生较大安全生产事故。安全生产事故10起,同比下降50%;死亡7人,同比下降12.5%;受伤22人,同比增长120%;经济损失1150万元,同比下降79%。

十一、市场物价

物价水平温和上涨。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3%。其中,消费品价格上涨2.9%。在居民消费价格的八大类别中,食品烟酒类上涨3.4%、衣着类上涨2.5%、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1.1%、医疗保健类上涨1.6%、交通和通讯类用品上涨1.4%、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2.2%、居住类上涨1.9%、其他用品和服务上涨2.7%。

十二、人口、居民生活、社会保障

人口自然增长率有所回落。年末全县常住人口62.2万人,户籍人口64.2万人,全年出生人口7946人,出生率12.42‰;死亡人口3704人,死亡率5.79‰;人口自然增长率6.63‰,与上年相比回落了3.64个百分点。

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全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1063元,同比增长8.2%。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936元,同比增长7.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821元,同比增长8.7%。

劳动就业保持稳定,工资水平不断提高。再就业机制不断完善,全县设立各类职业介绍机构5处。全年城镇新增就业6900人,安置下岗失业职工1975人,完成各类就业培训2360人次,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1750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2.9%。

社会保障能力稳步提升。全县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职工人数6.62万人,养老保险基金收缴额71511万元;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5.29万人,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收缴额51000万元,享受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企业离退休人员11184人,为企业离退休人员支付养老金31156万元。全县失业保险参保人数3.24万人,享受失业保险人数1787人,发放失业保险金991万元;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6.18万人,收缴医疗保险24666万元,支付医疗保险费16439万元,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1.16万人。

救助体系更加完善。全县享受最低生活保障7209人,其中,城镇315人,农村6894人。低保标准不断提高,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每年3780元,城镇低保标准提高到每月500元,全县社会福利院16个,床位1778张。

时光轴

RAG12
RAG信息RAG类型操作时间
2018年,全县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聚焦“三个走在前列”,抓党建、促发展、惠民生,尽职尽责、尽力而为,经济社会实现了有质量、有效益的发展。一、综 合经济增长总体平稳。2018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45.1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8%,人均GDP达到71630元。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9.27亿元,可比增长3.3%;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10.24亿元,可比增长7.4%;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85.63亿元,可比增长9.1%。新旧动能转换步伐不断加快,传统产业能级提升、新兴产业集聚起势,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1.1:47.2:41.7。二、农林牧渔业农林牧渔业发展平稳。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101.18亿元,同比增长3.82%。其中,种植业总产值49.39亿元,林业总产值2.32亿元,牧业总产值35.21亿元,渔业总产值4.56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9.69亿元。RAG-ES2024-09-11
农牧业结构不断优化。据统计显示,粮食总产量达到107.21万吨,单产达467.92公斤/亩。主要农牧产品产量见下表:主要农牧业产品产量 指   标 单位 绝对值 比上年增长(±%) 粮食产量 万吨 107.21   -0.8   夏粮产量 万吨 52.19   -1.7 秋粮产量 万吨 55.02 0.1   棉花产量 万吨 0.05 7.7 油料产量 万吨 0.18 -13.3 蔬菜产量 万吨 122.82 1.35 水果产量 万吨 1.25   -2.1 生猪年末存栏 万头 50.06 -24.9 牛年末存栏 万头 11.31 -32.1 羊年末存栏 万只 13.17 -45.0 肉类产量 万吨 11.94 -17.4 禽蛋产量 万吨 4.54 -11.1 奶类产量 万吨 6.44 105.6 RAG-ES2024-09-11
 林业生态保护成效显著。人工造林面积2210公顷,森林抚育面积15000公顷。木材产量11.6万立方米。水产产品产量保持稳定。全县水产品总产量1.69万吨,其中淡水捕捞产量0.045万吨,水产(淡水)养殖面积1467公顷,淡水观赏鱼苗1136.5万尾。农业生产方式不断优化。年末农用机械总动力达176.71万千瓦;农用拖拉机50467台,其中大中型(22.1千瓦以上)拖拉机13287台;谷物联合收割机5955台;农用航空器23架,其中有人驾驶农用飞机1架,植保无人机22架。塑料薄膜使用量0.43万吨,全年化肥施用量(实物量)15.99万吨。三、工 业2018年,全县工业新旧动能转换加速向纵深推进,工业经济在合理区间稳定运行,生产超预期回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企业效益明显改善。工业经济高位运行,经济运行质量显著优化。主导产业改造提升步伐加快,骨干企业带动作用明显,盈利能力显著增强。RAG-ES2024-09-11
浏览 58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