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设计可落地的重构技术方案——理论篇
共 1961字,需浏览 4分钟
·
2022-06-09 03:42
一、 写在前面
最近重构项目比较多,写了好几个系统重构方案,很多朋友问,写重构技术方案,有没有什么套路或者框架,都需要做哪些调研和准备工作,这篇文章就重点聊一聊,如何设计可落地的重构方案。
二、重构有没有套路
有套路,多年重构经验表明,我重构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固定模式,然后在这套模式之上,根据业务场景不断的变通,可以说,重构是经验的积累。所以在设计重构方案阶段,就能够避免一些后续的坑。当然也不能完全避坑,因为总有你没有考虑到的地方,这个时候我们要做的,就是如何把风险降到最低,这个也是重构方案的一部分(灰度方案)。
三、什么是重构
想必每一个技术开发都深有感触,很多人到一个新的团队,都会吐槽原来的代码写得乱,扩展性难,历史包袱重。想要重构,却不知道如何下手;也有一些说要重构,但是很多在我看来对于重构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下面我说几点解释一下:
1. 重构不是重写
做过开发的同学都知道,重写很简单,按照产品的需求,实现需求就好了,没有历史包袱。但是重构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改,有很多限制性,大框架不能改,对外接口不能变,存储结构设计限制等等。
2. 不要轻易批判前人的代码
大家要相信一点,存在即合理,原来这么设计,一定有它的原因。可能当初调用量不大,可能当初业务场景限制,可能当初资源限制等等,你没有经历过,就不能感同身受。所以不要轻易去批判, 既然直到现在,这个业务场景还在迭代,甚至要面临重构,至少说明该业务场景,甚至是商业场景是成功的。
3. 重构方案先行,落地可分期进行
有时候,我们面临的系统大庞大,历史包袱重,不知道从何处下手,或者说做完重构需要很长的时间。即便是这样,我们的方案也一定是设计完备的(甚至要和产品沟通以后可能增加的业务场景),不仅要考虑到如何解决现在的问题,还要考虑到之后的扩展性问题,然后再任务拆分,分期进行,一期做哪些,二期做哪些。另外一期重构时间不宜过长,要考虑到投入产出比问题。
4. 不要过度设计,不要为了重构而重构
有时候,我们通过调整参数,调优就能解决的问题,就不需要大动干戈。重构一定是在最后一环,万不得已的情况下进行的。例如: 1、性能瓶颈,无法扩展,2、无法满足现在的业务迭代
四、 写重构技术方案需要做哪些调研
调研可以说是写重构技术方案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往往能够避免很多不必要的坑。
1. 历史痛点在哪里
我们先要通过一定手段,比如:压测,监控等等, 先找到影响原来性能和问题的原因是什么,痛点是什么。只有知道原来的痛,才能知道如何对症下药。
2. 调研新的技术方案
例如原来的存储用的Redis,现在想引入Mysql,那么Mysql能不能支持现在的业务场景(可能需要通过写demo压测),它又有哪些优势(和原来对比)。亦或者本次要引入新的组件,那么组件可能选择性有很多,选择哪一种比较合适需要有横向对比等等。
3. 梳理业务&影响范围
例如需要梳理出所有的对外接口,这些接口目前线上的高峰期QPS,RT,995耗时是多少,都有哪些调用方。目前系统相关的表是否是独立可控的,SQL语句都需要汇总统计(这个主要是分库分表的时候考虑,因为要考虑到SQL拆分,分库分表的ShardingKey 和 分库分表之后的查询问题)
五、设计技术方案
- 先画出整体架构图[重构前(可选)、重构后],再画出核心流程图
- 表结构设计(分库分表),分表情况下要根据目前线上使用场景对分表shardingKey做一个离散度分析。
六、设计灰度方案
技术方案明确之后,再考虑如何灰度,按流量灰度,还是城市,还是开关控制。
七、核对方案
调研阶段梳理的对外接口派上用场了,需要针对每一个对外接口,job脚本,consumer任务等,标注重构改造方案。这个过程也会发现一些细节上的问题,从而完善技术方案。
八、数据校验方案
- 可以利用目前线上请求的log,流量回放的方式请求新接口,然后对比一下返回数据是否和老的一致。
- 如果对表结构有改造,需要对比新老数据是否一致(排除不需要对比字段)
- 灰度阶段可以同时请求新老接口,对比返回数据是否一致。
九、任务拆分
对本次改造需求进行拆分,一期做哪些列举出来 和 二期大概规划。
十、技术方案评审
可以先组内小范围评审,先解决内部可能存在的问题。内部沟通完之后,再组织跨部门技术评审会议。
十一、总结
这篇文章主要讲一下写重构技术方案理论篇,很多都是大家知道的一些道理,但是我想说,这其中有很多细节需要确认,还需要和产品,或者其他组同学沟通。方案是否可落地,除了经验之外,还需要各种测试和调研。
下一篇文章将给大家讲一讲重构技术方案——实战篇,以我们线上真实重构——乘客排队系统重构场景为例,我是如何一步步写重构技术方案以及后续如何落地的。
欢迎关注"浅谈架构"公众号、不定期分享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