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四渡赤水战役旧址

红军四渡赤水战役旧址

共 4083字,需浏览 9分钟

 ·

2024-05-24 11:47

历史沿革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1月,中共中央和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决定中央红军由遵义地区北上,在四川省西南北渡长江因渡江未成暂时留在川南活动,先后四渡赤水。同年1月29日,从猿猴(今元厚)、土城一带急速渡过赤水河,向川南古蔺、叙永推进,这便是“一渡赤水”。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2月18日傍晚,担任先遣任务的红三军团12、13两个团抵达赤水河二郎滩渡口西岸。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2月18日至21日,红三军团从二郎滩渡过赤水河,进入贵州。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3月,红军从在遵义徘徊至鲁班场发生战斗,毛泽东采用声东击西战术,诱使蒋介石把兵力调集到黔西北地区。中革军委作出三渡赤水河决定后,16日凌晨,红军兵分三路向茅台疾进,以红三军团十三团侦察连为先头部队向茅台方向侦察前进,趁机占领茅台渡口。18日晨,红军全部渡过赤水河,抵达指定地域。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3月21日,红军秘密、神速地在二郎滩、太平渡第四次渡过赤水河。
1973年,建娄山关红军战斗纪念碑;1978年,在习水土城渡口建四渡赤水纪念碑;次年,建仁怀茅台渡口纪念碑,有30余级台阶直达渡口;1996年在茅台镇赤水河畔山顶上修建红军四渡赤水纪念塔。
2006年5月,土城毛泽东住居,经过修缮恢复了毛泽东、周恩来在土城住居的原貌。经文物主管部门批准,对修缮后的毛泽东旧居进行复原陈列,在原爱华商铺布展了“毛泽东四渡赤水陈列”,展示了毛主席在四渡赤水期间的光辉事迹。

遗址特点

红军四渡赤水战役旧址包括土城渡口、二郎滩渡口、茅台渡口、娄山关等遗址。位于习水县土城镇的土城渡口旧址,包括青枫坡红军战斗遗址、土城大埂山毛泽东指挥战斗处、土城会议会址、土城狮子沟红军司令部旧址、土城红一方面军三军团指挥部旧址、毛泽东和周恩来住处、朱德住址、红军开仓分盐处、土城船业工会旧址、春阳岗酒窖址、刘伯承住址、土城渡口12处。位于习水县习酒镇的二郎滩渡口旧址包括二郎滩渡口及二郎庙、二郎滩背水战斗遗址。位于仁怀市茅台镇的茅台渡口旧址,包括鲁班红军烈士墓、红军战斗遗址、长岗毛泽东住地、红一军团干部会议旧址、红军医院遗址、梅子毛泽东住址、刘伯承拔枪打乌鸦处7处。位于遵义市汇川区的娄山关旧址,包括关口的点金山、大小尖山战斗遗址。

主要建筑

土城渡口

综述
土城渡口,位于贵州省土城古镇赤水河与其支流黄金河交汇处。包括浑溪口和蔡家沱两个渡口。
土城渡口纪念碑
红军四渡赤水—土城渡口
“土城渡口”纪念碑,碑高12.5米,为粉白细砂石料,由碑帽、碑身、碑座组成。碑座为长方体,四棱均由三块长方体石叠砌呈梯状。碑身宽2.2米,厚1.6米,竖刻“土城渡口”四字,顶端为圆雕红军军旗,背刻毛泽东同志《七律·长征》诗。
土城毛泽东住居
土城毛泽东住居位于贵州省习水县土城镇长征街,临街店面当年为爱华绸缎铺,后面曾是伪镇长戴子钦的三合院。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1月26日,中革军委纵队抵达土城,毛泽东曾在爱华绸缎铺后小三合院的左边厢房居住办公,周恩来在右边的厢房居住办公。房子后面有一块小坝子,坝子边是一个崖壁,崖壁上有一个洞穴,可作防空用。
大埂上中央军委指挥所旧址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1月28日,在贵州省习水县土城镇青杠坡村,中央红军与国民党川军发生了一场激烈的战斗,史称“青杠坡战斗”。青杠坡战斗,中央军委指挥所设在习水县土城镇五星村大埂上,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张云逸、李富春等领导人曾在此指挥青杠坡战斗。大埂上海拔近600米,可以远观青杠坡战场的概略地形;可以俯视山脚下水狮坝中央红军主力的集结地。
土城红军总政治部旧址
土城红军总政治部旧址位于习水县土城镇长征街中段,原为土城船业工会(船帮)旧址,曾是维护赤水河船运行业利益和商议协调行业内部事宜的场所。船帮始建于清朝晚期,坐西南向东北,同土城盐号相邻,中西合璧砖木结构的建筑,外为欧式砖砌风格,内为中国传统木质穿斗式结构。厅内设有两个天井,周围是两层木质结构的住房。后院可通往赤水河月亮台盐运码头。红军总政治部驻地设在船帮内。青杠坡战斗前曾在此召开干部会议,作出围歼尾追之敌的部署。李富春、邓小平等同志曾在此办公和居住。

二郎滩渡口

二郎滩渡口位于赤水河中游,这一带峡长峰高、河流湍急、地势险要,是中央红军长征时二渡、四渡两次渡河的渡口。二郎滩以河为界,东为贵州省习水县习酒镇,西为四川省古蔺县二郎镇。

三渡茅台渡口

综述
三渡(茅台)渡口,位于仁怀市茅台镇赤水河西岸。三渡赤水,是中央红军实施战略转移过程中,彻底摆脱数十万敌军围追堵截中的重要一环。
鲁班场战斗遗址
鲁班场战斗遗址位于贵州省仁怀市城南,当年是一个只有100多户人家的小乡场,因上场口有一个小山洞名叫鲁班洞而得名。鲁班场三面环山,山势险峻,地形复杂,易守难攻。鲁班场是红军通往茅台渡口的要道,距茅台渡口约20千米,是红军三渡赤水的必经之地。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3月15日,红一军团、红三军团、红五军团向据守在鲁班场的国民党中央军周浑元纵队发起进攻。鲁班场战斗的主要战场有东面的白家坳,南面的小山,西面的营盘寺、团标寺、陶家寨,北面的王家坟、李村沟等处。2000年9月,鲁班镇人民政府筹资10万元,在镇南街口东端的小山上,修建鲁班红军战斗遗址雕塑,建纪念碑一座。
长岗红一军团干部会议旧址
长岗红一军团干部会议旧址位于贵州省仁怀市长岗镇下场口的李子湾。旧址原属于当地财主杨树均的一所四合院,四合天井庭院约200平方米面积,整个房屋由砖石相间的围墙包围,南北各有一朝门,均有石阶与大道连接,院落内房屋较多,屋檐前有通道相连。因这里曾开过马店,也称为“马店”,前临昔日茅台至遵义的运盐大道。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3月9日至12日,红一军团司令部在这幢房子住了4天。正房堂屋中安设电台、电话等设备,聂荣臻、林彪、左权、朱瑞等住堂屋和两侧宽敞的屋子里,其他人员住厢房和下厅。3月11日中午,红一军团在院坝中召开了连以上干部会议,聂荣臻传达了遵义会议精神。
茅台渡口纪念碑
三渡(茅台)渡口
茅台渡口纪念碑,为水泥混砂材质,通高11.7米。碑基长方形,青石料构筑。正面长4.5米,进深3.4米。碑座梯形,中高2.4米,上底宽2.5米,下底宽3.4米,水泥干粘饰面。碑身四棱柱形,高7.5米、宽2.3米,水泥磨面。碑顶高60厘米。
红军四渡赤水纪念塔
红军四渡赤水纪念塔,塔总体高约25米,寓意着红军长征二万五千里。塔身由四根巨大的浪形柱依次错位重叠构成。浪形柱上部悬嵌着不锈钢球,恰似腾空的浪花。塔座为木船造型,寓意着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乘风破浪前进。整个塔体用红色花岗岩板材贴面,通体赭红。

娄山关战斗遗址

娄山关是大娄山脉的主峰,海拔约1576米,娄山关上千峰万仞,重崖叠峰,峭壁绝立,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说,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2月26日拂晓,红一、红三军团攻关部队以正面攻击和两翼包抄,迂回的战术,向娄山关守敌发起总攻。红军最终占领了娄山关。娄山关一战,黔军被歼600余人,红军取得长征以来的首次大捷,振奋了红军士气。

主要展览

四渡赤水纪念馆
四渡赤水纪念馆位于遵义市习水县土城镇。是经中共中央办公厅批准建设,中央军委原副主席张震题写馆名,以纪念中央红军长征四渡赤水战役为主题的历史类纪念馆。2007年,建成开馆;2009年,免费开放。四渡赤水纪念馆,为黔北民居结构,占地面积7000多平方米。纪念馆分基本陈列和临时展厅两部分。基本陈列从“战略转移 挺进赤水河”“一渡赤水 摆脱被动”“二渡赤水 避实击虚”“三渡赤水 调敌西进”“四渡赤水 跳出合围”“游击武装”六个篇章,凸显了四渡赤水的“神”与“奇”。临时展厅每年展出十余个涵盖红色文化为主,民族遗产为辅的临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四渡赤水纪念馆馆藏10141件(套)藏品。

文物价值

四渡赤水战役,是世界战争史上以弱胜强、变被动为主动的运动战典范。毛泽东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气,运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摆脱了拥有绝对优势的蒋介石及其军队的围追堵截,演绎了一部中国革命战争史上的精彩绝唱。红军四渡赤水战役旧址是革命历史的重要见证,承载着红军精神,是研究中国革命战争史、毛泽东军事战略思想,以及解读长征胜利和中国革命成功的宝贵资料。

保护措施

2006年5月,红军四渡赤水战役旧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红军四渡赤水战役旧址位于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仁怀市。

交通信息

自驾:自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人民政府开车前往红军四渡赤水战役旧址(土城渡口),路程约29.1千米,用时约45分钟。
浏览 4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