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门乡
地名由来:北宋年间,有詹、罗两姓临沙河埠口居住,因詹姓人口多,取名詹口(亦称展口)。明宣德二年(1427)窦姓来祖由山西迁此,临沙河而居,沙河里行船多,船只每天晚上至展口附近时,夜宿总停靠在窦姓人家门前,久之将展口改称窦家脚门,简称窦家门,后简写为豆门。
豆门乡是淮阳南大门,面临沙颖河,西邻项城市,东接沈丘县,106国道、漯阜公路和正修建的周界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全乡总面积3715平方公里,耕地50241亩。辖18个行政村,56个自然村,186个村民组,总人口48000人。农村支部18个,机关支部8个,党员1086人。
全乡以农业为主,初步形成“西部菜果,中部烟,东部良种繁育田”的种植格局。该乡发展塑料大棚200个,地膜覆盖作物12000多亩,发展葡萄、樱桃、梨树、桃树、草莓、巨型石榴等精品林果业3000多亩,发展反季节蔬菜及陆地蔬菜2400多亩,烟叶3500亩,麦瓜棉间作套种1万亩,林业育苗2500亩,粮经比例达到6:4。
全乡个体私营企业以建材加工、机械加工、粉条加工、板条加工、棉织品加工和运输业为主。全乡有水果批发、粉条批发、蔬菜批发、农机批发、建材批发等11个大型市场,促进了农产品的流通和工业产品的供销。个体工商户2100多户,约占全乡总户数的五分之二,工商税入库172万元,综合经济实力在全县排名第5位。
豆门乡党委是99年省委组织部表彰的“全省先进‘六好’乡镇党委”;市委表彰“先进乡镇党委”;省科学技术推广示范乡;市红旗渠杯获奖单位;是连续五年市级计划生育一类乡镇,连续四年市综合治理模范乡镇。
历史沿革:
1956年设立窦门乡,属淮阳县。
1958年分属鲁台、朱集人民公社。
1975年6月设立窦门公社。
1984年更名为豆门乡。
2019年属淮阳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