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迪宋颖昌:工业互联网平台新模式新业态(六)零工经济
共 3671字,需浏览 8分钟
·
2021-01-26 18:24
编写背景
2020年12月22日,工信部正式发布《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为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在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融合发展指明了方向。《行动计划》明确提出,要“实施工业互联网新模式推广工程”,“到2023年,面向垂直细分行业,形成100个左右新模式应用试点示范,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模式和应用场景。”
当前,海尔、东方国信、华为、阿里云等企业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深化数字化转型,通过技术开源、“双创”孵化、服务众包等服务,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充分激发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正在容纳就业、鼓励创新、稳定经济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雇佣关系:从合同关系向合作关系转变
传统企业以科层制和职业经理人作为主要组织形式,以合同作为载体明确企业与员工关系。随着信息技术发展、产品迭代缩短和社会分工细化,越来越多的企业将流程工作拆分为小项目、小任务,并用自动化、外包等形式分段完成,有效增强劳动者灵活性,降低企业用工成本。
工业互联网平台通过工业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全面连接,推进数据驱动的数字化管理,为劳动者打造任务明确、量化考核、关系自由的工作平台。“平台+零工经济”有利于打破工业时代以来形成的雇佣模式和工作方式,推动劳务关系从“企业-员工”向“平台-个人”转变,提高了劳动供求的匹配效率,助力更多企业降低人力成本、更多个体实现自身价值,达成“双赢”局面。
交易内容:从体力交易为主向
知识交易为主转变
零工模式历史悠久,传统零工经济以体力工种、零工散打、工资日结为主要特征,多存在于线下人力市场。随着我国知识经济和服务产业的发展,知识边界的拓展倒逼社会分工更加细化,为推动个人独立嵌入到社会生产活动中提供了可能。
工业互联网平台通过推动技术原理、行业经验、基础工艺等知识的模块化、软件化,优化开发环境、研发工具、微服务组件等资源供给,为零工劳动者开展服务提供支撑。“平台+零工经济”有利于加快信息的有效传递,培育一批提供知识创造、应用开发、业务咨询等有偿服务的高质量劳动者,推动工业知识在更大的范围、更高的频次、更短的路径上创造、交易、传播。
商业模式:从要素驱动体系
到创新驱动生态转变
传统企业发展模式以土地、资金、人力等要素驱动体系为主,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需求的升级和人口红利的弱化,投资回报的边际效应逐级递减,企业内部思想固化、缺乏创新等问题日益突出,亟需发展创新驱动体系,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助力企业加快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工业互联网平台能够汇聚各方创新资源,帮助企业降低搜寻人力资源和研发技术的成本,提升开放式创新水平。“平台+零工经济”有利于企业汇聚创新要素资源,加快应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创新服务对接,通过外部链接打破创新边界束缚,加快产业链和价值链重塑。
面向第三方开发者的开源社区
一是开发资源支持。企业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搭建工业应用技术开源社区,封装工业技术原理、行业知识、基础模型并以微服务组件方式提供调用,为第三方开发者提供基础数据、开发工具、应用环境等支持。二是供需服务对接。企业基于平台采用众包市场的方式吸引开发者提供工业模型设计、工业机理梳理、工业APP开发等服务,借助外部创新力量推动技术应用突破,加快技术在具体工业场景中从量变转向质变,形成以数据驱动、解耦式架构、全流程闭环反馈、快速响应为特征的新型工业技术体系。
例如,东方国信、华为、阿里云等平台企业建设工业互联网开源社区,对第三方开发者提供云环境、机理模型、研发工具等资源,为开发更多面向用户的创造性应用提供支持。
面向创客的制造业“双创”孵化平台
一是公共资源汇聚。企业基于平台开展企业自我革命,减缓组织创新层面的活力下降,广泛汇聚政产学研用等创新资源,打造面向内部创客的服务服务平台,助力企业自身持续开放创新边界。二是内部创客孵化。企业通过打造平台市场,鼓励创客开展品牌、营销、IT、知识产权等内部服务和外部市场拓展,并选择有潜力的团体及时予以渠道、资金、技术、管理等孵化支持,实现“人人创客”的企业转型战略。
例如,海尔集团打造面向创客开放的双创平台,开放海尔产业生态资源,提供人力、技术支持、商务咨询、供应链、市场渠道、物流等专业服务,快速满足用户需求。数据显示,创业项目在进入海创汇平台后,供应链成本下降30%,收入则增加50%,更有50%的项目估值得到提升。
面向中小企业的协同外包服务平台
一是资源协同共享。企业依托平台采集、监测、分析产品制造的全生命周期数据,动态分配人员、设备等资源参与各环节服务,开展分包、集中服务等新型服务模式。二是项目协同管理。企业基于平台将大型计划分解成小环节、小任务,推动人、机器、业务、产品互通,以数据流带动技术流、人才流、资金流,充分利用外部中小企业服务能力,提升项目协同管理水平。
例如,生意帮基于平台为超过1.2万家企业提供协同制造外发订单的总包分包服务,实现订单3天下料、3个月产品小批量上架,大大缩短了小批量产品的生产周期,加强了制造行业资源的智能调度和统筹优化。
提升零工经济机制保障
一是鼓励业态创新。引导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在现有管理架构中增加适合“平台+零工经济”发展的税收、社保、劳动权益保障等内容,为新业态培育提供指引。二是创新监管方式。按照包容审慎要求,引入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参与个人信用建设与监管。三是落实主体责任。引导平台企业担起审查责任,在执行层面落实零工就业群体的合法权益,并及时为零工群体提供法律咨询、权益维护等支持。
优化软件开发工具供给
一是优化数据支撑。引导企业加快重点设备和关键业务上云,打通数据孤岛,加速推动流程管理远程化、自动化。二是优化工具供给。引导企业助力开发基于移动技术和虚拟仿真的协作工具、开发环境等,减少重复性工作,为第三方开发者提供基础支持。三是优化知识管理。鼓励龙头企业打造面向工业互联网平台第三方开发者的开源社区,开展在线问答、有偿咨询等业务,加快工业知识的沉淀复用。
加强行业资源开放共享
一是推动研发资源开放。鼓励大企业基于平台开放设备器材、基础设施等研发资源,打造行业通用机理模型库与数据集。二是推动制造资源开放。持续推动工业互联网创新体验中心建设,加快建立工业互联网平台大数据管理、质量管理、标准管理等公共服务平台,为开展制造能力外包共享提供支持。三是推动服务资源开放。汇聚共性服务需求,整合海量社会服务资源,发展集约化、智能化、个性化的服务能力共享。
完善产业融通发展生态
一是加强协同攻关。充分发挥联盟组织、行业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汇聚政产学研用各方资源,围绕标准制定、人才共享等领域推动成员单位达成共识,以众包等形式加强协同攻关。二是加强产融合作。引导建立工业互联网领域产业基金,着力培育开发社区、人才交易平台等“零工经济”新载体,完善生态体系建设。三是加强宣传推广。通过对接会、深度行等活动,推广“平台+零工经济”典型做法,破除社会偏见,营造新业态发展良好氛围。
延伸阅读
推荐阅读
工业互联网2021展望:“15+m+n”多层次平台体系加速构建
卡奥斯入选2020全球“50家聪明公司”!业内评价:中国“灯塔工厂”领路人
编辑 / 王改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