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溪街道

联合创作 · 2023-08-13 02:12

地名由来:以溪水得名。洋溪,本为新安江的一条支流,古时作杨溪,发源于杨溪峰。唐宋之际,有杨姓人居于杨溪边上,后人附会以姓得名,当为讹传。《严州图经》“乡里”之下载有“杨溪里”,《建德县境图》上标有“杨溪峰”。新安江江流至杨溪之水来会后,江面显得更为宽阔,地方上以“洋”相表,许是“洋溪”换“杨溪”的由来。

洋溪街道位于浙江省建德市政府所在地新安江城市东大门,沿新安江南北两岸分布,是新安江城市“东扩南拓、沿江发展”战略的重点区域之一。根据“时代先锋网”资料,洋溪街道行政区域面积76.62平方公里,总人口16995人,辖5个行政村,1个社区,共有耕地224公顷,林地6067公顷。新安江贯穿洋溪全境,水质特佳,无需处理即可达国家一级饮用标准,新安江水温常年保持在14-17oC,使该区域终年处于冬暖夏凉的小环境之中。

洋溪街道2009年财政总收入1.93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335万元。至2009年底,街道共有各类工业企业318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6家。产品涉及纺织、化工、建材、五金、农产品加工等诸多行业,其中以制造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最为明显。2009年,全街道实现工业总产值37亿元,工业销售产值36.8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6亿元,外贸出0货值18亿元。全年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7981万元。在注重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同时,街道积极培育发展特色农业,走集约型、效益型农业发展之路。2009年实现农业总产值4718万元。团结太和岭杨梅基地、高岭高山蔬菜和香榧基地已初具规模。[1]

-

区位交通

洋溪街道投资环境日趋完善。区域内水陆交通方便,境内有320国道线贯穿,杭州-新安江-景德镇、杭州-千岛湖高速公路建德总出口就设在洋溪街道朱池村,洋溪距杭州车程仅1个小时。水路航道上达黄山市,下至杭州湾入海。[1]

-

城区建设

洋溪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提出“打造城市新区、特色产业集聚区、统筹城乡示范区”发展战略,以“工业化、城市化”两轮驱动,带动街道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依托省级农产品深加工功能区和科技工业园区,打造农产品深加工、光伏节能环保产业、制造业三大品牌,培育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和城东高科技制造业基地;借势洋安新城建设、城东区块开发和东入城口洋溪段改建工程,拉开洋溪城市建设总体框架,形成洋溪、洋安、城东三大特色区块。[1]

-

历史文化

历史名人朱买臣曾在洋溪朱池村生活,村里至今都完整地保留着他的故居——朱公祠,“朱池”也因此而得名,至今都流传着朱买臣的典故。

320国道边上竖了一块牌子,上面写着“西汉名臣朱公祠”。当地村民传说,朱买臣未发迹之前,就是住在这个村子里。朱买臣祠堂久已有之,在文革中被捣毁,现已重修。而且在附近山上还有朱买臣的墓,一块石碑“汉右丞相朱公讳买臣之墓”,为明朝万历年间建德知县俞汝所立。

“覆水难收”的成语典故来源于《汉书·朱买臣列传》,朱买臣出仕前以砍柴为生,家中穷困潦倒,妻子不愿意跟他受苦,离了婚。后来朱买臣做了大官,衣锦还乡,妻子想恢复关系。朱泼水在地上,让她再把水收回到盆里。其意思不言自明。[2]

历史沿革:

洋溪街道现域,按南宋淳熙《严州图经》记载,其时(1174—1189)为建德县慈顺乡、建德乡的属地;宋末推行都图制后,为建德县十二都、十三都的属地;清雍正六年(1728)为建德县西塘庄、山边庄的属地。

1912年,为建德县光华区的属地。

1932年,设有洋溪镇。

1935年,完成乡镇整顿后,此地为洋溪镇和西塘乡、太平乡的属地。

解放前后,该地域属建德县洋溪乡。

1950年划建小乡后,为洋溪、江南、洪坑3个乡的属地。

1956年并乡后,属洋溪乡。

1958年底,属洋溪公社,1960年改属新安江公社。

1961年成立洋溪公社。

1983年改为乡,1985年6月撤乡建镇。

1992年并入新设的新安江镇。

2001年10月以原新安江镇北部的13个建制村、2个居民区设洋溪街道。

浏览 3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