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1年,全市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加快现代化新常德建设步伐,奋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一、综合
经初步核算,2021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054.1亿元,比上年增长7.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67.6亿元,增长9.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5.3%;第二产业增加值1686.9亿元,增长5.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9.6%;第三产业增加值1899.7亿元,增长9.1%,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5.1%。
全市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1.5:41.6:46.9。第一产业比重下降0.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提升0.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提升0.5个百分点。
全市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3.4亿元,增长8.3%。其中税收收入129.5亿元,增长4.8%;非税收入73.8亿元,增长14.9%。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597.1亿元,减少2.8%。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82.4亿元,减少3.8%;教育支出84.5亿元,增长3.6%;农林水事务支出89.7亿元,减少7.5%;医疗卫生支出61.1亿元,减少0.3%;城乡社区事务支出60.2亿元,增长7.1%。
年末公路通车里程2.3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445公里,全年农村公路提质改造335公里。新增城镇就业人员5.4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8万人。落实义务教育保障资金5.9亿元,发放中职国家助学金745.2万元,资助中职学生7418人。
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0.2%,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为101.3%。按类别分,医疗保健类上涨0.4%,食品烟酒类下降1.9%,居住类上升0.6%,衣着类上涨0.5%,交通和通信类上升4.4%,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0.3%,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下降2.0%,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0.3%。
二、农业
初步测算,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45.15亿元,比上年增长10.4%。其中农业实现产值 373.4亿元,增长4.7%;林业实现产值22.1亿元,增长12.2%;牧业实现产值309.1亿元,增长17.9%;渔业实现产值82.0亿元,增长3.0%。
全市粮食作物种植面积589.5千公顷,棉花种植面积34.1千公顷,油料种植面积305.9千公顷,蔬菜种植面积123.9千公顷。全年粮食总产量384.4万吨,棉花产量4.6万吨,油料产量59.6万吨,蔬菜产量357.3万吨,茶叶产量2.9万吨,水果产量142.6万吨。
全年生猪出栏507.6万头,比上年增长31.9%,存栏326.0万头,比上年增长12.2%;出栏牛18.0万头,增长5.3%;出栏羊205.3万只,增长11.0%;全年禽蛋产量比上年减少3.1%。
全市拥有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5个,省级71个,市级15个。农产品加工企业5988家,其中国家级及省级龙头企业97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878亿元,增长6.5%;休闲农业经营收入44.4亿元,增长6.9%。农民专业合作社7777个,增长7.6%,家庭农场10715个,增长17.7%。二品一标农产品认证个数394个,其中绿色食品327个,有机食品52个,农产品地理标志15个。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市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9%。非公有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6%,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43.6%。高加工度工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2.8%和25.5%,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22.2%和6.4%。省级以上园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6%,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为87.8%。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中,发电量162.9亿千瓦时,增长19.9%;大米254.5万吨,增长14.6%;原盐84.5万吨,增长13.6%;精制食用植物油58.3万吨,下降1.8%;水泥1350.3万吨,下降1.9%;平板玻璃184.7万重量箱,增长8.7%;卷烟162.8万大箱,增长1.5%;变压器242.6万千伏安,增长1.3%。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9.2%,比上年上升1.1个百分点。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540.3亿元,增长12.3%;实现利润226.7亿元,增长8.7%。
全年完成建筑业增加值341.3亿元,增长1.2%。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8.7%。按经济类型分,国有投资下降10.1%;非国有投资增长19.1%;民间投资增长9.4%。按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增长44.3%;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2.1%;第三产业投资增长3.6%。按投资方向分,工业投资增长12.7%;民生投资下降11.2%;生态投资增长9.7%;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2.5%;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2.2%。
全市亿元以上项目949个,其中新开工项目444个,亿元以上项目本年实际完成投资增长8.7%。
全市商品房屋销售面积585.0万平方米,下降6.6%。商品房屋销售额333.6亿元,下降7.0%。
五、国内贸易
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33.8亿元,增长14.4%。分地域看,城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415.6亿元,增长14.4%;乡村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18.2亿元,增长14.2%。
限额以上法人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零售额403.1亿元,增长18.2%,其中网上零售额增长30.2%。分商品类别看,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28.7%;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11.5%;化妆品类增长24.2%;中西药品类增长20.8%;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4.1%;汽车类增长11.6%;石油及制品类增长18.5%;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19.0%。
六、交通运输、邮电和旅游业
全市完成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65.4亿元,比上年增长7.3%。实现水运货运量1929万吨,下降14.7%,货物周转量68亿吨公里。实现公路客运量3067万人,下降14.7%,客运周转量25亿人公里。
全年完成邮政行业业务总量15.1亿元,增长24.1%。年末固定电话用户31.8万户,下降5.8%;年末移动电话用户543.7万户,增长0.7%;年末互联网宽带用户数177.5万户,增长7.0%。
全年接待国内旅游人数3214.0万人次,增长0.8%;接待境外入境人数0.25万人次,下降58.7%。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387.8亿元,增长9.2%。年末全市拥有国家旅游等级区(点)41家,其中4A及以上景点11家。全市星级宾馆14家,旅行社60家。
七、招商引资和对外贸易
全年新批外商投资项目25个。合同使用外资金额1.2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资金5000万美元,增长95.7%。新增境外投资企业6家。引进境内省外资金969.9亿元,增长34.5%。分产业类别看,第一产业到位资金61.7亿元,下降5.2%;第二产业到位资金563.3亿元,增长32.6%;第三产业到位资金344.9亿元,增长49.1%。
全年完成海关进出口总额191.2亿元,增长20.7%。其中出口168.4亿元,增长20.8%;进口22.8亿元,增长19.8%。分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出口160.3亿元,增长20.8%;加工贸易出口8.1亿元,下降1.2%。分重点商品看,机电产品出口74.3亿元,增长25.8%。
八、银行、保险和证券
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年末各项存款余额为3954.5亿元,增长9.4%。其中非金融企业存款536.5亿元,增长4.1%;住户存款2804.3亿元,增长12.3%。金融机构本外币年末各项贷款余额为2897.3亿元,增长15.3%。分贷款对象看,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1680.5亿元,增长18.0%;住户贷款1212.6亿元,增长11.4%。
全市年末保费收入共123.5亿元。其中财险保费收入36.1亿元,增长1.1%;健康险保费17.2亿元,增长4.6%;寿险保费收入68.9亿元,增长10.1%。赔款支出40.7亿元,其中财险赔付24.6亿元,健康险给付3.5亿元,寿险给付12.2亿元(不含退保金)。
年末全市上市公司数量6家。其中境内上市公司5家,境外上市公司1家。辖区共有证券公司营业部15家,全年证券交易额3573.7亿元,增长10.6%。期货公司2家,全年成交金额3117.3亿元,增长50.1%。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全市有普通高校5所,招生2.4万人,增长11.7%;在校学生7.0万人,增长11.7%;毕业学生1.7万人,增长7.7%。中等职业学校43所,招生1.9万人,增长8.7%;在校学生5.1万人,增长5.0%;毕业学生1.6万人,增长8.6%。普通高中45所,招生2.8万人,增长3.5%;在校学生8.1万人,增长3.7%;毕业学生2.4万人,下降1.6%。初中学校239所,招生5.5万人,增长7.6%;在校学生15.4万人,增长4.4%;毕业学生4.8万人,增长7.8%。普通小学416所,招生5.1万人,增长0.3%;在校学生30.8万人,下降1.1%;毕业学生5.4万人,增长9.0%;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特殊教育学校8所,招生551人,在校1655人,毕业138人。幼儿园在园幼儿14.2万人,下降1.9%。各类民办学校619所,在校生17.0万人,增长2.7%。民办普通高校2所,在校生2.2万人,增长16.7%。
年末全市有检验监测机构147个。其中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1个;法定计量检定机构9个,强制检定计量器具17.3万件。特种设备生产单位64个,生产特种设备2.8万台。组织制定地方标准23项。重点工业产品质量监督抽查1007批次,抽查合格率92.1%。
全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6.0%。年末全市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5个。认定技术合同663项。全年授权专利4991件,增长28.3%。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市拥有艺术表演团体1604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0个,公共图书馆9个,博物馆、纪念馆13个,广播电视台9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100%,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9.95%,有线电视用户40.9万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7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27个。
全市拥有卫生机构5172个。其中医院112个,乡镇卫生院179个,妇幼保健院10个,专科疾病防治院2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53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1092个,村卫生室3513个。卫生技术人员36930人,其中在岗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4933人,护士16697人。全市拥有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3个,卫生技术人员共476人;卫生监督所(中心)10个,卫生技术人员158人。医院、卫生院拥有床位总数3.8万张,其中乡镇卫生院拥有床位数1.2万张。
全市现有体育场地9056个,运动场83个,各种训练房816个,体育馆11座,游泳池16个。开展全民健身项目51项次,新建农村体育健身工程的行政村68个,全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253万人。全年获得全国冠军11个。
十一、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全市森林覆盖率48%,全年完成造林面积1.4万公顷。自然保护区8个,面积19.1万公顷,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个,分别为壶瓶山、西洞庭、乌云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省级自然保护区2个,分别为鼎城区花岩溪、桃源县望阳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已发现的矿种59种,探明资源储量的矿种33种。市城区空气质量达标率85.5%,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的区县市11个。
全社会用电量138.4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8.1%。其中工业用电量63.8亿千瓦时,增长4.4%;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42.5亿千瓦时,增长8.1%。
十二、人口、居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市年末常住人口523.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99.6万人,农村人口224.2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7.2%,比上年提高0.98个百分点。年末户籍总人口为591.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12.7万人,乡村人口379.1万人;男性人口300.9万人,女性人口290.9万人。
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339元,比上年增长8.1%;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8502元,增长5.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904元,增长10.8%;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157元,增长12.4%。
全市年末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职工人数146.9万人。其中,参保职工95.6万人,参保离退休人员51.3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01.5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7.1万人。参加工伤保险职工人数54.3万人,参加生育保险职工人数35.6万人,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35.7万人。获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的城镇居民2.9万人,获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的农村居民11.0万人。年末提供住宿民政机构床位数3.22万张,其中养老机构床位数3.08万张。城镇建立各类社区服务设施0.45万个。全市销售社会福利彩票2.92亿元,筹集社会公益金0.24亿元。
注:1.本公报中资料均为初步统计数(快报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全市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的绝对数为现价,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时光轴
RAG信息 | RAG类型 | 操作时间 |
---|---|---|
2021年,全市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加快现代化新常德建设步伐,奋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一、综合经初步核算,2021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054.1亿元,比上年增长7.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67.6亿元,增长9.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5.3%;第二产业增加值1686.9亿元,增长5.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9.6%;第三产业增加值1899.7亿元,增长9.1%,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5.1%。全市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1.5:41.6:46.9。第一产业比重下降0.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提升0.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提升0.5个百分点。全市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3.4亿元,增长8.3%。其中税收收入129.5亿元,增长4.8%;非税收入73.8亿元,增长14.9%。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597.1亿元,减少2.8%。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82.4亿元,减少3.8%;教育支出84.5亿元,增长3.6%;农林水事务支出89.7亿元,减少7.5%;医疗卫生支出61.1亿元,减少0.3%;城乡社区事务支出60.2亿元,增长7.1%。 | RAG-ES | 2024-09-10 |
年末公路通车里程2.3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445公里,全年农村公路提质改造335公里。新增城镇就业人员5.4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8万人。落实义务教育保障资金5.9亿元,发放中职国家助学金745.2万元,资助中职学生7418人。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0.2%,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为101.3%。按类别分,医疗保健类上涨0.4%,食品烟酒类下降1.9%,居住类上升0.6%,衣着类上涨0.5%,交通和通信类上升4.4%,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0.3%,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下降2.0%,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0.3%。二、农业初步测算,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45.15亿元,比上年增长10.4%。其中农业实现产值 373.4亿元,增长4.7%;林业实现产值22.1亿元,增长12.2%;牧业实现产值309.1亿元,增长17.9%;渔业实现产值82.0亿元,增长3.0%。全市粮食作物种植面积589.5千公顷,棉花种植面积34.1千公顷,油料种植面积305.9千公顷,蔬菜种植面积123.9千公顷。全年粮食总产量384.4万吨,棉花产量4.6万吨,油料产量59.6万吨,蔬菜产量357.3万吨,茶叶产量2.9万吨,水果产量142.6万吨。 | RAG-ES | 2024-09-10 |
全年生猪出栏507.6万头,比上年增长31.9%,存栏326.0万头,比上年增长12.2%;出栏牛18.0万头,增长5.3%;出栏羊205.3万只,增长11.0%;全年禽蛋产量比上年减少3.1%。全市拥有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5个,省级71个,市级15个。农产品加工企业5988家,其中国家级及省级龙头企业97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878亿元,增长6.5%;休闲农业经营收入44.4亿元,增长6.9%。农民专业合作社7777个,增长7.6%,家庭农场10715个,增长17.7%。二品一标农产品认证个数394个,其中绿色食品327个,有机食品52个,农产品地理标志15个。三、工业和建筑业全市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9%。非公有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6%,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43.6%。高加工度工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2.8%和25.5%,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22.2%和6.4%。省级以上园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6%,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为87.8%。 | RAG-ES | 2024-09-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