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脚镇

联合创作 · 2023-08-14

地名由来:因张、杨、穆三公曾结庐于大屯的悬崖峭壁之下而得名。

2023年7月,岩脚镇被列入第三批贵州省乡村旅游重点镇名录。

2021年11月,岩脚镇上榜2021年度六盘水市市级文明乡镇名单。

2014年7月,岩脚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岩脚镇位于六枝特区西北部,距特区机关驻地23公里,全镇共辖25个行政村、1个社区,14555户55843人,境内居住着汉、彝、苗、回、布依、仡佬等民族。全镇总面积131.4平方公里,森林面积29283亩,耕地面积36238亩,属亚热带气候,海拨1200-1300米,年降雨量1300-1400毫米,年均气温在10℃-15℃之间,全年积温5500℃-5600℃,有效积温在14℃左右,无霜期290-320天,年日照876小时,冬无严寒,夏无醋暑,雨量充沛,适宜农作物生长。镇内交通便利,村村通公路网络基本形成,是六(枝)纳(雍)、六(枝)织(金)公路主干线。岩脚古镇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迄今已有500多年历史,曾是连接川、滇、黔三省的古驿站,素有“小荆洲”之称;水资源丰富,岩脚河纵贯全境,汇入三岔河,为乌江上游主干支流。境内省级风景名胜区牂牁江风景区迴龙溪景区,山峰奇秀,水质碧绿,与悠久的人文景观相得益彰。被誉为长寿村的木贡有尚待开发的温泉,终年水温为29.3℃,有富含锶、偏硅酸等24种微量元素的富硒复合型矿泉水;有丰富的煤炭资源,现已探明储量7500万吨;矿产资源丰富,有重晶石、硅铁、高岭土等;有天麻、杜仲、桃仁、金银花、何首乌、野人参等多种中草药;有丰富的饮食文化,岩脚面条、岩脚醋、岩脚臭豆腐、岩脚凉粉、岩脚糯米酒等,风味独特、享誉遐迩。文教卫生、通讯事业蓬勃发展。有初级中学2所,小学13所,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9.2%,通讯网络建设进度快,安通17个村程控电话1024门,电话普及率1.8/百人,中国移动、联通网络覆盖各村,安装村级广播站25座,已实现村村通广播、电视。岩脚属典型农业大镇,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坚持以“-”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坚持与时俱进,大胆开拓创新。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成立了冬瓜协会、养鸡协会、养猪协会等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立冬瓜、杨梅、土鸡等特色产品生产基地,岩脚冬瓜80%远销云南。2002年8月7日,原省委--到冬瓜协会视察时,对协会工作给予高度评价。镇党委、政府把二、三产业发展与农业摆在同等重要位置,积极搞好招商引资,建立良好的投资环境,目前境内建有煤矿一个,硅矿一个,富硒复合型矿泉水(高尔夫)经深山实业有限公司投资开发已打入省内外市场。

岩脚镇联系电话:0858-5500045

六盘水田家大院

田家大院位于岩脚镇太和村田家寨,建于民国十年左右,封火墙碉楼维护四合院,穿斗式歇山顶建筑,小青瓦顶。该组建筑布局严谨,灰塑、木雕、壁画等技艺精湛,具有浓郁的地方建筑特色,有着较为先进的排水系

历史沿革:

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设西堡司。

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设羊场巡检司,属郎岱厅。

民国三年(1914年),设羊场分县,属郎岱县。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设岩脚区,辖13联保。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改为岩脚镇。

1962年,成立岩脚区。

1992年,撤岩脚区建岩脚镇。

浏览 6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