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舍路镇
地名由来:“西舍路”彝语意为黄连和石头,因此地黄连和石头多而得名。
2021年3月,西舍路镇入选2020年云南省卫生乡镇名单。
西舍路镇位于云南省中部,楚雄市西南角,哀牢山腹地,礼舍江南岸,距市府鹿城187公里,行政区东与中山、新村二镇隔江相望,西与景东市毗邻,南与双柏市接壤,北与南华县相邻,是连接两州四县(市)的咽喉要地。境内最高海拔2916米(小越坟山),最低海拔(龙岗大河边)691米。
【行政区划】西舍路镇国土面积380.544平方千米,其中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0.4平方千米。辖西舍路、达诺、清水河、安乐甸、保甸、闸上、下岔河、朵苴、德波苴、新华、龙岗11个村民委员会,230个村民小组,584个自然村。2016年,全镇耕地面积20418亩,其中水田面积为3806亩,旱地16612。
【气候特点】西舍路镇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由于山高坡陡箐深,地形复杂,境内立体气候显著,年平均气温由礼舍江河谷的20℃降至哀牢山顶的10.5℃,年平均蒸发量2677.4毫米,日照2518.4小时。年平均降水量900毫米,多集中在5—10月,雨量时空分布不均,冬春干旱少雨,夏秋阴雨连绵,年平均霜期120天。
【资源特产】西舍路镇地处哀牢山腹地,属哀牢山系,地势呈由北向南骤高之势,东西最大横距17.5千米,南北最大纵距35千米。境内山峰林立,河流纵横,溪间交错,整个地域属于元江水系,礼社江由西向东从边境流过,不管河、嘎么河、滴水河、小村河、板桥河、炒豆河、保甸河、鲁拉河、洋火塘河等河流,水流量大、落差大,可开发利用性强,垂直立体气候显著,植被分带明显,森林覆盖率为76%。物产丰富,资源主要有:森林资源、水资源、金矿、铅锌矿、煤矿、铁矿、铜矿等,特产主要有:野生古树茶、野生大红菌、有机核桃、红花椒、青花椒、火龙果、芒果等。
【文化旅游资源】西舍路镇境内有50.4万平方公里的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风光秀美的董家坝水库、琵琶箐水库、板桥河、王彩故居等是旅游的好去处。每年春节、火把节是西舍路镇的民族民间传统节日,全镇人民自发组织形成以物资交流、打陀螺、磨担秋等娱乐文化活动为一体娱乐活动,游客络绎不绝、热闹非凡、通宵达旦,构成了特有民间文化资源。
【人口民族】2018年,全镇有5673户19534人,其中农业人口17489人,占总人口的89.5%,有汉、彝、回、白、瑶、拉祜6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9357人,占总人口数的47.9%。
【经济状况】2018年,完成农村经济总收入3.2亿元,同比增长11%;农民人均纯收入1.2万元,增长12%;招商引资2.47亿元,增长21.7%;财政自收收入710万元,增长26.3%;固定资产投资2.5亿元;向上争资135万元;粮食总产量986万公斤;烤烟总产量38万公斤,产值1273万元。
历史沿革: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属楚雄县山区八哨之江外。
清宣统元年(1909年),改八哨为区。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属七区。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设永盛镇。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改名鹿鹤镇。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5月,中共滇西工委创建游击区,成立八哨区联合政府,属永盛分区政府;同年12月9日,楚雄和平解放。
1950年10月,属六区。
1951年4月,属八区。
1952年9月,属九区。
1956年4月,改西舍路区。
1958年10月,改西舍路公社。
1961年9月,改西舍路区。
1966年10月,改西舍路公社。
1984年4月,改西舍路区。
1988年2月,改西舍路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