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博物馆

联合创作 · 2023-07-21 04:33

浙江省博物馆位于杭州市西湖区,原名“浙江省立西湖博物馆”,始建于1929年。该馆占地20400平方米,是浙江省内集收藏、陈列、研究于一体的综合性人文科学博物馆,馆藏文物达10万余件。馆舍建筑以富有江南地域特色的单体建筑和连廊组合而成,形成了“园中馆,馆中园”的独特格局,是国家一级博物馆。

自然环境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

人文历史

建筑布局

浙江省博物馆主要有孤山馆区和武林馆区两个馆区。

孤山馆区位于杭州西湖孤山南麓,东衔白堤和平湖秋月景点,西接西泠印社。1993年秋,浙江省博物馆改扩建工程竣工,占地面积20400平方米。1999年秋,位于馆区东侧的浙江西湖美术馆落成。主楼主要有三层,设有陶瓷馆、青瓷馆、漆器馆等展馆,一楼主要是展出一些陶器,二楼、三楼主要是瓷器,二楼主要是一些越窑瓷、龙泉瓷等,三楼是明清以后或更加晚期一些的瓷器,而且每层都有3D触摸板,可全方位的看展品。馆舍建筑以富有江南地域特色的单体建筑与逶迤连绵的长廊组合而成,形成了独特的“园中馆、馆中园”格局。

武林馆区和浙江革命历史纪念馆位于西湖文化广场E区,建筑面积20991平方米,陈列面积7600多平方米。馆内以历史陈列为主,一层为《越地长歌——浙江历史文化陈列》,二层为《钱江潮——浙江现代革命历史陈列》,三层为《山水之间——黄公望〈富春山居图〉与馆藏明清山水画》和《非凡的心声——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中国古琴》、《意匠生辉——浙江民间造型艺术》、《十里红妆——宁绍婚俗中的红妆家具》等专题陈列,地下一层临时展厅举办国内外的临时展览。

历史发展

1929年11月(民国十八年)筹备浙江省西湖博物馆,1929年12月(民国十八年)接收浙江大学移交陈列品;

1930年2月(民国十九年)更名浙江省立西湖博物馆;

1949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七兵团接管浙江省立西湖博物馆;

1951年6月工业馆旧址拨交博物馆使用;

1953年6月成立图书馆博物馆党支部,同年8月更名浙江博物馆;

1993年,浙江省博物馆改扩建工程竣工,1993年6月,文澜阁维修工程开始勘察和测绘;

2008年2月,浙江省博物馆被中国国家文物局授予“国家一级博物馆”;

2009年西湖文化广场、武林馆区开工建成竣工。

文物保护

浙江省博物馆在藏品管理方面,遵照国家文物局对藏品保管的要求,做到制度健全、账目清楚、鉴定确切、编目详明、保管妥善、查检方便。

1979年,浙江省博物馆聘请故宫博物院徐邦达先生对部分书画进行鉴定。

1980年,浙江省博物馆聘请苏州文物商店张永昌、南京博物院张浦生对部分玉器、瓷器、铜器藏品进行鉴定。

1987年,国家文物局书画鉴定小组来浙江省博物馆对三级以上书画藏品进行鉴定。

1995年,国家文物局陶瓷、青铜、杂件专家鉴定组对浙江省博物馆三级以上文物进行鉴定。

1996年,国家文物局革命文物鉴定组对浙江省博物馆三级以上近现代文物进行鉴定。

至2006年,浙江省博物馆完成珍贵文物的藏品建档工作和藏品的拍摄工作。

文化荣誉

自1929年建馆以来,浙江省博物馆在八十年的发展中,在研究、出版、对外展览、对外交流、学术研讨以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等领域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由浙江省博物馆主持的“河姆渡木质文物的室外冷冻脱水研究”,荣获1990年度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九二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长效防霉防蛀装裱粘合剂研究”荣膺国家文物局1998年文物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浙江省博物馆的对外交流与合作不断拓展,先后在德国、法国、瑞士、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以及香港、台湾、澳门等国家和地区举办展览,向海内外弘扬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赢得了广泛的国际声誉。

主要景点

文澜阁

孤山馆区的西侧部分为清朝皇帝行宫遗址和江南著名皇家藏书楼文澜阁,建成于公元1783年(乾隆四十八年),为清代珍藏《四库全书》的七阁之一。公元1861年(咸丰十一年)文澜阁焚毁,公元1880年(光绪六年)于旧址重建,并建御碑亭及太乙分青室,是江南三阁中唯一幸存的一阁。2001年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澜阁是一处典型的江南庭院建筑,园内亭廊、池桥、假山叠石互为凭借,贯通一起,全部建筑和园林布局紧凑雅致,颇具特色。从正门而入,迎面是一座狮象群假山,上建亭台,中开洞径,玲珑奇巧;穿过山洞是一座平房,后水池奇石独立,名为“仙人峰”,乃西湖假山叠石中的精品;东南侧有碑亭一座,有清乾隆帝题诗和颁发《四库全书》的谕旨;东侧为御碑亭,碑上刻清光绪帝题“文澜阁”三字。水池后正中为文澜阁,仿宁波天一阁,外观为两层,中间有一夹层,实为三层楼房;西有曲廊,东有月门通太乙分青室和罗汉堂。

2006年文澜阁在经历1974年、1984年和1993年等多次维修后,又进行建国后规模最大的一次修缮,之后将成为展示“文澜阁与四库全书”相关内容的重要人文景点向世人开放。

沙孟海旧居

沙孟海旧居坐落于杭州龙游路15号,当代中国书坛巨擘沙孟海先生晚年曾居住于此,占地面积87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01平方米。秉承沙孟海先生的遗愿,其家属将其数百件书法和篆刻作品及珍贵文物捐赠给浙江省博物馆收藏。2004年11月,由浙江省人民政府斥资700余万元对沙孟海旧居进行修缮并正式开放。旧居为砖木两层结构别墅,院内“沙孟海旧居”五字匾额为著名金石篆刻家钱君陶所书。

浙江西湖美术馆

浙江西湖美术馆1999年10月落成,位于浙江省博物馆孤山馆区东侧。这里原为中国国立艺术院的旧址。20世纪30年代初,林风眠、艾青等曾在此发起建立了一座哥特式美术馆,旨在“整理中国美术,介绍西洋美术,调和中西艺术,创造时代艺术”。美术馆共分三层,包括门厅、接待室和四个大小不一的展厅,是浙江省展示美术名家作品、介绍美术动态,进行学术交流、传播艺术的重要场所之一。

黄宾虹纪念室

黄宾虹纪念室坐落在杭州栖霞岭31号,原为黄宾虹先生的故居。1948年夏,85岁的黄宾虹应国立杭州艺专之聘请,由北平南下,在浙江走过了他人生的最后七年。黄宾虹先生逝世后,家属秉承其遗愿,将其存留的五千余件作品及一万余件文物、手稿等遗物悉数捐献给浙江省博物馆。纪念室于1988年正式向游人开放,设有黄宾虹生平事迹图片陈列和复原书房。

陈列展厅

“钱江潮—浙江现代革命历史陈列”展厅

展厅位于浙江省博物馆武林馆区地面二层,展示面积约1700平方米。陈列纵向以时间为序,分为“南湖红船与中共一大”、“大革命的洪流”、“土地革命的风暴”、“钱江两岸的抗日烽火”、“走向解放之路”五个部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浙江人民经过浴血奋斗取得浙江解放的光辉历程。横向以浙江重大革命斗争活动为点,通过现代化的展示手法,包括运用根据历史资料制作的复原式景观和声光电配合的大型场景,形象生动地再现了重要的历史时刻和可歌可泣的革命事迹。陈列共展示珍贵历史图片550余张,藏品450余件组,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7件组,还展示了创作的多件大型革命题材油画、雕塑作品,力求全面、生动地展现浙江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

“越地长歌—浙江历史文化陈列”展厅

展厅位于浙江省博物馆武林馆区地面一层,展示面积约2000平方米,分为“文明曙光”、“古越王国”、“三吴都会”、“东南翘楚”、“繁庶两浙”五个部分。陈列以浙江“精勤耕战”的文化品格为主导,在展示风格上讲求精致而大气,内敛而富有张力。共展出文物约2000件(组),结合场景复原、模型复制、图画创作、多媒体视听等多种现代手段,为人们展现了浙江大地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的独特魅力。奔流东去的钱塘江进入古越人称为“后海”的杭州湾,划过一个“之”形弯道,为这片土地留下一个名字:浙江。

“非凡的心声—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中国古琴”展厅

展厅位于浙江省博物馆武林馆区地面三层,面积300余平方米,分为“古琴的历史”、“古琴的制作与演奏”、“馆藏古琴解读”三个单元。“古琴的历史”单元主要通过场景、水墨动画、图片等手段对古琴的起源、汉唐时期古琴的定型、宋元时期浙派的崛起至明清时期纷繁的琴派做客观系统的陈述。“古琴的制作与演奏”单元通过实物模型、视频短片和图片资料等手段介绍了古琴的结构、制作工序、琴音及手法等信息。

“意匠生辉—浙江民间造型艺术”展厅

展厅位于浙江省博物馆武林馆区地面三层,面积400余平方米。这是一个以非物质文化样式呈现的陈列,展示的浙江大地孕育出的最杰出的民间艺术品。该陈列分为雕塑艺术、剪纸艺术、编织艺术、织染艺术四个单元,在四个单元的入口处安排了由典型图案和文字构成的识别系统,以进一步强化信息分类。每个单元分为若干独立的艺术项目:雕塑艺术有著名的“浙江三雕”(东阳木雕、乐清黄杨木雕、青田石雕)、黄岩翻簧竹雕、瓯塑;剪纸艺术有乐清细纹刻纸、浦江剪纸;编织艺术有东阳竹编、嵊州竹编;织染艺术包括萧山花边、浙南夹缬、桐乡蓝印花布。

“十里红妆—宁绍地区民间婚嫁习俗陈列”展厅

该展厅分为“待嫁的女儿”、“迎亲的队伍”、“火红的新房”三个单元,面积约500平方米。

首先进入的是由花轿、杠箱、轿前担等构成的“待嫁的女儿”展区,核心是朱金木雕宁波花轿,此轿工艺精湛,犹如一座黄金宝龛。花轿采用朱漆铺底,金箔贴花,漆雕并重,以多种珍贵木材,采用圆雕、浮雕、透雕等手法,雕刻数百个人物和多个吉祥主题以及戏剧场景,周围饰有无数花鸟和各种精致的小宫灯、流苏和挂帷,由于制作耗费上万工时,故称“万工轿”。

展厅中部,设置了将近十米长通透的展柜,用微缩的人物模型再现绵延十里的嫁妆队伍,营造出澎湃如涛、激情似火的盛大画面,以最直接的方式表达出人们热爱生活、追求幸福的夙愿。

“火红的新房”展厅内陈列的各种红妆家具和用具种类丰富,多是采用天然生漆配以朱砂髹制而成,色彩鲜艳亮丽,经久不褪,并集雕刻、堆塑、绘画、贴金、泥金、罩漆等诸多工艺于一身。整个展厅光线柔和,各式红妆家具、女红用品等器物洋溢着和美的生活气息,而铺天盖地的红色渲染了喜庆的气氛。

馆藏文物

战国越王者旨於睗剑

越王者旨於睗剑为铜质,通长52.4厘米,剑体宽阔,中脊起线,双刃呈弧形于近锋处收狭。圆盘形剑首,圆茎上有两凸箍,箍饰变形兽面纹,茎绕丝质缠缑。剑格两面铸双钩鸟虫书铭文,正面为:戉(越)王戉(越)王,反面为:者旨於睗。字口间镶嵌着薄如蝉翼的绿松石,现有部分脱落,脱落处可见红色粘接材料的痕迹。越王者旨於睗剑附有完整的剑鞘,系用两块薄木片粘合而成,外用丝线缠缚加固,再髹以黑漆。

河姆渡文化·双鸟朝阳纹牙雕

此物为象牙质,有残断痕迹,器身上贯穿6个小孔。正面阴刻重圈纹、对称鸟纹,两鸟昂首相对而望,外缘呈火焰状。此器不仅反映了当时的象牙工艺水准,更为研究古人对鸟和太阳的崇拜提供了宝贵资料,堪称旷世珍宝。曾被选为中国邮票图案。

明龙泉窑青瓷荷叶形贴花三足炉

此器作荷叶状,口沿翻卷弯曲,腹壁垂弧,平底,底部置有三乳足,外壁贴塑有梅花图案三组。除器物足端外通体施釉,釉色青黄相杂,釉质光亮,开细碎冰裂纹,裂纹深浅不一。

清光绪景德镇窑粉彩赏瓶

该瓶为长方体,平唇,深腹斜直收,底承四扁足。除足端外,通体施白釉,釉质光亮有波浪釉之感,口沿唇部绘有青花回纹一周,发色鲜艳。器腹四周均绘有墨彩花卉、蔬菜、蟋蟀、蝴蝶、瓢虫组成的图案,色泽淡雅,底有二圆孔。

浏览 12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