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复玲

联合创作 · 2024-08-09 11:00

人物经历

2003年12月起,任宁波市江东区百丈街道划船社区党委书记。从事社区工作10多年来,俞复玲把全部的热心、爱心和忠心献给社区,赢得了党员群众的尊敬和信赖,被亲切地称为“贴心的社区当家人、无私的小巷总理”。

俞复玲担任划船社区党委书记8年来,扎根基层,真诚服务,把全部的热心、爱心和忠心献给社区,赢得了党员群众的尊敬和信赖,被居民亲切地称为“贴心的社区当家人、无私的小巷总理”。在她的带领下,划船社区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文明社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创建文明社区示范点等荣誉。

2011年7月,俞复玲同志荣获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赴京参加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系列活动,并在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代表纪念建党90周年座谈会上就社区党建工作作了交流发言。在北京期间,同志在中南海亲切接见了她,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为她颁发荣誉证书,同志对俞复玲同志带领党委一班人和群众创新社区管理模式、夯实党组织基础、倾心服务居民、化解矛盾等给予了充分肯定,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人民日报》等中央媒体也对划船社区以及她本人进行了专题报道。

2013年12月23俞复玲和北京韩建集团党委书记田广良做客人民网“谈信任、说苦乐”。

2015年2月,俞复玲荣登“中国好人榜”。

主要事迹

1.民生账——“划船”高手10余年写40本民情日记

划船社区是一个有40年房龄的老社区。划船社区没有船,但有“三多”:困难人口多,外来人口多,老年人口多。不过,让社区居民自豪的是另一个多:全国性荣誉多。划船社区已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文明社区等20多项荣誉称号,而这些荣誉的取得,缘于社区的“划船”高手——俞复玲。

俞复玲把社区内的每一位居民都当成自己的家人,一见面就嘘寒问暖,临走了总忘不了说一句:有事来找我。为了使社区下岗人员重新就业,俞复玲成立了“为民活页社”,根据失业人员的不同情况、不同需求,进行A、B、C、D分类管理,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为200多人找到了工作,社区就业率达到了99.7%。

社区有不少残疾人,时时牵挂着俞复玲的心。军军患自闭症20多年,严重时连生活都不能自理。俞复玲领着军军走进了“梦工坊”,每天不忘抽时间陪他说话。终于有一天,他望着她轻轻地喊出了一声“书记阿姨”,俞复玲欣喜万分。军军母亲几次流着眼泪说:“是俞书记救了我们一家。”台风“菲特”期间,为了抗洪救灾,她6天6夜没回家,由于劳累过度,嗓子完全哑了。因为她时常拎着一只竹编篮子上下班,篮子里装的是自带的午餐,久而久之,就获得“盒饭书记”的戏称。

10余年来,俞复玲与社区日夜守望,与居民朝夕相处,这里的一草一木,都让她强烈感受到一种家的情感。正是这种情感,让她记满了40余本《民情日记》。这些承载着居民需求和心声的《民情日记》,就如同一本本民生账本,让她掂量出“民生优先”的重要性。 、

2.社区账——她让一个老社区活跃着26个社区组织

俞复玲认为,社区大小事务,光靠社工“一头热”肯定不行,必须让居民成为社区的主人。这就好比坐一条大船,只有大家齐心划桨,才能让船开得更稳、走得更远。

8年前的背街小巷改造,让她第一次有了这样的感悟。当时,政府决定投入2000余万元,居民纷纷奔走相告。经历30余年的风雨,这个老社区太需要“美容”了。但此时,俞复玲的心情并不轻松:“改造工程涉及2000余户居民,工程量这么大,实施起来谈何容易?”果不其然,居民们各自都有想法:有车族巴望多增加停车位,老年人期盼多些活动场所,低层住户要求移走遮挡阳光的树木……这些都满足,不实际;不满足,又不行。

“背街小巷改造是件大好事,我们的责任是要把好事真正做好。”工程有了初步方案后,俞复玲就带着社工逐个墙门开听证会,听取住户意见、建议。那时候,听证会每天早、中、晚各开一场,40余幢居民楼总共开了60余次。

1个月下来,俞复玲嗓子哑了,黑眼圈出来了,却换来了居民的理解和支持,大家形成共识,把这次改造当作“家事”。最终,改造方案一次性全票通过。原计划持续两年的工程,仅用不到一年就顺利完工,而且没发生一起上访和纠纷。

这件事,给了俞复玲很大启示:想把社区建设好,就应该尽可能让居民参与,实现自我服务和自我管理。

2014下半年,一个新名词在社区居民中广为知晓——小区物业自治。“吃头口水”的是荷花家园小区。荷花家园于2004年正式交付,有住户168户。近年来,由于维修项目越来越多,而物业费收入相对较少,原先的小区物业公司打了退堂鼓。在迟迟找不到合适物业公司的情况下,俞复玲和荷花家园业委会成员多次商量,大胆提出:实行小区物业自治。在社区的帮助下,荷花家园业委会分成安保监督组、保洁监督组、绿化监督组、财务组和文娱宣传组,同时广泛动员,让每位居民都参与到物业自治中。自打有了这个新组织,困扰小区多年的房屋漏水、停车难等问题陆续得到解决,物业费收缴率也超过97%。

在俞复玲的努力下,如今的每个星期二,社区老人们会聚在活动室,有的老人唱越剧,旁边几位老人有的拉越胡,有的打板鼓,兴致盎然。而四周的20余位老人一边听,一边随着节奏哼哼,陶醉其中。这是社区“相约星期二”活动,空巢、独居老人会在这天下午相聚,进行各种文艺活动。

3.家庭账——“盒饭书记”成社区风景 心愿是做贤内助

俞复玲每天上班,手上会提只青绿的小竹篮,成了社区里的一道小景。竹篮里,装着她的中饭。俞复玲说:“社区工作没准点,自带盒饭可以随时接待群众来访,处理各种事情,灵活方便。”于是,大家便送给俞复玲一个雅号“盒饭书记”。

每天清早,丈夫都会亲手为她准备中饭;晚上下班回家,丈夫又为她端上热腾腾的晚餐。这让她在工作之余,能够感受到浓浓的家庭温暖。

工作和家庭有冲突,该如何取舍?这是上班族们时常需要面临的问题。夜深人静时,俞复玲常常为此纠结。但熟识她的人都知道,她已经用行动作出了回答。

这些年,俞复玲几乎是全身心扑在社区工作上。每天,她除了要完成繁杂的社区日常工作,还必须做好应对各种意外的准备。

他们早就习惯了俞复玲随时待命的工作状态。俞复玲的手机24小时开机。一天晚上10时多,有些疲惫的她正准备上床休息,突然接到一位居民的电话:“麻烦你到荷花路门岗来一下,我有事找你。”凭经验,俞复玲知道此类电话有时是恶作剧,但还是赶去了。到了门岗,只见对方满脸通红,一身酒气。俞复玲想想不放心,就陪他聊天,直到20多分钟后,等对方逐渐清醒,陪着他找到家人。

俞复玲的手机里,收藏着许多外孙女的照片。她的外孙女16个月大,每每看着小家伙的萌照,她总忍不住笑出声。由于平时工作忙,她几乎见不到外孙女,有时实在太想念,就在晚7时多下班后,坐车到女儿家,好好抱一会外孙女,一边抱,一边还道歉:“宝宝啊,外婆不好,都没时间来照顾你……”

很难想象,面对居民外向开朗、能说会道的俞复玲,在家里却是尽可能少说话。原来,她的喉咙一直不好。6年前,俞复玲喉咙突然疼得厉害,去医院检查,发现长了息肉,要马上动手术。可当时临近年底,她工作特别忙,如果手术,至少10天不能说话。俞复玲没把这事告诉家人,而是悄悄将手术延后了一个多月。临近春节,当家家户户准备过年时,她却让自己躺上手术台,大年初七就重新上班。很多居民并不知道她动手术的事。

“我最开心的,是家人都很支持我。”俞复玲说,受委屈时,家人常常会给她最大的安慰。

台风“菲特”期间,她和社区工作者连续抗灾,精神和体力已到极限。而就在这时,一名女居民在社区见到俞复玲便破口大骂:“你这个全国先进怎么当的?人家说你怎么好,我看都是假的,我们家进水,你都不来看我一眼。”俞复玲一下怔住了,不禁潸然泪下。事实上,为了抗洪救灾,她已经6天6夜没回家休息了,而此时的她由于劳累过度,嗓子已经完全哑了。她看着对方,没有吭声。一旁的社工和志愿者看不下去,站出来帮她解释。回到家,丈夫发现了她的异常。得知原委后,平时不善言语的丈夫,主动凑过来温柔地对她说:“你已经很不错啦,能够当上党的十八大代表,这么高的荣誉,受点委屈算什么?”

“等退休了,我想去老年大学学烹饪,每天为老公烧可口的饭菜,弥补一个妻子的义务。”在俞复玲的内心,一直深藏着这样的心愿。

事实上,这些年来,面对各种荣誉和采访,俞复玲始终保持着一颗平常心。因为她明白,唯有能常驻老百姓心中的,才是最美。

主要荣誉

俞复玲荣获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浙江省“三八”红旗手、浙江省优秀社区工作者等荣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当选党的十八大代表。

德耀中华·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

2015年10月13日,俞复玲获得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敬业奉献荣誉称号,是宁波市第一个获此殊荣的人。

2021年9月,入选浙江省“十大强基先锋”拟表彰对象名单。

2021年10月,获评浙江省“十大强基先锋”。

2023年9月,担任杭州第19届亚运会火炬手。

相关信息

2021年10月18日消息,由导演执导的电视连续剧《》取材于俞复玲的真实事迹。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