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三镇

联合创作 · 2023-08-14

地名由来:因冯公镇与三合场(黔北古驿站)合并简缩而得名。

冯三镇位于开阳县城北部13公里处,东与花梨乡、米坪乡隔河相望,南与城关镇、双流镇接壤,西与永温乡及息烽县相连,北与楠木渡镇、宅吉乡毗邻,总面积175平方公里,辖10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总人口38174人,其中农业人口为36753人。境内海拔高差较为悬殊,最低为500米,最高为1300米,土壤带酸性,适宜种植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及烤烟、油菜等经济作物,是农业型乡镇。森林覆盖率达38%,是一个山清水秀、风景优美、气候宜人的好地方。冯三镇以丘陵地貌为主,地势较缓,土地连片,有8万立方米以上蓄积量的树木可供各种木制品工艺开发利用。水资源方面,全镇除翁井主干渠引水外,还有小型水库、河流及各种类型的人畜饮水工程,可供灌溉和人畜饮用。全镇共有耕地26374.5亩,全年粮食总产量可达到1300万公斤。油菜种植面积13000亩,年产量165万公斤,其品质优良,单产高,是全县的商品粮油基地。生猪存栏2.6万头,出栏2.1万头,西门达尔牛出栏107头。此外正在申请东坝、毛坪两村的肉牛养殖基地。其它种植品种有1000亩糯玉米,1000亩辣椒,18000亩烤烟。2001年、2003年连续两年被市政府授予优质烤烟专业基地镇,获得一等奖。2004年,全镇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7666万元,地方财政收入为42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446元。镇内交通运输十分便利,开阳至遵义的省道柏油路横穿本镇,成为连接开阳、遵义的咽喉。全镇交通运输网络基本形成,东南至毛坪、双山三级镶边公路,北到毛利、堕秧并与宅吉乡相通三级镶边公路,西南至新华、四坪的公路改建项目正在立项,村村通公路、通客车、通电视、电话,80%以上的村民组通公路,且路面良好,全镇居民均饮上清洁自来水。镇内乡镇企业跃上新台阶,拥有丰富的磷矿、铝钒土、重晶石、大理石、白云石、铁矿、电石等矿产资源,镇政府采取积极措施加强对煤窑、矿山的管理,争取各种项目的投资开发,全年乡镇企业总产值达2221.27万元,实现利税310.1万元。境内有风光秀丽的红岩口风景区和景色奇特、巧夺天工的天然溶洞-椿菜洞。正在形成规模为1000亩的果园和500亩无公害蔬菜基地的田园风光。

历史沿革:

唐属蛮州辖。

明属乖西正司之一部;继为开州文里及思内里。

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乡人先开集于今坪上,名猪场铺,后毁于火。

清雍正三年(1725年),乡绅黎品等人另辟新场于今址,名冯公场,后称马江。

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改称开州之北区。

民国六年(1917年),改紫江县第七区。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为开阳县第二区及第五区一部分;时将冯公镇与三合场并为冯三联保,属第三区(马场)。

解放初改称冯三区。

1951年,改称第四区。

1953年,改称第三区。

1958年,为冯三公社。

1962年,撤管理区后改称冯三区。

1984年,撤公社建乡。

1991年,永温乡划出,花梨区翁昭乡唐山村并入。

原马江、毛粟、毛坪3乡和唐山村合并成冯三镇。

浏览 2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