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宝宫
天宝宫
共 1771字,需浏览 4分钟
·
2024-05-24 10:14
历史沿革
据《许州长社创建天宝宫》碑文载:南宋嘉熙四年(1240年)创立天宝观。
元至元六年(1269年),天宝观改观为天宝宫。
元朝建立后,朝廷用八思巴文颁发圣旨给天宝宫,严令加以保护。
明洪武年间,道人刘希真集资重修。
明代统一天下后,天宝宫重新得到了恢复。
明洪武年间,道人刘希真集资重修天宝宫。
清代多有修葺直至民国。
天宝宫主体建筑
建筑格局
天宝宫是道教宫观,总占地面积26000平方米,坐北朝南。庙院分七进,中轴线上有山门、拜亭、岳飞殿、关王殿、老君殿、玉皇殿、雷祖殿、三皇殿、祖师殿,两侧有廊庑、禅院、掖门、斋舍。整个宫观布局严谨壮观。
在元代统治者推崇下,真大道教流传日益广泛,天宝宫因是当时真大道教第九祖、第十祖弘法布道的场所,影响也日渐增大,被尊称为第九、第十祖祖庭。天宝宫历经元、明、清、民国数百年的风雨沧桑,现存大殿5座,其他殿宇4座,以明、清建筑为主。
主要建筑
综述
现存建筑以明、清建筑为主,主要有山门、拜亭、岳王殿、关圣殿、玉皇殿、雷祖殿、真武殿等。
山门
天宝宫山门是青砖青瓦构成。
拜亭
拜亭由4根石柱托起,顶为六角方形,华板上绘有山水、人物,石柱四面镌刻楷书对联。
关王殿
关王殿内有残余壁画多处,祖师殿年代最久,规模宏大,高10米,阔9间,深4间,殿顶覆盖绿色琉璃瓦,九脊六兽,单檐歇山式,檐下五踩重昂斗拱,前排有滚龙浮雕石柱10根,四角悬有钤铎,风来可咚作响。正面3间开门,室内五梁架,金柱承托。殿中暖阁楹联为:“庙貌与天齐,云来云去风不定,真个是空中楼阁;画工从地起,花开花谢景常新,将毋同海上蓬莱。”
玉皇殿
玉皇殿居中轴线中心,阔3间,深8米,单檐悬山式,绿色疏璃瓦顶,五脊六兽,檐下重昂斗拱,殿内五梁九檩,金柱两根,石柱四根。整个宫观布局严谨,巍峨壮观。
天宝宫
文物遗存
天宝宫内现有元、明、清代碑刻数通,其中尤以《汴梁路许州长社县创建天宝宫碑》和《大元宣谕圣旨碑》具有重要史料价值,创建碑镌刻于元成宗元贞元年(1295年)三月,高3.3米,宽1.3米,厚0.3米。文21行,每行80字,共1680字。寸大楷书,对研究真大道教兴衰及确定天宝宫创建年代有重要价值。圣旨碑为国内极为珍贵的文化瑰宝。这通碑代表了元代碑的基本特点:一是八思巴文蒙古语与汉文合刻;二是将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道教并列,反映元代最高统治者对各种宗教采取兼收并蓄的态度和给以保护的政策。此碑在过去年代里未曾录过,所以从历史学、文字学、宗教学、语言学的角度来审视,都具有较高学术价值。
历史文化
文物价值
天宝宫是河南省保存下来较完整的古建筑群体之一,内有大量造型优美、形象逼真的砖雕、石雕等高浮雕图案,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现今集于宫内数十通碑,有几通元碑更是碑中之宝。
天宝宫文化遗迹
文物保护
1980年,天宝宫被许昌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1986年,天宝宫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3月5日,天宝宫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旅游信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