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精选50道面试题(建议收藏)
点击“程序员面试吧”,选择“星标🔝”
下拉至文末获取资料
在面试中 计算机网络
是面试官最喜欢考察的内容之一,金九银十马上要到了,整理了50道计算机网络面试题,每一道都非常的经典,大厂也非常喜欢问。希望大家看完后,都能找到理想的offer哈~由于篇幅太长,只在此展示部分内容
全部面试题已整理成pdf文件,需要的文末自取。(pdf仅作免费交流分享,侵删)文章内容来源:捡田螺的小男孩 1.HTTP 常用的请求方式,区别和用途?
GET: 发送请求,获取服务器数据 POST:向URL指定的资源提交数据 PUT:向服务器提交数据,以修改数据 HEAD:请求页面的首部,获取资源的元信息 DELETE:删除服务器上的某些资源。 CONNECT:建立连接隧道,用于代理服务器; OPTIONS:列出可对资源实行的请求方法,常用于跨域 TRACE:追踪请求-响应的传输路径
1xx:接受的请求正在处理 (信息性状态码) 2xx:表示请求正常处理完毕 (成功状态码) 3xx:表示重定向状态,需要重新请求 (重定向状态码) 4xx:服务器无法处理请求 (客户端错误状态码) 5xx:服务器处理请求出错 (服务端错误状态码)
101 切换请求协议,从 HTTP 切换到 WebSocket 200 请求成功,表示正常返回信息。 301 永久重定向,会缓存 302 临时重定向,不会缓存 400 请求错误 403 服务器禁止访问 404 找不到与 URI相匹配的资源。 500 常见的服务器端错误
DNS解析,查找真正的ip地址 与服务器建立TCP连接 发送HTTP请求 服务器处理请求并返回HTTP报文 浏览器解析渲染页面 连接结束
A:今天吃啥子? B:罗非鱼! A:味道怎么样呀? B:还不错,好香。
A:今天吃啥子? B:罗非鱼! A:味道怎么样呀? B:?啊?啥?什么鬼?什么味道怎么样?
A:今天吃啥子? B:罗非鱼 A:你今天吃的罗非鱼味道怎么样呀? B:还不错,好香。
HTTP 1.0规定浏览器与服务器只保持短暂的连接,浏览器的每次请求都需要与服务器建立一个TCP连接,服务器完成请求处理后立即断开TCP连接。它也可以强制开启长链接,例如设置 Connection: keep-alive
这个字段
引入了长连接,即TCP连接默认不关闭,可以被多个请求复用。 引入了管道机制(pipelining),即在同一个TCP连接里面,客户端可以同时发送多个请求。 缓存处理,引入了更多的缓存控制策略,如 Cache-Control
、Etag/If-None-Match
等。错误状态管理,新增了24个错误状态响应码,如409表示请求的资源与资源的当前状态发生冲突。
采用了多路复用,即在一个连接里,客户端和浏览器都可以同时发送多个请求或回应,而且不用按照顺序一一对应。 服务端推送,HTTP 2允许服务器未经请求,主动向客户端发送资源
应用层:网络服务与最终用户的一个接口,协议有:HTTP FTP TFTP SMTP SNMP DNS TELNET HTTPS POP3 DHCP 表示层:数据的表示、安全、压缩。 会话层:建立、管理、终止会话。对应主机进程,指本地主机与远程主机正在进行的会话 传输层:定义传输数据的协议端口号,以及流控和差错校验。协议有:TCP UDP,数据包一旦离开网卡即进入网络传输层 网络层:进行逻辑地址寻址,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路径选择。协议有:ICMP IGMP IP(IPV4 IPV6) 数据链路层:建立逻辑连接、进行硬件地址寻址、差错校验等功能。 物理层:建立、维护、断开物理连接。
应用层:对应于OSI参考模型的(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为用户提供所需要的各种服务,例如:FTP、Telnet、DNS、SMTP等 传输层:对应OSI的传输层,为应用层实体提供端到端的通信功能,保证了数据包的顺序传送及数据的完整性。定义了TCP和UDP两层协议。 网际层:对应于OSI参考模型的网络层,主要解决主机到主机的通信问题。三个主要协议:网际协议(IP)、互联网组管理协议(IGMP)和互联网控制报文协议(ICMP) 网络接口层:与OSI参考模型的数据链路层、物理层对应。它负责监视数据在主机和网络之间的交换。
应用层:通过应用进程间的交互来完成特定网络应用。对应于OSI参考模型的(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应用层协议很多,如域名系统DNS,HTTP协议,支持电子邮件的 SMTP协议等等。我们把应用层交互的数据单元称为报文。 传输层:负责向两台主机进程之间的通信提供通用的数据传输服务。对应OSI参考模型的传输层,协议有传输控制协议 TCP 和 用户数据协议 UDP。 网络层:对应OSI参考模型的的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对应OSI参考模型的的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对应OSI参考模型的的物理层层。在物理层上所传送的数据单位是比特。物理层(physical layer)的作用是实现相邻计算机节点之间比特流的透明传送,尽可能屏蔽掉具体传输介质和物理设备的差异。
请求参数:GET 把参数包含在 URL 中,用&连接起来;POST 通过 request body 传递参数。 请求缓存:GET请求会被主动Cache,而POST请求不会,除非手动设置。 收藏为书签:GET请求支持收藏为书签,POST请求不支持。 安全性:POST比GET安全,GET请求在浏览器回退时是无害的,而POST会再次请求。 历史记录:GET请求参数会被完整保留在浏览历史记录里,而POST中的参数不会被保留。 编码方式:GET请求只能进行url编码,而POST支持多种编码方式。 参数数据类型:GET只接受ASCII字符,而POST没有限制数据类型。 数据包: GET产生一个TCP数据包;POST可能产生两个TCP数据包。
keep-alive
HTTP分为长连接和短连接,其实本质上说的是TCP的长短连接。TCP连接是一个双向的通道,它是可以保持一段时间不关闭的,因此TCP连接才有真正的长连接和短连接这一个说法。 长连接是指的是TCP连接,而不是HTTP连接。 TCP 长连接可以复用一个TCP连接来发起多次HTTP请求,这样可以减少资源消耗,比如一次请求HTML,短连接可能还需要请求后续的JS/CSS/图片等
HTTP 一般会有httpd守护进程,里面可以设置 keep-alive timeout,当 tcp 链接闲置超过这个时间就会关闭,也可以在HTTP的header里面设置超时时间 TCP 的 keep-alive 包含三个参数,支持在系统内核的 net.ipv4 里面设置:当 TCP 连接之后,闲置了 tcp_keepalive_time,则会发生侦测包,如果没有收到对方的 ACK,那么会每隔 tcp_keepalive_intvl 再发一次,直到发送了 tcp_keepalive_probes,就会丢弃该连接。
tcp_keepalive_intvl = 15 tcp_keepalive_probes = 5 tcp_keepalive_time = 1800
请求信息明文传输,容易被窃听截取。 数据的完整性未校验,容易被篡改 没有验证对方身份,存在冒充危险
数据是否加密: Http 是明文传输,HTTPS是密文 默认端口: Http默认端口是80,Https默认端口是443 资源消耗:和HTTP通信相比,Https通信会消耗更多的CPU和内存资源,因为需要加解密处理; 安全性: http不安全,https比较安全。
完整pdf获取方式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备注:计算机网络面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