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读张爱玲
本该在乱离世界抱团取暖的人们,却免不了算计心与掌控欲。
飞蛾扑火的女人、瞻前顾后的男人、精打细算的长辈、命运不由自主的儿女……张爱玲的作品事关风月又看尽悲喜,在她的匠心独运下,一桩桩事关原生家庭的潜移默化、寡母对儿女的人生操控、恋父情结的潜滋暗长、男女之间感性与理性的斗争悉数登场,游走于摩登世界与变革年代,写尽了小人物之间的阴谋与阳谋,以及浮世悲欢中的永恒困境。
学者杨佳娴20年潜心研读张爱玲早期作品,以细读文本的方式,进入生活斗士张爱玲的文化世界,沉浸式感悟《第一炉香》《金锁记》《心经》《倾城之恋》《红玫瑰与白玫瑰》等具体篇幅的美与痛,反思“五四”以来必须直面的有关女性的新定义、新审美和新要求,重新思索情爱、婚姻和生命的意义与可能,以及大变革时代中个体生命的软弱与坚强。
1.张爱玲的小说指向人性,历久弥新
单身有罪、恋父情结、怀孕生子、婆媳关系、家...
本该在乱离世界抱团取暖的人们,却免不了算计心与掌控欲。
飞蛾扑火的女人、瞻前顾后的男人、精打细算的长辈、命运不由自主的儿女……张爱玲的作品事关风月又看尽悲喜,在她的匠心独运下,一桩桩事关原生家庭的潜移默化、寡母对儿女的人生操控、恋父情结的潜滋暗长、男女之间感性与理性的斗争悉数登场,游走于摩登世界与变革年代,写尽了小人物之间的阴谋与阳谋,以及浮世悲欢中的永恒困境。
学者杨佳娴20年潜心研读张爱玲早期作品,以细读文本的方式,进入生活斗士张爱玲的文化世界,沉浸式感悟《第一炉香》《金锁记》《心经》《倾城之恋》《红玫瑰与白玫瑰》等具体篇幅的美与痛,反思“五四”以来必须直面的有关女性的新定义、新审美和新要求,重新思索情爱、婚姻和生命的意义与可能,以及大变革时代中个体生命的软弱与坚强。
1.张爱玲的小说指向人性,历久弥新
单身有罪、恋父情结、怀孕生子、婆媳关系、家产继承等等,张爱玲的作品事关风月又看尽悲喜,一桩桩俗世生活悉数登场,虽写于1940年代,仍然让当下的饮食男女心有戚戚焉。
2. 以细读文本的方式,进入生活斗士张爱玲的文化世界
20年潜心研读,20部张爱玲早期作品,杨佳娴老师以细读文本的方式,进入生活斗士张爱玲的文化世界,沉浸式感悟《第一炉香》《金锁记》《心经》《倾城之恋》《红玫瑰与白玫瑰》等具体篇幅的美与痛。
● 读了书也难找称心的工作,上升通道过窄助推了少女的自甘堕落。——《第一炉香》
● 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压抑,让曾经善良的女人毁掉儿女的人生。——《金锁记》
● 看似在两种女人之间摇摆,实则是理想与现实难以抉择。——《红玫瑰与白玫瑰》
3.挖掘张爱玲笔下的女性困境
本书留意于张爱玲审慎的反思力,捕捉到女性的新困境:虽然可以走进西式学堂,走向工作岗位,但维持阶层、跨越阶层的最现实途径仍然是婚姻,困于家庭、婚姻、职场的女性,出路到底在哪里?
4.讲透张爱玲笔下普通人与恶的距离
本书解读张爱玲作品的苍凉基调。张爱玲之所以成为张爱玲,很大程度上在于她笔下的故事时刻反思人性之恶:打着“为你好”旗帜的施害者往往是熟人甚至亲人,这种伤害或许来自无意识的平庸之恶,或许由于社会主流价值观的畸形影响。
●姑妈靠她钓男人,丈夫靠她赚钱,葛薇龙再没有未来。——《第一炉香》
●女儿有意中人,而父亲认为攀上富贵人家才是对的。——《琉璃瓦》
●未尝过甜蜜婚姻的母亲,也不允许女儿嫁给如意郎君。——《金锁记》
●可以同居,可以生孩子,但名分和家产是没有的。——《连环套》
5.置身张爱玲早年的人生地图,细看她的生活轨迹
全景式呈现张爱玲本人的生活环境:新派的母亲、独立的姑妈、文弱的弟弟、陈旧的父亲、跋扈的继母、根性风流的胡兰成、志同道合的苏青、素不相识的病房伤员……细看张爱玲的人生地图,以及激发她创作的原生土壤。
6.从上海到香港,进入传统与现代相碰撞的双城时刻
本书留意于张爱玲作品既古典又现代的复调视野。小说里描写饮食、服饰、妆容、摆饰的词汇,常有中式古典味,更可见不少明清小说的底色;而持续不断的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冲击也随处可见,无论是上海租界还是殖民地香港,本书同样照观小说里那些进入国门的西洋元素。
7.抗日战争叠加太平洋战争,看懂以文学进入近代时空的独特路径
张爱玲所写的故事多发生于20世纪上半叶,正值中国内忧外患的至暗时刻。比起战争,张爱玲更在意烽烟笼罩下的人性和仍然继续的世俗生活,她无意间为读者勾勒了一部独特的近代社会生活史。
杨佳娴,1978年生,台湾大学中国文学所博士,台湾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教师,研究专长为中国现代文学,曾获2015年度台湾清华大学校杰出教学奖。代表作品:散文集《海风野火花》《云和》《玛德莲》;诗集《屏息的文明》《你的声音充满时间》《少女维特》《金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