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衡墓园

共 2095字,需浏览 5分钟

 ·

2024-05-24 10:17

文物保护

张衡墓园,1988年元月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河南省列为。张衡墓园座北向南,景色幽美。据史载:张衡墓原来规模宏伟,有翁仲、石兽、庙宇、读书台、张衡宅等胜迹。凡来宛(南阳)的游客文人无不策马驱车,到此访古寻幽,凭吊拜谒。等都曾为张衡墓撰铭树碑, 赋诗寄情,延至、满清,胜迹屡屡为女真,蒙元和满清铁骑破坏,逐渐荡然无存,后又在原址建有张衡博物馆。
成立,政府多次拨款修葺,著名学者欣然为张衡墓题写碑文,文道:“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见。万祀千龄,令人景仰”。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题词赞道:“精仪揭天地,科圣著千秋”。整个建筑气势雄浑,庄严肃穆,使前来参观凭吊的游人,抚今追昔,产生无限的遐想。
张衡墓园,坐北向南,景色幽美。据史载:张衡墓原来规模宏伟,有翁仲、石兽、庙宇、读书台、张衡宅等胜迹。凡来宛的游客文人无不策马驱车,到此访古寻幽,凭吊拜谒。崔瑗、夏侯湛、骆宾王、郑谷等都曾为张衡墓撰铭树碑, 赋诗寄情,延至明、清,胜迹逐渐荡然无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政府多次拨款修葺,著名学者郭沫若欣然为张衡墓题写碑文,文道:“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见。万祀千龄,令人景仰”。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严济慈题词赞道:“精仪揭天地,科圣著千秋”。

修建规划

张衡墓
为使张衡墓更好地得到保护和利用,1990年9月,国家文物局下发了“同意在张衡墓保护范围内修建张衡墓园和博物馆的规划”的批复。
整个规划占地38000平方米,由张衡墓园和博物馆两大部分组成,张衡墓园工程已初具规模,整个墓园占地面积1600平方米,由汉阙、山门、门房、拜殿、角楼、石像生、浑天仪、地动仪雕塑景点组成,其内举办有《张衡生平成就展》,翔实生动地介绍了张衡卓越的一生及其发明创造。

墓主身份

张衡
张衡(78年—139年),字平子。汉族,西鄂(今石桥镇)人,之一,与并称。中国时期伟大的,在东汉历任郎中、、河间相等职。晚年因病入朝任,于永和四年(139年)逝世,享年六十二岁。时被追封为西鄂伯。
张衡在天文学方面著有《》、《浑仪图注》等,数学著作有《算罔论》,文学作品以《》、《》等为代表。《》有《张衡集》14卷,久佚。明人编有《张河间集》,收入《》。
张衡为中国天文学、机械技术、地震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发明了,是东汉中期的代表人物之一。被后人誉为“”。
晋·葛洪 《抱朴子·辨问》:“善刻削之尤巧者,则谓之木圣,故于今有木圣之名焉。”
宋·高似孙 《纬略》卷七:“ 、马忠号‘木圣’。
由于他的贡献突出,联合国天文组织将月球背面的一个命名为“张衡环形山”,太阳系中的1802号小行星命名为“”。后人为纪念张衡,在南阳修建了

相关典故

公元132年(阳嘉元年),张衡在太史令任上发明了最早的,称为。据《·张衡传》记载:地动仪用精铜铸成,圆径八尺,顶盖突起,形如酒樽,用篆文山龟鸟兽的形象装饰。
中有大柱,傍行八道,安关闭发动之机。它有八个方位,每个方位上均有一条口含铜珠的龙,在每条龙的下方都有一只蟾蜍与其对应。任何一方如有地震发生,该方向龙口所含铜珠即落人蟾蜍口中,由此便可测出发生地震的方向。经过试验,与所设制,符合如神,自从有书籍记载以来,是没有过的。

民间传说

地动仪
曾经一龙机发,地不觉动,雒阳的学者都责怪不足信,几天之后,送信人来了,果然在陇西地发生地震,众人于是都服其神妙。自此之后,朝廷就令史官记载地动发生的地方。
关于的结构,流行的有两个版本:模型,即“都柱”是一个类似倒置酒瓶状的圆柱体,控制龙口的机关在“都柱”周围。这一种模型已被基本否定。 另一种模型由地震局提出,即“都柱”是悬垂摆(见袁宏《后汉纪》),摆下方有一个小球,球位于“米”字形滑道交汇处(即《后汉书·张衡传》中所说的“关”),地震时,“都柱”拨动小球,小球击发控制龙口的机关,使龙口张开。另外,冯锐模型还把蟾蜍由面向樽体改为背向樽体并充当仪器的脚。该模型经模拟测试,结果与历史记载吻合。
世界上地震频繁,但真正能用仪器来观测地震,在国外,是19世纪以后的事。候风地动仪是世界上的之祖。虽然它的功能尚只限于测知震中的大概方位,但它却超越了世界科技的发展约1800年。

纪念活动

张衡墓园,整个建筑气势雄浑,庄严肃穆,使前来参观凭吊的游人,抚今追昔,产生无限的遐想。2001年10月该处被河南省委宣传部命名为“全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每年都会举行纪念张衡诞辰纪念活动。
浏览 9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