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古城

联合创作 · 2023-07-21 17:44

漳州古城,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漳州,地处商贸繁华的城市中心区,是历史建筑、传统文化集中的老城区,“老街情、慢生活、闽南味、民国风、台侨缘”五大特色非常鲜明,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自然环境

气候条件

漳州古城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位于北纬23.6-25度,东经117-118度,四季湿润,日照充分,雨量充沛,年平均温度21℃左右。一年中60%的雨量集中在3至6月的汛期,汛期有冬春之交。有梅雨、秋雨等雨期,5-6月雨季期间,需带伞出门。

人文历史

历史沿革

漳州自唐垂拱二年(686年)建州,至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因为“大江南旋而东注,诸峰北环而西顾,山川形胜极佳”。

唐贞元二年(786年)漳州州治从漳浦李澳川徙至龙溪县登高山(今芝山)下桂林村现址。

宋咸平二年(999年),漳州挖掘濠沟环抱子城。

祥符六年(1013年)又对古城进行改造扩建,加设西濠,又于西南隅凿水门,接潮汐,通舟楫,竖木栅,围长15里。

嘉定四年(1211年)开始用石块砌东门墙,高17级台阶,长约500丈。

绍定三年(1230年),再砌西、南、北三面墙,石阶20级,高约1.7丈,总长2500多丈,并筑谯楼、哨所,共设7个城门。

元至正二年(1366年),拆除旧城墙,将东、西、北三面城墙缩入,重新砌石筑墙,周长缩至2173丈。

明初,再度修复时加筑女墙、谯楼。

隆庆五年(1571年)重修城墙,再建敌台、望楼和城顶谯楼,接着又建起了一直作为古代漳州标志性建筑的威镇阁(俗称八卦楼)。

清顺治、康熙年间又先后多次重修。

历史上漳州城是闽西南汀漳龙的区域性政治经济中心,粤广往来京畿(jī)必经漳州,因而城市发展较为迅速,明清时民间有城内“九街十三巷”的说法。

明隆庆元年(1567年),明政府正式取消“海禁”,在月港(今龙海海澄)开设“洋市”,在月港的辐射带动之下,漳州城经济繁荣,成为“百工鳞集”、“机杼炉锤”交响的商业和手工业城市。

民国七年(1918年)五月,粤军总司令陈炯明奉孙中山之命兴师援闽,主政漳州并建立“闽南护法区”。按照三民主义的建国方略提出“提倡新文化,建设新社会”的口号,成立工务局,1919年4月起历时一年半,进行了拆城墙、拓街道、辟公园、筑堤岸、建码头、修新桥、开公路等大规模市政建设,使漳州城迈入了现代城市的门槛。漳州旧府衙及后花园辟为“漳州第一公园”,1927年1月更名中山公园,成为福建省历史最悠久、最具“中山元素”的中山公园。当时共有35条街道进行了拓宽取直、铺设路面,始兴南路(古称新府路)就是拆古城墙的石料铺砌而成,是现存唯一的百年石板路;共和路(古称旧府路)、博爱道等一些具有现代民主色彩的街道名称就是由那时起命名并保留至今。

在改造道路的同时,沿街两侧建筑同步改造成二至三层的楼房,整齐中富有变化,并且延安南路、香港路、青年路等还建成了“五脚距”(骑楼)式“竹篙厝”,赋漳州城市面貌以强烈的地域特征。时至今日,漳州古城的建筑和人文底蕴还都集中展示出早期民国的风貌,给人一种时光倒流回到民国时代的“错觉”。

主要景点

漳州文庙

漳州文庙位于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修文西路,系漳州城内现存最大的古建筑群,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清乾隆《漳州府志》载,北宋庆历四年(1044年)建,政和二年(1112年)移于州左,南宋绍兴九年(1139年)复故址。历史上,朱熹、郑成功、黄道周都曾到此庙祭祀孔子。明、清两代及民国时期,屡有修葺。

漳州文庙坐北朝南,现有占地面积约10000多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沿中轴线依次为戟门、丹墀、月台、大成殿,两旁为东西两庑及敬一亭等,原有古代建筑物,如明伦堂、棂星门等即将恢复,明代泮池已考古恢复,呈罕见的弓弦型。漳州文庙为明代木结构建筑,结构特殊,两家承袭旧制,存有许多宋、元遗构,较完整地保留了宋代一来闽南古代木结构建筑特点,并融入北方建筑风格。

漳州文庙具有很高的古文化和历史文物价值,是漳州文化发展史重要的实证物。今庙中尚存有元延碑、明洪武碑及正德碑、清康熙八年(1669)郡人宗人府丞唐朝彝撰文西宁道戴玑书丹的修建碑。1924年《重修漳州学宫碑》,高1.84米、宽0.78米,青石刻成,刻工技艺高超。康有为撰并书,此乃康有为晚年作品,笔气雄健。还有明崇祯年间郡守曹荃大书《游圣之门》石榜及1936年立的《重修文庙》碑等碑刻。大成殿内部结构和细部装饰据专家考评均为宋代遗物,是研究宋代文庙建筑的珍贵实例,反映了当时闽南一带较高的石雕刻技术和建筑技术水平。

1996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1年5月漳州文庙大成殿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台湾路

台湾路史上商铺鳞次栉比,是商业闹市主体,经营日常生活用品为主,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涌现出天益寿老药店、万圆钱庄、捷祥布店、金可行鞋庄、瑞苑茶庄等名老字号,享誉漳城内外。

台湾路东段是骑楼式的店面,古时是雨伞店最集中的路段,这段路也称雨伞街;中段是中西合璧式的建筑,洋溢着南洋风情;西段是闽南风格的民居,医药、文具、鞋帽、皮货等各类店铺云集一街,热闹非凡。中段中西合璧建筑物上那些洋味十足的雕刻,可以让人回味漳州古代和近代对外开放和贸易交流的繁华情景。

“商务印书馆代理处”的牌匾,说明了上个世纪初新文化运动对闽南古城的深刻影响;“天益寿”、“采芳”、“万圆钱庄”等字体各异的商家字号,展示了海滨邹鲁的文化底蕴;“庄有元先生牙科、施懿慈女士镶牙”这副对联,在民国初期是引来无数牙病患者的品牌;而门牌为16号的民居上“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则客观留下时代印痕。

香港路

香港路古称南市街,位于漳州市区南部,形成于唐代,是唐宋至明清时期漳州古城的中轴线。清末至民国初期,由于工商业的发展,香港路逐渐成为漳州南部的主要商业街,商贸云集,主营民俗用品、餐具、炊具等。至今仍保留有明清至民国期间的历史风貌建筑,其中的两座明代石牌坊“尚书探花”和“三世宰贰”,工艺精湛,是全国重点保护文物。

老街两边是典型的闽南骑楼式建筑,现存有很多民国时期的老字号牌匾。直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香港路始终是漳州小商品的主要集散地。就在这样寸土寸金的商业宝地上,在小巷顶上5平方米的小屋内,伽蓝圣王俯视了古街的沧桑风云,默默地保佑着一方平安。

街区的文物保护单位、民居等历史遗存,是研究闽南建筑史、漳州发展史、闽台文化和商业交流史的重要实物资料,具有很强的地方特色。由“漳州石牌坊”、“王升祠”、街区小庙和民居建筑所围合成的街道空间,尺度亲切,历史文化气氛浓厚。

中山公园

漳州中山公园占地近60亩,是福建省内的市级休憩公园之一。曾经在公园建有“中山纪念台”,位置应是在现时“漳州解放纪念碑”之南边,纪念台是为19路军进驻漳州时所建,但是在抗战期间遭日本轰炸机空袭被毁。现时公园建有喷水池﹑七星池﹑梅岗山﹑解放纪念碑﹑华表六角亭等建筑。

中山纪念亭在中山公园旧府署左侧,民国8年,粤军陈炯明立《漳州公园记》碑。民国16年元月,北伐军废陈炯明碑文,另镌何应钦的《漳州中山公园记》和孙中山的《总理遗训》。

仰文楼,闽南工农革命委员会旧址,俗称梳妆楼,旧为太守眷属之住所,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知府魏荔彤建。1932年4月下旬,漳州地下党组织在中央红军东路军的帮助下,于仰文楼西侧召开闽南工农代表大会。东路军政治部主任罗荣桓和省委特派员邓子恢以及闽南各界代表共一百多人出席了这次大会。会上宣布成立闽南工农革命委员会,由王占春任主席。闽南工农革命委员会设在仰文楼。

伽蓝庙

伽蓝庙位于明清古街香港路,是全国最小的庙宇。这座尘封了60年的神秘小庙是古街上一个耐人寻味的看点,面积不到6平方米。伽蓝庙虽小,却样样俱全,干净整洁。伽蓝圣王像前日日香火缭绕,供品也随着时令更新。深秋时节,正是蜜柚飘香的时候,伽蓝圣王也就享用到了香甜的蜜柚。

庙内的莲花灯台擦拭得干干净净,鲜花也是水灵灵的。庙小,容不下太多信徒,但也有几位虔诚的信徒,从早到晚,总是三三两两有人前来朝拜,献上香火、香油以及庙内所需的各种用品,而不留下姓名。信徒们还捐款为小庙整修了电路,添置了录音机和佛教音乐磁带,这使小庙具备了“时代气息”。

府埕

“府埕”,是原漳州府衙门口的广场。府埕长约50米,宽20多米,是当时漳州府里最宽敞的路,文武官员出入仪式均在这里举行。两边各是一排二层高的骑楼,是护法时期创办的新式店面,用于接待来往客商及到访客人。1920年12月俄共威廉斯基撰写《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夜》一文,称“漳州是中国南方革命中心”。“中国革命青年和中国社会主义者的朝圣地”。德国报刊也刊文称漳州是“东方一颗明星,正在发出光芒”。这个时期的漳州曾被誉为:“闽南的俄罗斯”。府埕仍延续其古城文化中心的核心地位在绽放光芒。漳州多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都在这里开设艺术馆、传习所。如漳州木偶雕刻、漳州木板年画等。

府埕位于中山公园南门始兴北路。历史上乃古城政治中心,原为漳州府衙前的一个小广场(“埕”:闽南方言,指空地),供交通、告示、集聚等使用。1919年陈炯明主政“闽南护法运动”时,建成欧式外拱廊的两排二层骑楼建筑,引入经营百货和药材的“博通百货公司”和“采蘩药局”等。解放后府埕成为漳州传统小吃的荟萃之地,现为以漳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展示为主的古城特色文化街区。

浏览 12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