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岳区

联合创作 · 2023-07-26 01:59

地名由来:岱岳区因境内泰山而得名。泰山古时亦称岱岳。

2023年6月,岱岳区被确定为2022年山东省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县。

2022年12月,岱岳区被确定为2022年度山东省县域养老服务体系创新示范县。

2022年12月,岱岳区入围2022年山东省科技创新十强县。

2022年6月,岱岳区获评为山东首批文旅康养强县。

2022年4月,岱岳区被确定为第三批山东省乡村振兴“十百千”示范创建县(市、区)。

2022年4月,岱岳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入选2022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

2021年12月,岱岳区被认定为第三批山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

2021年12月,岱岳区被确定为第三批山东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典型城市。

2021年5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岱岳区人口数量为67.52万人,位列泰安市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5位。

+查看更多岱岳区荣誉与相关排名>>

泰安市岱岳区地处山东省中部,位于“一山、一水、一圣人”黄金旅游热线中点,是泰安市辖区之一,面积917.2平方公里,辖9镇2街道、479个行政村(社区),拥有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个省级化工园区,全区常住人口67万、户籍人口59万。今年以来,围绕“活力岱岳、秀美强区”奋斗目标,岱岳区深入推进“11554”工作思路,铆足“登高望远、奋力争先、唯旗是夺”干劲,坚决扛牢提升泰城首位度的使命担当,全力打好新型工业化、乡村振兴、项目引建、对上争取、遗留问题化解“五场战役”,守牢民生兜底、疫情防控、安全生产、生态环保、社会稳定“五条底线”,夯实改革创新、优化环境、体制机制、党的建设“四项保障”,全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上半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211.3亿元,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1亿元,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位居全市前列。荣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等“国字号”荣誉。

岱岳区是一座四通八达的便捷之城。境内京台、青兰、济泰、泰新、泰莱“三横两纵”高速公路穿行而过,拥有上下道口9个;处于京沪高铁、京沪铁路交通大动脉要道,是济泰一体化发展关键节点城市。京沪高铁泰安站距区政中心5分钟车程,乘高铁17分钟到济南,2个小时达北京,3个小时抵上海。

岱岳区是一座底蕴深厚的文化名城。岱岳区是中华文明大汶口文化的发祥地,有5000多年的历史。拥有范镇油酥火烧、道朗泰山泥塑、夏张剪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214项。拥有国家4A级景区2家、3A级5家,省级旅游度假区1个,是山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山东省文旅康养十强县。岱岳区是一座拥有红色记忆和历史传承的英雄城市,有省级文保单位夏张抗日武装起义纪念碑,有为群众脱贫献出宝贵生命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苏庆亮等典型人物。

岱岳区是一座资源富集的要素之城。全区已发现矿产49种,已探明储量17种,石膏储量全国第一,岩盐储量在全省占有重要地位。岱岳区是国家重要的粮食、蔬菜、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知名道地药材泰山黄精种植面积2万亩,省级企业农产品品牌6个,汶阳田农作系统入选第五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水资源总量2.46亿立方米,人均占有量367立方米。

岱岳区是一座创新创业的活力之城。拥有山东科技大学、泰山学院等高等院校15所,在校大学生20余万。岱岳区职教中心是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每年输送专业技术人才2000余人。拥有院士工作站1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3家。聚力打造“时间最短、环节最少、费用最低”的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现有市场主体6万余家。

岱岳区是一座潜力巨大的兴业之城。立足“一城两翼三组团”空间布局,着力打造180平方公里泰城西部产业经济带,其中24平方公里核心区规划已经编制完成。建立新型工业“3+3+X”产业体系,形成新材料、精细化工、新一代信息技术三大主导产业集群,现代物流、新型建材、食品工业三大优势产业集群。玻璃纤维新材料产业集群入选省特色产业集群,泰山玻纤规模国内第二、全球第三;泰山石膏入选省“十强”产业集群领军企业,产销量世界第一。

历史沿革:

秦置博阳县,属济北郡,县治在今旧县村。

西汉改为博县,又置奉高县,治今故县村,同属泰山郡。

东汉、三国魏、晋因之。

隋开皇六年(586)改奉高县为岱山县,十六年改博县为汶阳县,旋改称博城县,属兖州。

大业二业(606)兖州改称鲁郡,岱山县省入博城县。

唐贞观元年(627年)梁父县、嬴县省入博城县,长安元年(701)改博城县为乾封县,属兖州。

北宋开宝五年(972)乾封县治移至岱岳镇(今泰安市区)。

大中祥符元年(1008)乾封县改称奉符县。

金天会十四年(1136)于奉符县设泰安军,大定二十二年(1182)改设泰安州。

元因之。

明洪武初奉符县省入泰安州,州属济南府。

清雍正十三年(1735)升泰安州为府,并增设泰安县,此为泰安名县之始。

今郊区即为泰安县地。

1913年泰安县属岱北道(翌年改称济南道)。

1925年属泰安道。

1928年道废,直属于省。

1928年6月至1929年5月期间,泰安县一度为国民党山东省政府驻地。

1938年泰安县属国民党山东省第十二行政督察区。

1940年2月在1938年8月建立的泰安东部人民抗日武装联防办事处行政区域的基础上,建立泰安县抗日民主政权,隶属于泰山区行政专员公署。

1939年10月在同年7月于西部第二、三、八、九、十等区建立的泰安(西)县各区联合办事处的基础上组建泰安(西)县抗日民主政府,隶属于泰西专区,1942年12月后属泰运专区。

1941年1月在泰安县泰(安)新(泰)公路以北地区置泰北行署(县级),属泰山专区。

1943年1月撤销泰北县,于泰安北部历城县南部的毗连地区置泰历县,属鲁中区泰山专区。

1940年8月在1938年6月于泰安、宁阳边区建立的泰宁边区人民自治委员会(共产党实际领导的“灰色政权”)辖区的基础上建立八路军驻泰宁边区办事处,初隶泰山专区,1941年9月改属泰南行政联合办事处;1942年2月撤销泰宁边区办事处,建立泰宁县,隶属未变。

1943年8月于泰安、泗水、宁阳边区建立泰泗宁县,属鲁中行政区第三(泰南)专区;1945年10月撤销泰泗宁县,尧山、东庄两区划归泰宁县,柘沟、百顶、山佥河3区划归曲泗县;这时的泰宁县属鲁中行政区第二(沂蒙)专区。

1945年10月撤销泰历县,长城岭以南地区划归泰安县;泰安县徂徕山以南之天宝、徂阳、汶口等区划归泰宁县;这时泰南专区撤销,泰安县改属泰山专区。

1946年7月泰安(西)县正式改称泰西县,仍属泰西专区;1949年6月撤销泰西县,除第一、二、三区划归肥城县外,其余悉归泰安县。

1950年5月泰山、沂蒙、泰西等专区撤销,泰安县、泰宁县均改属新成立的泰安地区,泰安县为专署驻地。

1952年8月泰宁县更名为徂阳县,1956年3月撤销徂阳县,其东部西柳、柴城、天宝3区及楼德镇划归新泰县,西南部东庄、磁窑、南驿3区划归宁阳县,北部临汶、西遥、西住、良庄4区及汶口镇划归泰安县。

1958年6月析泰安镇(城区及近郊)置泰山市,同年12月撤销泰安县并入泰山市,泰山市同时更名为泰安市。

时泰安专区撤销,泰安市隶属于济南市。

1961年7月泰安专区恢复,泰安市为专署机关驻地。

1963年3月撤市复县,以原泰安市行政区域为泰安县行政区域。

1967年泰安专区改称泰安地区,隶属关系不变。

1982年1月再度撤县置市。

1985年3月泰安市升为地级市,原县级泰安市之市区3个街道办事处和近郊5个乡镇置泰山区,其余16个办事处共10个镇、71个乡置郊区。

迄1998年共辖16镇3乡。

2000年4月,经民政部批复同意,泰安市郊区更名为岱岳区,人民政府驻地由泰山区升平街迁至粥店街道办事处粥店村西侧。

浏览 5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