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山汉墓
共 967字,需浏览 2分钟
·
2024-05-24 10:26
历史沿革
庙山汉墓全景
1990年7月,南京博物院和仪征博物馆发掘单位约请江苏省地震局分析中心利用地球磁场精密测量(GPM)技术进行了勘探。
2012年2月,应扬州市文物局邀请,江苏省文物局和南京博物院专家一行专程来到扬州,对庙山汉墓群保护工作进行专题调研,到庙山汉墓群实地查看,听取仪征关于庙山汉墓群保护的工作汇报,调研组还召集省、市考古专家专题讨论庙山汉墓群的保护工作。
庙山汉墓远景
2016年,庙山汉墓陵园考古勘探工作正式展开,通过此次考古勘探,将弄清楚陵园的范围、分布规律及其内涵,为保护规划方案的制订提供科学翔实的考古资料。
遗址特点
庙山是蜀冈南沿的中部,丘陵起伏,北向岗势较高,南向逐渐平缓,属仪六丘陵地区,南临长江,北接蜀冈,地势高耸,符合山南水北向阳地的风水习俗,适合古人择吉地安葬先人的要求。庙山西北方有一土墩叫团山,东南方有一土墩叫舟山,两山成对称形。
庙山目的GPM勘察结果
庙山汉墓在庙山顶部,有一个人工堆积的覆斗形封土堆。土堆的营造,不是完全天然,也不是完全人工堆造。墩体之西侧、北侧原是天然高地;东侧和南侧,则大多为人工堆造。庙山封土堆下有一长方形土坑,南北长约32米(墩顶长约55米),距墩南沿约11米,距墩北沿约12米;东西宽约18米(墩宽约40米),距墩西沿约13米,距东沿仅9米;墓坑口距墩顶表面的深度为11米左右。根据对宏观墩体效应和局部异常量级的判断,庙山墩下之墓葬应是木质材料结构,而非砖石构筑。木质材料结构之间有一条明显的分界线,分为18米×18米和14米×18米两部分,可能为正藏和外藏。发掘者推定庙山大墓应是西汉诸侯王陵墓,团山和舟山的墓葬是其妻妾或僚属的陪葬墓。
研究价值
庙山墓地出土
庙山汉墓的发现对研究西汉时期,特别是那一时期以扬州为中心的长江下游广大地域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保护措施
庙山汉墓遗址碑
2013年5月,庙山汉墓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庙山汉墓位于江苏省扬州市新集镇庙山村。
交通信息
自驾:自江苏省扬州市仪征市人民政府开车前往庙山汉墓,路程约22.4千米,用时约分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