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offer的5个维度

共 2781字,需浏览 6分钟

 ·

2021-05-16 00:18

大家好,我是宝器!

上半年的跳槽季快结束了,期间总是会收到一些读者来咨询offer的选择问题,我也借着这些咨询,重新整理了自己对职场初期选offer的经验和思考,今天分享给大家。希望大家在选的时候不要被大饼冲昏头脑,尽可能把信息调研全面。虽然刚工作前几年跳槽都可以涨薪,但最好还是选择一个好坑干上几年,自己的成长也更连续。

公司前景

选赛道是很重要的,「选择大于努力」这句话就是在说这件事,回首无数案例,那些选对赛道的同学无异于坐着高铁往前跑。遗憾的是大多数人不能预知未来,但我们也可以做以下事情来增加选择的确定性:

  1. 市场调研:看一些市场报告,调查公司主营业务到底有多少亿市场规模、这个市场是否在飞速发展、同赛道内有多少竞品、这家公司的占有率是多少。公司的优势、劣势、差异化都在哪里。有的创业公司明显和大厂卷到了一起,那就要调查投资人是谁,有没有资源帮着公司卷。而大厂就比较靠谱,主业务稍稳一些,但新业务同样要调研,不然做一年部门拆了也蛮尴尬
  2. 了解创始团队:大公司还好,小公司一定要好好了解,面试的时候多问一些。重点看创始团队的整体学历/工作背景、是否创业成功过、是什么样的性格。个人认为创业经历很重要,即使失败了也都是宝贵的经验
  3. 问成功的前辈:问一些相近行业、技术栈的成功前辈,甚至是做金融、律师行业的同学(他们maybe接触过风投),看他们对于赛道的看法。但不能全信,因为大多数人只对自己的细分行业有见解,而且年龄越大可能越保守,所以最好多问一些人,给他们分配权重来综合意见

部门地位

部门的地位同样重要。即使选对了好公司,做着边缘业务也很难成长。所以尽量去参与公司的核心产品,或者新的创新业务线,一般从0到1是比较好拿收益的,因为baseline低,但如果这个新业务第一年成绩平平就要小心了。

对于技术同学来说,可能还面临着业务部门or中台部门的选择,我一直在中台部门做,但也和业务部门有合作,差异还是很明显的:

  1. 业务部门:很忙,加班多,压力更大(线上不能出错、业务kpi重),迭代技术的时间少,但业绩讲出来也很硬(比如给公司多挣了多少钱)
  2. 中台部门:没业务部门压力大,但同样卷,因为都是技术好又努力的同学,算法岗很多名校硕博,所以一方面要应对peer pressure,一方面还要应对业绩压力,去体现自己技术的价值 这两者无法说谁更好些,主要看个人性格和目标,走哪个方向都是没问题的,也可以都尝试一下。目前我觉得最爽的是当业务部门里和中台合作项目对接的同学,既能参与技术,又知道业务。

另外部门氛围也要提前考察,比如团队的平均年龄、学历、加班、跳槽情况。好的环境也会把自己的水平带起来,每个日后跳出去的同事都影响着你们部门的口碑。

Leader水平

如果说公司业务赛道、部门地位是高铁的速度,那Leader水平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个人的前进速度。尤其在职场初期,好的leader能教会你做人做事,甚至是某天带你坐上一辆高铁。我认为选lead是最最最重要的,因为高铁之后也有可能坐上,但好的工作习惯、看待问题的思维方式却很难改变。

可以从以下角度考察未来lead:

  1. 背景:一般接受offer前后,可以打听到之后的lead,面试中也会接触,可以先加到微信,在聊offer的阶段主动跟lead聊天,了解下对方的学历、工作经历。最好的情况肯定是找一位学校优秀又年轻有为的领导,如果对方学历一般or在一些pua厂工作过则需要注意了
  2. 个人能力:面试的时候不仅是他考察你,你通过他问的深度也能了解他的技术水平 在部门的地位:一是私下询问他的职级,二是通过自己的人脉打听,如果更上层的领导很器重TA,那就是找到大腿了
  3. 性格:这也在沟通中可以体现,虽然短暂的接触不能都看出来,但起码别咄咄逼人就行,不然以后被怼就是家常便饭
  4. 思维方式:在面试快结束时,面试官会让你问他问题,这个一定要准备好,考察对方对一些大方向的看法,看TA说话是否有条理、是否能给出不同的insight

项目潜力

社招招人大多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校招可能更自由些,但还是会有几个预计会做的项目。不同的项目对个人成长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可以在面试快结束时多对面试官提问,从以下的维度考量:

  1. 挑战程度:是否可以帮助自己拓宽舒适区,接触有难度的挑战或者承担更多责任
  2. 流量/用户:ToC的项目要考察流量,尤其是算法工程师,流量小了A/B实验都做不了。ToB、ToG的项目则看重用户数量与大小,这个指标同时也能体现出项目的重要程度
  3. 项目资源:其他技术岗还好,算法岗很看重算力、数据、标注资源,资源少对于算法上会有一些限制和挑战(=难做)

整体素质培养

虽然从上面几个维度来看大公司和小公司的区别并不明显,但由于规模原因,还是会对自己的硬能力、软能力有一定影响。

小公司会更全栈。比如我在创业公司时,爬虫、前端都写过点,服务也是自己搭。但具体的做事节奏和质量就很看leader和创始人风格,当时我们团队大部分是微软、百度系出身,做事很看质量,一定是效果好了、review过再上。相比之下,很多大厂反而因为业务发展迅速、部门间相互竞争激烈,让同学们没时间深入技术,用的也都是现成工具,比如某厂的算法都自嘲自己是sql工程师,也有很多业务算法同学和我吐槽过好久没训模型了。

大公司会锻炼更多沟通能力。因为大厂有很多重复的轮子,自己在做项目时不可避免会用到其他轮子,这就需要去麻烦别人,同时部门之间也会合作,这就需要去理解对方的需求,表达自己的看法。基本上沟通、协作、开会能占据30%的时间。但毕竟要在社会混,多学些沟通技巧也是必不可少的,小公司可能没那么多机会来培养这些软能力。

以上就是我混社会的一些反思,还有几点,我得hightlight一下:

  1. 选offer一定要深思熟虑,一直拿死工资是自由不了的,要好好考虑赛道和未来lead对个人的帮助,因为跳槽多了简历会让人觉得不忠诚、去新的环境也要从新培养信任关系、还会少拿年终奖
  2. 平时多主动积累同行人脉,千万别不好意思,跳槽、offer比较时这些都是帮你减少信息差的渠道,甚至可能认识到一个大佬/高潜同学,以后抱着大腿就好了;或者offer比较时直接跟部门内的人打听,帮自己更好地权衡利弊

最后,再过两三个月就开始提前批了,不论是跳槽还是校招都要加油鸭卷友们~

·················END·················

推荐阅读

  1. 超细节!数据分析社招面试指南

  2. 写给所有数据人。

  3. 从留存率业务案例谈0-1的数据指标体系

  4. 数据分析师的一周

  5. 超级菜鸟如何入门数据分析?


欢迎长按扫码关注「数据管道」

浏览 30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