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游洞摩崖

三游洞摩崖

共 1611字,需浏览 4分钟

 ·

2024-05-24 11:20

历史沿革

唐元和十四年(819年),白居易、白行简、元稹三人会于彝陵(今湖北宜昌),同游洞中,各赋诗一首,并由白居易作《三游洞序》,写在洞壁上,三游洞即由此而得名,被称为“前三游”。
宋嘉佑元年(1056年)冬,文学家苏洵、苏轼(东坡)、苏辙父子三人,也来游洞中,各提诗一首于洞壁之上,被称为“后三游”。
从1980年起,三游洞摩崖历经多次修缮。
2020年,三游洞摩崖进行修缮,包括表面清洗、裂隙修补与注浆、表面加固、表面封护等。

文物特点

三游洞摩崖,又叫三游洞,位于西陵峡峡口处。三游洞地势险峻,洞室开阔,呈不规则长方体,深约30米,宽约23米,高约9米,是古代地下水沿岩层岩面不断溶蚀,并经塌陷而形成的石灰岩溶洞。它的地层地质年代为寒武纪,距今约五亿至六亿年,洞中岩石褶皱起伏,断裂纵横,千姿百态,有似圆若方的钟乳石柱三根,垂直平行横列,将洞隔成相通的前后两室:前室明旷,诗文满壁;后室幽奥,旁有耳洞,可通于外。后室顶部空圆若悬钟。到三游洞的游人以楷、隶、行、草各种字体和诗歌、散文、壁画、题记等形式写景抒怀,镌刻于石壁之上。洞内外尚存有宋代题记、明代重刻之《三游洞序》等各种壁刻和碑文40余件。三游洞也是重要的革命遗址。土地革命时期,曾是中共鄂西特和宜昌县委的地下交通联络站。

文物遗存

综述
三游洞摩崖石刻中包括《欧阳修壁刻》《黄庭坚壁刻》《杨修之壁刻》《徐宗偃壁刻》《三游洞记碑刻》《闺瑛篆书壁刻》《张联桂壁刻》等碑刻。
《欧阳修壁刻》
《欧阳修壁刻》拓片
《欧阳修壁刻》位于三游洞后室的左壁间,朝向西北,竖排3列,阴刻。是三游洞中保存至今年代最早的一方石刻。南宋诗人陆游在《入蜀记》中考证了这方石刻。该记云:“旁石壁上刻云:‘景祐四年,夷陵欧阳永叔’,下缺一字;又云:‘判官丁’,下又缺数字。丁者,宝臣也,字元珍。今‘丁’字下二字,亦仿佛可见,殊不类元珍字。又永叔,但曰夷陵,不称令。”壁刻全文是“景祐四年七月十日,夷陵欧阳永叔和判官丁同行刻石”。
《杨修之壁刻》
《杨修之壁刻》拓片
《杨修之壁刻》石刻共计48字,每字10厘米见方。楷书竖排。总计壁面宽1∙1米,高1∙5米。原文:宋淳祐未季春,眉山杨修之由京湖参幕,来守是邦。领事三月,以壮荆蜀之援。实制使文昌贾公命也。季秋月朔成。此刻记载的时间明确。

文物价值

三游洞摩崖存宋、明、清、民国等各时期的摩崖石刻47通,历史上的大文豪唐代白居易、白行简、元稹,宋代苏轼、苏洵、苏澈、欧阳修、陆游、黄庭坚,清代刘大魁,民国高级将领冯玉祥、严立三等,都曾亲临三游洞,留下了大量的诗文和碑刻,是长江三峡地区宝贵的摩崖石刻群;三游洞摩崖展示出宜昌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宗教、军事、交通、行政区划等风貌,从而折射出长江文明、中华文明发展的脉络,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同时,三游洞摩崖也是重要的革命遗址,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董必武早期从事革命军事活动的历史见证。

保护措施

2006年5月,三游洞摩崖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所获荣誉

2023年1月,三游洞摩崖7块碑刻被国家文物局公布为第一批古代名碑名刻文物。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三游洞摩崖位于湖北省宜昌市西北约7千米长江边的山崖上。

交通信息

自驾:自湖北省宜昌市人民政府开车前往三游洞摩崖,路程约12.1千米,用时约24分钟。
浏览 2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