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都镇
地名由来:据传说在明末清初年代,当地几个绅士集资捐款在兴寨岗南面的陈家祠兴建了一个叫“瓜墩圩”。100多年后又有人在瓜墩圩不远的兴寨岗下建了一座文馆,文馆建成后像座小都城,故有中都之称。以后按地势和水流方向又划为上都、中都、下都。
2022年10月,福建省农业农村厅认定中都镇定为第二批福建省乡村治理示范村镇。
2022年4月,中都镇入选2022年农业产业强镇创建名单。
2021年2月,福建省2018-2020年度省级文明村镇社区名单出炉,中都镇上榜。
2020年12月,福建省爱卫办命名中都镇为福建省卫生乡镇。
中都镇位于上杭县西南部(东经116度26分,北纬24度52分),是闽、粤二省四县的山区结合部,东靠上杭庐丰,北连武平,南与下都毗邻;西与广东梅县、蕉岭接壤,是上杭距广东最近的乡镇,它东西宽13公里,南北长24公里,辖区面积150平方公里,其中山林面积18万亩,森林覆盖率69%,耕地面积1.9万亩,渔业水面1385万亩。
全镇在2002年未有5174户,18920人,计生率98.9%,人口自然增长率4.92‰,居民以汉族为主,有部分畲族(约5%),流行客家方言,现有20个行政村,151个村民小组。水陆交通方便,村村通公路,汀江河在本镇东边由北向南流经6个行政村,杭都公路贯通10个行政村,中庐公路全面开通并已基本铺设水泥路面,建成棉花滩库区3个。镇政府所在地设在饶坊村,海拔210米,距上杭城32公里,距广东焦岭48公里,是全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中都是上杭的""乌克兰"",素有""鱼米之乡""和""福建抛秧第一乡""之美誉。是""国家、省、市商品粮生产基地""、""国立农业综合开发优质稻基地""镇,2001年,瑞香米业就诞生于此。""瑞香""牌大米饭投放市场后,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可和欢迎,产品供销不应求。
全镇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投资137万元的全长8.2公里中庐公路已完成水泥路面铺设7.5公里。全镇20个行政村,村道长50.78公里,已完成水泥路面铺设22.2公里。程控电话、无线寻呼、广播、有线电视已覆盖全镇。
镇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2002年全镇财政收入326万元,人均纯收入2664元。乡镇企业蓬勃发展,以粮食综合加工,水力电站建设、胶合板、造纸、机砖生产为主,2002年实现乡镇企业总产值4669万元。
中都是个有深厚文化积淀的故土,悠久自然文化遍及乡野。有三元岭、""乐善好施""牌坊、云霄阁、存耕堂、仙姑井、皇庆山、奉宪示禁牌等,民间活动异常活跃,富有地方传统文化特色的民俗文化队伍庞大,根植于深厚的民族民间文化土壤,有女子舞狮队、五枚拳队、船灯队、龙灯队、香灯队、铜管乐队等。其中五枚拳队晋京参加首届家农运会女子拳表演获武术比赛金牌,参加多届福建省家业运会并获奖。
云霄阁
中国式的比萨斜塔——上杭中都云霄阁始建于1522—1566年间(明嘉靖年间),属于外斜内正的建筑结构。-游客无论从哪一个角度观察该楼,楼均向相反的方向倾斜,400多年来无人能解其中之奥秘。该
存耕堂
存耕堂“存耕堂”是一座具有客家传统特色的古代大型建筑物,建于公元1716-1781年间(清代乾隆后期)总面积达1.3万余平方米,是中都镇现存占地最大、保持完好的民房。清代曾与“三立堂’(已纪
上杭三元塔
三元塔位于龙岩市上杭县中都镇永联村。又名周公塔,明天启七年(1627)建,系巡道朱大典路过此地,祈禳本乡文运兴隆,捐资倡建。塔七层八角,楼阁式砖木结构,高26米,一层内空高2.3米。条石塔基
由安善书堂
由安善书堂位于中都镇由安村由正路55号,建于清道光三年(1823),占地面积650平方米,坐北朝南,土木结构,三进三列式民居。通面阔19米,通进深25米,有大小厅堂6间、大小房间22间,内饰
饶坊文光大院
饶坊文光大院位于中都镇饶坊村新星路1号,建于清代康熙年间,占地约1200平方米,坐北向南,土木结构围屋式建筑。通进深40米,通面阔30米,悬山顶,四进三列,主座依次有外大门、内坪、内大门、门
历史沿革:
宋元时属来苏团,明清时为来苏里;民国时期里改区为南一区、南二区、南三区;1936年间为第一区,下设上都、中都、龙文三个联保处,共64个村保,后又合并为乡;1944年又分为上都、中都、龙文三个乡;1949年解放属来苏区;1950年6月属第十二区;1953年普选后下辖行政村为乡;1956年小乡合并为上都、中都、苏平、下都四个大乡;1958年大乡合并为东风公社;1961年又分为上都、中都、苏平、下都4个公社,中都设中都工委。
1965年上都、中都、苏平、下都4个公社又合并别为中都人民公社;1984年称中都乡;1986年7月下都从中都乡划出设下都乡;1993年称中都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