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彼得堡到斯德哥尔摩

联合创作 · 2023-09-03 17:04

本书选择了布罗茨基的前期、近期短诗、组诗、长诗84篇,反映他个人生平和文艺思想的散文、评论、演讲8篇,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较为客观完整的布氏选本,展现了这位经历坎坷终成大业的诗人从彼得堡到斯德哥尔摩的奋斗历程。

美籍苏联诗人约瑟夫·布罗茨基(1940——1996)在他47岁时,以其“出神入化”“韵律优美”,“如交响乐一般丰富”的诗篇和“为艺术英勇献身的精神”荣获1987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成为这项世界性文学大奖继加缪之后又一位年轻的获奖者。 布罗茨基出生于列宁格勒一个犹太人家庭,十五岁便 退学浪迹社会,做过烧炉、运尸、地质勘探等十余种工作,曾屡遭拘讯,多次入狱,1964年以“寄生虫”罪名被提起公诉,流放北方,后又被判五年徒刑。1972时,据布罗茨基自己说,他是在没有得到合理解释的情况下被告知说,当局“欢迎”他离开苏联,并且不由他分说,便被塞进一架不知飞向何方的飞机,从此开始了不知何时为尽头的流亡国外的生活。1972年他被迫离开祖国的时候,苏联政府为他指定的去向时犹太人祖先居住的地方——以色列,他断然拒绝了,随后到美国定居,在大学写作、执教。 布罗茨基读遍俄国名...

美籍苏联诗人约瑟夫·布罗茨基(1940——1996)在他47岁时,以其“出神入化”“韵律优美”,“如交响乐一般丰富”的诗篇和“为艺术英勇献身的精神”荣获1987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成为这项世界性文学大奖继加缪之后又一位年轻的获奖者。 布罗茨基出生于列宁格勒一个犹太人家庭,十五岁便 退学浪迹社会,做过烧炉、运尸、地质勘探等十余种工作,曾屡遭拘讯,多次入狱,1964年以“寄生虫”罪名被提起公诉,流放北方,后又被判五年徒刑。1972时,据布罗茨基自己说,他是在没有得到合理解释的情况下被告知说,当局“欢迎”他离开苏联,并且不由他分说,便被塞进一架不知飞向何方的飞机,从此开始了不知何时为尽头的流亡国外的生活。1972年他被迫离开祖国的时候,苏联政府为他指定的去向时犹太人祖先居住的地方——以色列,他断然拒绝了,随后到美国定居,在大学写作、执教。 布罗茨基读遍俄国名诗,继承了古典主义优秀传统,并深受西方现代主义诗歌的影响,成为“不断更新表现手法的高手”。

浏览 2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