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盘村山城

共 2248字,需浏览 5分钟

 ·

-0001-11-30 00:00

历史沿革

唐代(698年-926年),磨盘村山城始建,是渤海国早期重要山城之一
东夏国(1215年-1233年),磨盘村山城一直沿用
2005年,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人员对磨盘村山城开始进行考古挖掘和开发
2013年-2014年,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延边州文物保护中心联合组成磨盘村山城考古发掘队,对磨盘村山城的东门址及城内一处房址、北门址、2号宫殿址、1号角楼进行了发掘清理,发掘总面积1200平方米,另在城内进行了近4万平方米的钻探工作
2017年,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人员对磨盘村山城进行了发掘,发现1座古代东夏国的大型官仓遗址,并出土了粟、红小豆、小麦等多种粮食作物

遗址特点

磨盘村山城依山势以石材修筑,呈不规则椭圆形,周长4454米,有门址4处,城内地势开阔,中央有宫殿基址,呈阶梯状,共9阶,每阶宽10米,长17米,其上排列有序,东西长1300米,南北长1200米,城墙内占地面积104万平方米。四周土石筑城墙清晰,6处城门为缺口形态

文物遗存

磨盘村山城内有少量渤海国遗迹和大量东夏国遗迹,其中东门址、北门址、西南门址均保留有部分遗迹,城内有小城,建筑址、冶炼址、水井等遗存,发现兽面、滴水檐瓦以及箭、铁斧等500多件文物,多为金代所制,城内出土有东夏国官印、“南京路勾当公事”之印、玉带饰,水晶玉鸳鸯佩饰、边刻“上京会宁县凿”的铭文、铜占卜器、铜象棋子、铜砝码以及数百枚唐、宋、金,发现了各种与农业生产有关的生产工具,如铁斧、铁镐、铁镰、石
2017年,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人员在磨盘村山城发掘出1座古代东夏国的大型官仓遗址,山城中部东夏国建筑群北侧,由5排础石构成,东西长21.25米,南北宽7.5米,环绕排水沟,遗址上散落大量陶质建筑瓦件,出土了粟、红小豆、小麦等多种粮食作物,粮食作物已经炭化,遍布建筑基址,厚度在20厘米左右,中部尤为集中,厚35厘米。炭化粮食作物数量大,纯净度高,肉眼即可清晰辨识种子颗粒。建筑址外侧西北角尚有1处圆形炭化粮食堆积,直径4米,存厚达40厘米,此处作物颗粒较大,与建筑基址内粮食种属有别。建筑基址外侧西北角出土的粮食以红小豆为主,另有少量的、小麦、

研究价值

磨盘村山城发现的大型官仓遗址,是中国东部边疆发掘保存状况完整、建筑结构明晰、同一地点出土粮食数量较大、种属较多的一处重要遗存,可以充分说明东夏国时期的农业生产已相当成熟,同时也证明遗址周边的布尔哈通河谷、海兰江畔早已成为农耕之所,出土的多个粮食属种对了解当地居民的膳食结构、农业发展、经济形态的变化,深入研究金代东北图们江流域的气候状况、生态环境、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有效利用等,提供了难得的宝贵资料,具有重要的历史与现实意义,对研究东夏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具有较高的历史和科学价值
2022年度考古工作中有新收获:元军攻进东夏国南京城破城之门遗迹被首次发掘,进一步印证了史料中当年此城被攻克的相关记载。

保护措施

1961年,磨盘村山城被吉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5月25日,磨盘村山城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4年,磨盘村山城文物保护修缮工程(一期)立项,工程内容和范围包括磨盘村山城北门址、东门址、北门至东门间城墙址保护及相应冲沟整治
2021年10月12日,渤海遗址(磨盘村山城)入选国家文物局《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十四五”时期大遗址”名单。

历史文化

东夏国是金朝在东北东部创建的地方割据政权,建于南宋宁宗嘉定八年(1215年),灭于绍定六年(1233年)。磨盘村山城是东夏国的南京城所在地,东夏国王蒲鲜万奴曾一度居于城中。据《·石抹阿辛传》记载:“(査剌)从国王军征万奴,围南京,城坚如立铁,查剌命偏将先警其东北,亲奋长槊大呼,登西南角,摧其飞橹,手斩陴卒数十人,大军乘之,遂克南京。”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磨盘村山城位于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图们市长安镇磨盘村,延吉市与图们市交界处

开放时间

磨盘村山城开放时间为全天。

门票

磨盘村山城门票免费。

所获荣誉

2021年2月25日,入围初评结果。
2021年4月13日,磨盘村山城入选“”。
浏览 4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