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学院

联合创作 · 2023-05-23 15:43

蚌埠学院是一所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普通本科高校。学校创办高等教育始于1978年,2007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在原蚌埠教育学院、蚌埠高等专科学校、蚌埠职工大学三校合并的基础上组建;2011年8月,学校管理体制由“省市共建、市管为主”,上划为“省市共建、省管为主”;2014年11月,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9年11月,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19 年被确定为硕士研究生培养省级立项建设单位。

学校占地面积1128亩,校园建筑面积37万m2,固定资产总值8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66亿元,纸质图书144.53万册、电子图书97.47万册,电子资源(数据库)24个,纸质期刊1092种,建有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等12个。

学校现有55个本科专业,涵盖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艺术学、教育学等七个学科门类,设有14个二级学院(教学部),全日制在校学生17300余人。学校现有教职工930人,其中专任教师709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238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93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省模范教师、优秀教师等46人,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省政府特殊津贴1人,省级教学名师18人,省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2人,省级线上教学名师3名,省级教坛新秀28人。

学校坚持推进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入选教育部科学工作能力提升计划(百千万工程)第二批示范建设院校,获批第一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专业11个,立项建设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2个、省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业6个、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11个,拥有省级高水平教学团队15个、省级名师工作室4个,获批省级教学成果奖50项。

学校坚持贴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办学,全面落实“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高等教育新理念,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91项。深入推进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行业企业先后共建华为信息与网络技术学院、博智深学人工智能学院、中交协物流产业学院、华曙高科3D打印产业学院、丰原生物工程产业学院、国显科技智能制造产业学院等6个产业学院,主动对接国家和区域重大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学校办学优势,积极参与“三地一区”建设行动。

学校坚持协同创新,致力服务社会,与蚌埠市人民政府、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共建安徽省硅基新材料协同创新中心并列入省政府与中科院全面创新合作项目,建有安徽省硅基新材料工程实验室、硅基新材料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级科研平台,另有功能粉体材料蚌埠市实验室等6个市级科研平台。“十三五”以来,先后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6项,获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等省部级项目152项,获批专利授权544件,其中发明专利83件。

学校稳步推进开放办学,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重点,先后与匈牙利、乌克兰、爱尔兰、美国、韩国、意大利、泰国等国家的高校建立合作关系。积极推进蚌埠市国际友好城市建设,开设非通用语种匈牙利语课程。以服务国家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建设为重点,建有国家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蚌埠分中心,是全国总工会“全国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和安徽省教育厅农民工培训重点院校。

学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持“笃学、重行、修德、立才”的校训精神,致力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取得了较好的办学成效。近年来,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始终稳定在90%上,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015-2018年,学院在省委综合考核中连续四年获评“优秀”等次。

步入新时代,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牢牢抓住安徽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重大战略机遇,以“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为基本遵循,以持续深化教育教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为抓手,全面提升办学实力和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努力为建设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安徽贡献更大力量。


浏览 5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