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贵阳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贵阳调查队
2021年4月16日
2020年,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经济运行快速恢复,经济发展提质增效,经济韧性显著增强,经济活力充分迸发,顺利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奠定坚实基础。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20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311.65亿元,同比增长5.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8.31亿元,增长6.4%;第二产业增加值1552.59亿元,增长5.5%;第三产业增加值2580.75亿元,增长4.4%。
三次产业结构比为4.1:36.0:59.9,“三二一”结构继续呈现。与上年比,第一产业比重提高0.1,第二产业比重下降0.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提高0.4个百分点。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累计上涨2.4%,八大类商品及服务项目价格 “四升四降”,食品烟酒价格类涨幅最高,上涨10.0%,其中猪肉价格上涨48.0%。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1.2%。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上涨1.1%。
脱贫攻坚决战决胜,4.3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2万贫困群众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搬出大山,52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全面解决。农村集中供水率达到99.03%,农网供电可靠率99.89%,30户以上村民组实现4G网络全覆盖,20户以上村民组广电光纤覆盖率95%。建设高标准农田68.34万亩,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增加78.87万亩,占种植业比重83.13%。绿色经济增长迅速,“十三五”期间,全市淘汰落后产能和化解过剩产能企业13家,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196万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风力发电量3.35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8.2%;水力发电量80.60亿千瓦时,增长8.3%;垃圾焚烧发电量1.36千瓦时,下降16.0%。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达到98.0%以上,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9.0%以上。创业创新活力迸发,全市市场主体总量687200户,比上年增长20.9%;注册资本33883.55亿元,增长7.4%。全年日均新登记市场主体493户,相当于比去年每天多增加100户,营商环境优化,有效激发社会投资创业活力。
二、农业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24.26万亩,比上年增长2.0%;油菜籽播种面积32.62万亩,比上年下降5.9%;烤烟播种面积3.91万亩,比上年下降9.6%;蔬菜及食用菌播种面积188.48万亩,比上年增长6.1%。
全年粮食产量37.64万吨,比上年增长0.2%。其中,夏粮产量5.71万吨,增长9.9%;秋粮产量31.93万吨,下降1.3%。
全年肉类总产量13.25万吨,比上年增长4.8%;禽蛋产量3.97万吨, 比上年增长6.6%;奶类产量4.73万吨,比上年增长1.0%;水产品产量0.36万吨,比上年增长8.2%。
全市农产品加工转化率52%,农业机械总动力达206.76万千瓦;投入各类农业机械 9.4 万台(套),实现机耕面积312.77万亩、机播面积14.21万亩、机收面积43.64万亩,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达47.25%。累计完成“两品一标”认证116个(其中绿色食品认证企业31家共34个产品,有机产品认证企业39家77个产品,地理标志认证5个),产地认定面积26.3万亩实现监管监测“三个100%”。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3)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1%。重点产业(行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8%,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83.9%;其中,磷煤化工业增加值增长17.0%、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2.9%、电力生产及供应业增加值增长11.5%、烟草制品业增加值增长2.3%、特色食品业增长2.1%。工业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5.3%,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78.9%。
35个行业“21升14降”。全市35个工业行业中,21个行业呈增长趋势,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长147.4%、其他制造业增长62.3%、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增长56.6%、非金属矿采选业增长31.2%、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30.5%,这五个行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8.1%。
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轻工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0.7%,重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2.5%;国有企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3.3%;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8%;非公有制工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0.5%;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比上年增长9.5%;大中型工业企业比上年增长10.1%;小微型工业企业比上年下降7.2%。
高技术产业加快发展,2020年,全市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0%,增速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增速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9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18.9%,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贡献率为27.1%,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7个百分点。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30.5%,汽车制造业增长24.9%,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13.3%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01个,比上年增加5个。营业收入2029.99亿元,比上年下降0.7%;资产负债率60.2%,比上年下降2.8个百分点;营业收入利润率11.2%,比上年上升3.2个百分点;百元收入成本69.5元,比上年减少1.9元。12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产成品增长31.7%,增速同比上升39.1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负债增速下降,负债同比减少2.6%,比上年下降3.6个百分点。
全市建筑业增加值670.21亿元,比上年增长7.0%。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411个,资质以上建筑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9916.85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5.3%;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898.69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4.3%。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4)比上年增长2.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95.3%;第二产业投资增长4.0%;第三产业投资增长0.4%。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到位资金比上年下降2.8%。其中,国家预算内资金增长81.0%;国内贷款下降25.8%;自筹资金增长0.2%;其他资金下降4.8%。
全年房地产开发企业投资比上年增长10.1%。其中,住宅投资增长26.6%;办公楼投资下降39.5%;商业营业用房投资下降5.0%;其他投资下降20.8%。商品房待售面积107.72万平方米,比上年末增加1.04万平方米,增长1.0%。
五、国内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88.26亿元,比上年增长6.6%。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940.05亿元,增长4.8%,其中城区消费品零售额1761.24亿元,增长4.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48.21亿元,增长22.9%。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1994.42亿元,增长7.9%;餐饮收入193.84亿元,下降4.8%。
六、对外经济
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60.0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44.7%。其中出口49.60亿美元,增长62.9%;进口10.40亿美元,下降5.5%。
全年新设外商投资企业68家,比上年增长58.1%。实际利用外资(6)20.2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2.5%。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贵阳机场共有航线255条,比上年增长2条;通航城市达到136个,比上年增加4个。其中国际地区航线21条,比上年减少4条;国际地区通航城市22个,比上年减少2个。全年各种方式完成旅客运输量93621万人,比上年增长4.4%;完成货物运输量72556万吨,比上年增长18.2%。
全市年末民用车辆拥有量183.10万辆,比上年末增长8.5%,其中个人车辆拥有量167.40万辆,比上年末增长8.7%。汽车拥有量147.40万辆,比上年末增长9.9%。
全市邮电业务总量903.83亿元,比上年增长25.3%,其中邮政业务总量30.69亿元,比上年增长6.0%;电信业务总量873.14亿元,比上年增长26.1%。邮政业务收入30.75亿元,比上年增长10.0%。快递业务量1.34亿件,比上年增长1.7%。电信业务收入71.55亿元,比上年增长5.7%。移动电话年末用户812.79万户,比上年下降0.8%,其中,4G用户数659.19万户。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199.40万户,比上年增长2.9%;移动互联网用户数644.96万户,比上年下降4.7%。
全市全年旅游总人数15319.88万人次,比上年下降33.1%,其中接待国内游客15317.7万人次,接待外国(海外)游客2.1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619.8亿元,比上年下降47.7%,其中旅游外汇收入达1846.16万美元,下降94.8%。
八、财政、金融、证券和保险
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881.51亿元,比上年下降2.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98.13亿元,比上年下降4.6%;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76.42亿元,比上年下降5.9%。
全市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2523.52亿元,比年初增加544.06亿元,其中,住户存款余额3652.48亿元,增加471.01亿元;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5861.75亿元,比年初增加1720.44亿元。全市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2485.17亿元,比年初增加549.00亿元,其中,住户存款余额3634.58亿元,增加470.46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4558.23亿元,增加494.11亿元。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5799.15亿元,比年初增加1741.57亿元,其中,住户贷款余额3539.69亿元,增加392.57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余额12259.02亿元,增加1351.03亿元。
全年保险保费收入184.89亿元,比上年增长3.8%。保险赔付支出67.16亿元,比上年增长7.4%。
全市年末共有上市公司20家,其中上交所9家,深交所11家。上市公司总市值2125.55亿元,比上年增加30.9%。证券公司2家,证券分公司33家,证券营业部49家,资金账户数193.30万户,成交金额达到13589.85亿元。期货分公司3家,期货营业部8家,成交金额6685.57亿元。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全年授权专利15379件,其中发明专利1286件,实用新型专利12754件,外观设计专利1339件。有效发明专利7390,按国民经济行业(门类)划分,其中制造业6597件,占全部有效发明专利的89.3%。新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44家;410家企业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1210家;新增省级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1家;新增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省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个,省级院士工作站1个;新增国家级众创空间1个,省级众创空间3个;新认定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15个;新增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1个,省级星创天地2个;新增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3个;引进科技创新人才团队30支。
2020年,全市研究生教育招生9913人,在校生25091人,毕业生6290人;普通高等教育招生13.59万人,在校生44.02万人,毕业生10.28万人;成人高等教育招生2.15万人,在校生6.44万人,毕业生1.85万人;中等职业教育招生3.56万人,在校生10.50万人,毕业生3.21万人;普通高中招生3.04万人,在校生8.85万人,毕业生2.86万人;普通初中招生5.74万人,在校生16.02万人,毕业生4.87万人;普通小学招生8.01万人,在校生44.58万人,毕业生5.87万人;特殊教育招生238人,在校生1356人,毕业生278人;幼儿园入园8.13万人,在园19.17万人,离园6.59万人。
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共有2001所(民办学校935所)。其中,幼儿园有1046所(民办687所),小学538所(民办77所),初中260所(民办119所),高中75所(民办32所),中等职业学校33所(民办19所),特殊教育学校10所,工读学校2所,成人高等学校2所,普通高等学校35所。
全市有教职员工10.68万人,其中专任教师8.04万人。全市中小学学校占地面积1343.14万平方米(小学生均占地面积11.7㎡,初中生均占地面积25.83㎡;校舍建筑面积745.02万平方米,小学生均建筑面积5.99㎡,初中生均建筑面积14.5㎡)。
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为96.2%,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为92.1%,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94.6%,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为66.9%。全市随迁子女数为148820人(小学107899人,初中40921人),其中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数为104937人(小学76449人,初中28488人),义务教育阶段进城务工子女就读公办学校(含政府购买民办学位25574个)占比为85.5%。其中小学76449人(含政府购买民办学位19082个)占比为84.9%,初中28488人(含政府购买民办学位6492个)占比为87.0%。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5个,文化馆(群众艺术馆)11个,文化站(文化中心)1699个,公共图书馆12个,图书馆藏书量696万册(包含电子图书);广播电视发射台站5座,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100%,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99.72%。
全市年未拥有卫生机构3320个,其中医院19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51个,乡镇卫生院78个,村卫生室1291个,门诊部88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1465个,急救中心(站)2个;床位总计43021张,其中公立医院床位24501张,社会办医院10343张,中医类医院5183张,公立专科医院4342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4375张;卫生技术人员56865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20687人,注册护士27617人;公共卫生人员5249人,乡村医生1415人;医护比1:1.33,床护比1:0.64:健康档案建档率92.4%。
全市拥有1所体育运动学校,注册运动员5440人。全市共有体育场地10240个,其中市级生态体育公园1个,市属全民健身中心1个,全民健身路径工程1103个(器材数13626件)。体育场地面积986.92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1.99平方米。全年共完成省注册运动员915人,审核审批一级运动员42名、二级运动员155名。800余名运动员参加20个项目的省级青少年锦标赛,共获得138金、133银、129铜的优异成绩。
创新全民健身办赛模式,积极开展线上线下体育赛事活动。组织开展了“共享新时代·全民健身贵阳行”五大系列惠民活动以及“爱运动·爱贵阳”—贵阳城市慢跑线上赛、贵阳市2020“林城韵运”线上徒步活动和2020年贵阳马拉松线上赛,累计带动600万人次进行健身锻炼。
十一、城市建设和生态环境
全市年末市区道路(8)总长度达到1514.49公里,道路面积3040.05万平方米。公交专用车道长度57.3公里,轨道交通车站数25个,综合客运枢纽2个。城市出租汽车17405辆,全部安装卫星定位车载终端系统,全年载客车次总数21296万车次,客运量23067万人次,运营里程8.79亿公里。公共汽(电)车营运标准车(6)3369台,公共汽(电)车营运线路网长度831公里,公共汽(电)车营运线路265条,全年公共汽(电)车客运总量34042.11万人次。
全市自来水厂22个,自来水综合生产能力193.45万立方米/日,供水管道长度达到6109.49公里。全年供水总量45561.27万立方米,售水总量35094.41万立方米,其中公共服务用水4302.47万立方米,居民家庭用水21920.3万立方米。
全市46个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195.1万立方米/日,其中市区污水处理厂34座,市区污水处理能力179万立方米/日;“三县一市”污水处理厂12座,污水处理能力16.1万立方米/日。市区排水管道长度3792.24公里。
全市153座生活垃圾转运站,每日生活垃圾转运能力达50吨;市容环卫专用车辆1672辆,道路清扫保洁面积5709万平方米;公共厕所605座,全部达到三类以上标准。
全市天然气供气总量60507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6.3%。其中家庭用量24228万立方米,增长18.2%。用天然气户数126.97万户,其中家庭用户126.11万户,比上年增长0.6%。天然气人口360万人,比上年增长3.9%。燃气普及率95.0%。
全市16个县级以上和45个农村千人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均达到Ⅲ类水质标准,水质达标率100%。全市主城区区域环境噪声昼间时段为55.2分贝,道路交通噪声昼间时段为69.7分贝,达到国家考核标准要求。
新增建成区绿地面积(9)110.7公顷,建成区绿地面积14206公顷,绿地率为39.6%。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15015公顷,绿化覆盖率为41.8%,建成区公园绿地面积4497公顷,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3.62平方米/人,森林覆盖率55%。城市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的居住用地面积10424.86公顷,绿道长度1051.95公里。
全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10)2.80,同比下降10.5个百分点。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全年天数的98.9%,同比提高0.8个百分点。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为0.041毫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2.8%;二氧化硫年均浓度为0.010毫克/立方米,同比持平;二氧化氮年均浓度为0.018毫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4.3%;细颗粒物年均浓度为0.023毫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4.8%。
全年平均气温14.9℃,较常年平均偏低0.2℃,极端最高气温34.3℃,极端最低气温零下3.8℃。全年平均相对湿度82.0%;总降水量1378 毫米,较常年平均偏多28.5%;日照时数1288.1小时,较常年平均偏多22.8%。
十二、人民生活和劳动就业
贵阳市新建房市场呈起伏态势,2020年1-4月受春节假期返乡潮和“新冠”疫情叠加影响,环比价格指数先升后降,位于99.5-100.5区间,成交量随之回落;5月份以后随着复工复产有序推进,新建房市场逐步回暖,房价指数由降转升,环比价格指数在100.2-100.7之间,成交量随之稳步回升。二手住宅市场整体较为冷清,价格呈下行走势,月度环比价格指数“1平11降”,在99.2-100之间波动。
全年贵阳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破四万元大关,达40305元,比上年增长5.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9%。每百户居民拥有的家用汽车和移动电话机数量分别为51.2辆和 256.2部。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674元,比上年增长8.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6%。每百户居民拥有的家用汽车和移动电话机数量分别为47.5辆和291.0部。
就业困难对象实现再就业11594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人数37849人;城镇失业人员就业人数52660人;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3.89万人,比上年下降25.0%。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4%。
十三、社会保障和服务
全市年末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54.24万人,比上年增长5.9%,其中离退休职工基本养老保险40.44万人,比上年增长4.5%;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79.24万人,比上年增长1.5%。
全市年末养老服务机构(含社区日间照料中心)240个,床位数21240张,年末在院人数4055人;社区服务中心143个,其中农村71个;社区服务站1583个,其中农村912个;城乡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7.84万人,其中城市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5.20万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2.64万人;全年民政部门直接接受社会捐赠款6924.72万元。
注释:
⑴公报中所列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
⑵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为当年价格,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⑶规模以上工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为2000及20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
⑷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口径为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固定资产项目投资和全部房地产开发项目投资。
⑸进出口增速按扣除政策性增量后的可比口径计算。
⑹实际利用外资含外商直接投资、境外借款、外商投资企业再投资企业投资。
⑺公交运营车辆数包含三县一市数据。
⑻市区道路为除三县一市外综合行政执法局管辖的道路。
⑼绿地面积不包含三县一市。
⑽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试行)(HJ633-2012)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3095—2012)同步实施,标准内容可在环境保护部网站(bz.mep.gov.cn)查询。
⑾资料来源:本公报中电信数据来自贵州省通信管理局;民航运输数据来自贵州省机场集团;上市公司数据来自证监会贵州监管局;保险业数据来自银保监会贵州监管局;教育数据来自贵州省教育厅、市教育局;艺术表演团体、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数据来自市文化和旅游局;广播、电视数据、旅游数据来自市文化和旅游局;体育数据来自市体育局;城镇新增就业、登记失业率、社会保障数据来自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财政数据来自市财政局;农业机械总动力和机耕面积数据来自市农业农村局;铁路运输数据、公路运输数据、水运数据来自市交通委员会;燃气供应数据来自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燃气集团;外商投资数据来自市商务局;外贸进出口数据来自贵阳海关;民用车辆数据来自市公安交通管理局;邮政业务数据来自市邮政管理局;金融数据来自人民银行贵阳中心支行;科技、专利数据来自市科技局、市市场监管局;平均气温及湿度数据来自市气象局;卫生、新农合数据来自市卫健局;社会福利、低保、社会捐赠数据来自市民政局;环境监测自市生态环境局;城市建设、建成区绿化数据来自市综合执法局;自来水及污水处理等数据来自市水务局;公交运营数据来自市交通委员会、市公交公司、市道路运输管理局;物价和城乡居民收支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贵阳调查队;其他数据均来自市统计局。
时光轴
RAG信息 | RAG类型 | 操作时间 |
---|---|---|
贵阳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贵阳调查队2021年4月16日 2020年,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经济运行快速恢复,经济发展提质增效,经济韧性显著增强,经济活力充分迸发,顺利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奠定坚实基础。 一、综合初步核算,2020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311.65亿元,同比增长5.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8.31亿元,增长6.4%;第二产业增加值1552.59亿元,增长5.5%;第三产业增加值2580.75亿元,增长4.4%。 | RAG-ES | 2024-09-10 |
三次产业结构比为4.1:36.0:59.9,“三二一”结构继续呈现。与上年比,第一产业比重提高0.1,第二产业比重下降0.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提高0.4个百分点。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累计上涨2.4%,八大类商品及服务项目价格 “四升四降”,食品烟酒价格类涨幅最高,上涨10.0%,其中猪肉价格上涨48.0%。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1.2%。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上涨1.1%。 | RAG-ES | 2024-09-10 |
脱贫攻坚决战决胜,4.3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2万贫困群众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搬出大山,52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全面解决。农村集中供水率达到99.03%,农网供电可靠率99.89%,30户以上村民组实现4G网络全覆盖,20户以上村民组广电光纤覆盖率95%。建设高标准农田68.34万亩,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增加78.87万亩,占种植业比重83.13%。绿色经济增长迅速,“十三五”期间,全市淘汰落后产能和化解过剩产能企业13家,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196万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风力发电量3.35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8.2%;水力发电量80.60亿千瓦时,增长8.3%;垃圾焚烧发电量1.36千瓦时,下降16.0%。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达到98.0%以上,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9.0%以上。创业创新活力迸发,全市市场主体总量687200户,比上年增长20.9%;注册资本33883.55亿元,增长7.4%。全年日均新登记市场主体493户,相当于比去年每天多增加100户,营商环境优化,有效激发社会投资创业活力。 | RAG-ES | 2024-09-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