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谊县

联合创作 · 2023-07-27 06:47

地名由来:1960年设友谊县,据《中国地名辞源》:因驻友谊农场得名;一五期间国家接受苏联援建机械化谷物农场,为纪念中苏两国友谊,命名国营友谊农场。

2022年12月,友谊县被认定为全国第七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

2021年10月,友谊县上榜2021中国康养百佳县市第57名。

2021年7月,友谊县入选2021中国品质休闲百佳县市榜单。

2021年5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友谊县人口数量为10.11万人,位列双鸭山市各县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5位,位列黑龙江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94位,位列全国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2574位。

2018年2月,友谊县上榜2017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友谊县地处黑龙江省东北部,三江平原腹地,下辖4镇7乡,67个行政村,境内有农垦红兴隆管理局及其下设的国营友谊农场,幅员1696平方公里,总人口11万,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和现代化农业示范窗口,被誉为东北的“米粮仓”。友谊因悠远神秘的挹娄文化而声名鹊起;因历久弥新的中苏友谊而史载千秋;因气势磅礴的现代农业而闻名中外;因波澜壮阔的垦荒壮举而功刻北疆;因多民族融合的别样风情、热情好客的淳朴民风和旖旎的自然风光而令人流连忘返,被誉为挹娄文化的发祥地、中苏友谊的见证地、北大荒精神的起源地、现代化农业的示范地、民族风情的展示地。在这片黑土地上,自然资源蕴藏丰富,各类粮经作物优质高产、享誉全国,绿色有机农畜产品加工及其配套产业已初具规模,是“全国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友谊交通运输环境便捷,商贸物流能力逐年提升,正在成为连接周边市县,发展对俄贸易的重要交通物流运输枢纽。辖区内的友谊农场始终代表着全国现代化农业的最高水平,被农业部确定为中国现代化精准农业示范基地和“农业标准化示范场(县)”,年产粮豆达100万吨,素有“天下第一场”的美誉。友谊生态环境优良,城市环境优美雅静、绿色宜居,营商环境宽松优惠、服务高效,是全国“休闲农业旅游示范县”“中国历史文化旅游名县”“中国绿色名县”和省级“三优”文明城市,正在成为投资兴业、休闲旅游的重要目的地。

进入新时期、立足新时代,友谊县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深入实施“大友谊、大融合、大发展”战略部署,强力推进“六大主导产业”发展,为“天下第一场•美丽友谊县”的全面振兴而努力奋斗!

历史沿革:

民国初年,隶属富锦县管辖。

1917年开始垦殖。

1946年6月,划归集贤县管理。

1954年国务院决定接受前苏联政府的援助,在集贤县东部三道岗地区建设大型谷物农场。

1955年开荒建场。

1958年建成友谊公社,实行场社合一。

1960年4月29日,国务院决定撤销集贤县,设立友谊县,隶属于合江专区。

1962年10月20日,国务院决定撤销友谊县,恢复集贤县,合并双鸭山市原集贤县西部地区和原友谊县辖区为集贤县的行政区域。

1964年10月5日,批复合江专属,恢复友谊县建制,县、场实行“一套人马,两个牌子”;12月7日,恢复友谊县,合并集贤县的原友谊地区为友谊县行政区域。

1973年8月20日,为组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国务院批准,撤销友谊县,并入集贤县,行政区域复归集贤县。

1984年12月5日,国务院批准,恢复友谊县,隶属于合江地区,合并集贤县的原友谊县行政区域为友谊县行政区域;同年12月15日,撤销合江地区,实行市管县体制,友谊县归佳木斯市管辖。

1991年4月1日,友谊县划归双鸭山市管辖。

名称沿用至今。

浏览 8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