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西安

联合创作 · 2023-09-04 08:01

《老西安》是中国当代文学泰斗贾平凹在西安生活27年来,写给这座城市的文化思想与生活随笔。

老西安,曾是十三朝古都,也是贾平凹经典文学作品的灵感之源。贾平凹从秦汉之兴写到盛唐气象,从古今圣贤写到街巷匹夫,以笔纸,也以自己的足迹书写出一座立体的西安。《废都》中老街古巷的历史、《秦腔》中粗粝自在的神奇、《高兴》中飘摇无根的苍凉、《古炉》中至善至恶的荒诞、《带灯》中执著无奈的理想,都在《老西安》里若隐若现。

《老西安》中收录的《西路上》一文,是贾平凹丝绸之路的考察所记,在这条古丝路上,贾平凹和他的文友陶醉其中,探究历史,考察文化,记录生态民俗,感受大自然带给他们的瑰丽与撼动。 跟着贾平凹走丝路,渐渐看风是汉时的风,望月是唐时的月,人,也依然是农耕文明下的形态,无论是这一路上遇到的牧人、淘金人、拾棉花的老乡、徒步旅行的独行人、唱秦腔的民间艺人、好客的哈萨克人、...

《老西安》是中国当代文学泰斗贾平凹在西安生活27年来,写给这座城市的文化思想与生活随笔。

老西安,曾是十三朝古都,也是贾平凹经典文学作品的灵感之源。贾平凹从秦汉之兴写到盛唐气象,从古今圣贤写到街巷匹夫,以笔纸,也以自己的足迹书写出一座立体的西安。《废都》中老街古巷的历史、《秦腔》中粗粝自在的神奇、《高兴》中飘摇无根的苍凉、《古炉》中至善至恶的荒诞、《带灯》中执著无奈的理想,都在《老西安》里若隐若现。

《老西安》中收录的《西路上》一文,是贾平凹丝绸之路的考察所记,在这条古丝路上,贾平凹和他的文友陶醉其中,探究历史,考察文化,记录生态民俗,感受大自然带给他们的瑰丽与撼动。 跟着贾平凹走丝路,渐渐看风是汉时的风,望月是唐时的月,人,也依然是农耕文明下的形态,无论是这一路上遇到的牧人、淘金人、拾棉花的老乡、徒步旅行的独行人、唱秦腔的民间艺人、好客的哈萨克人、油田人、小店主人、路人、乡间农人.....还是在贾平凹情感深处存着的那位像白马一样的同在走丝路油线的奇特女子,在这位大作家的笔下,丝绸之路是人走出来的路,这千年之路是情感的路,是爱与被爱的路,是活着的路。无论是哪个民族,哪个时期,哪种语言,丝绸之路融会的都是人性中最真实的交集之约以及人之长久的和睦与繁荣。

《老西安》还收入了贾平凹给故乡商州所写的系列文章。商州这块地方,大有意思。他说之所以录了又录再录,全凭着一颗拳拳之心。那里的山山水水氤氲着他的深入,出山出水出人出物,亦出文章。商州是天地有心的胜景,是既堪图画又堪行走的人文记忆,是古老中国的代代相传。这三录,让商州的大地从此不再寂寞。

贾平凹,一九五二年古历二月二十一日出生于陕西南部的丹凤县棣花村。父亲是乡村教师,母亲是农民。文化大革命中,家庭遭受毁灭性摧残,沦为“可教子女”。一九七二年以偶然的机遇,进入西北大学学习汉语言文学。此后,一直生活在西安,从事文学编辑兼写作。 出版的主要作品:《浮躁》《废都》《白夜》《土门》《高老庄》《怀念狼》《秦腔》《高兴》《古炉》《带灯》等。以英、法、德、俄、日、韩、越等文字翻译出版了二十余种版本。曾获全国文学奖多次,及美国美孚飞马文学奖,法国费米那文学奖。2008年,《秦腔》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2013年,贾平凹获得法国政府授予的“法兰西文学艺术骑士勋章”,2014年,《带灯》入选中央电视台“中国好书”。

浏览 6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