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居遗址

安居遗址

共 1191字,需浏览 3分钟

 ·

2024-05-24 11:23

历史沿革

安居遗址
1957年11月,第一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发现安居遗址。
1980年10月,随州市博物馆在羊子山正式发掘了一座土坑竖穴墓。
1984年4月,为配合有关课题的研究,武汉大学荆楚史地与考古研究室派王克陵、王光镐、徐少华一行三人前往该安居镇考古调查,初步查明了安居遗址。
2013年,湖北省政府命名羊子山古墓群和故都遗址为安居遗址。

遗址特点

安居城址
安居遗址
安居遗址内城南北长约190米,东西宽约170米,东、西、北三面墙基保存较好,部分墙体高出地面近1米,基底宽约10米。南部城墙被现代民房占压覆盖。东、北城墙外发现有护城壕沟,宽约10米。北面现地表2米以下亦发现护城壕淤泥。外城大都已毁弃,只在内城外西北方向一公里处发现有多处夯土,判断为外城基址。城内东南角有一处夯土台基,西北部文化层厚约0.8米,城内还采集到春秋至汉代的遗物标本,同时在城址的西部和北部,发现有包含汉瓦的地层和汉墓打破城墙的情形。
人工沟渠
安居遗址南部,有一条人工沟渠,始于溠水,由西南向东北延仲,终于台地前部东南侧。终端处系一水塘,当地人称”朝天堰“。此水沟在六十年代1:5万的地形图上,尚连贯成线,经多年铺路建房,仅余断续的沟、塘聊现踪迹。现存的零星部分宽7~40米不等,深约3~5米之间。从位置与形状看,此沟渠似乎与遗址特别是建筑台基遗址有一定关系。
羊子山墓群
安居遗址
安居城址北约1千米的羊子山墓群,是西周早期贵族墓地,曾出土批量青铜器,大多青铜器都有鄂侯字样的铭文。

文物遗存

瓦当
安居遗址内采集陶器以泥质灰陶、夹砂红陶为多,还有泥质红陶、褐陶及少量夹砂灰陶、褐陶等。纹饰以绳纹为主,另有少量弦纹。能辨认器型的有瓦、瓦当、鬲、豆、盆、罐等。
安居羊子山青铜尊
1976年8月,安居遗址东北约1千米的羊子山出土了一件青铜单把尊,估计出自墓葬。尊体呈椭圆形,敞口、长颈、腹下垂,圜底、圈足,腹内有八字铭文。从尊的形制和铭文字体看,器属西周早中期。有鄂侯之器出土,自当说明墓主人级别较高。
安居羊子山鄂侯方罍
羊子山墓地出土了十八件青铜器,其中两件分别有“戈父辛”“子父癸”的铭文。从铜器形制、花纹观察此墓年代属于西周中期。

研究价值

安居遗址的发现,为确定古鄂国、曾(随)国都城地望提供了重要信息,对破解曾随之谜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

保护措施

2013年5月,安居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安居遗址位于湖北省随州市随县王家楼村八组。

交通信息

步行:自湖北省随州市随县人民政府步行前往安居遗址,路程约900米,用时约14分钟。
浏览 5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