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浦镇

联合创作 · 2023-08-13 02:28

地名由来:据当地《陈氏宗谱》记载,清雍正年间(1722),陈氏祖先由福建泉州迁居此地,始成村落,以沿夏材浦(蒲门旧称)缩称沿浦。

2021年12月,浙江省民政厅认定沿浦镇为浙江省革命老区乡镇(街道)。

2021年1月,浙江省关注森林组织委员会命名沿浦镇为“2020年度浙江省森林城镇”。

民国21年(1932年),始建沿浦乡。建国后,1950年6月,在今镇境内成立沿浦乡、云亭乡。1952年6月,增设福森、岭尾二乡。1956年3月撤销福森、岭尾二乡。1961年10月,改称沿浦人民公社。1992年5月,云亭乡并入沿浦乡。1993年,沿浦乡改为沿浦镇。

近年来,沿浦镇委、镇府致力发展效益农业,着重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推广优质农副产品和海水产品品种,实施科技扶贫战略,取得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阶段性成果。

沿浦的盐业生产历史悠久。明洪武八年(1375),天富南监盐课司在沿浦建筑海塘,开辟盐田,为全县盐业生产基地之一。有盐田1350亩,1994年盐产量达到3299吨,2003年的盐产量降至2050吨(41000担)。

据统计,2003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3009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8554万元(渔业收入6219万元),工业总产值1916万元,其它产值2321万元。沿浦湾有滩涂2.7万亩,可养殖面积1.91万亩。海产品有鱼、虾、贝、藻四大类,总养殖面积达1.88万亩。其中有虾塘3000亩(混养青蟹500亩、梭子蟹800亩)、缢蛏2100亩(其中虾塘混养1000亩)、贻贝250亩;紫菜养殖面积1.3万亩;海带养殖面积1500亩;深水网箱水体1.2万立方米;传统网箱1050只。

沿浦镇充分利用山地资源,发展名、优、特产品为重点的生产基地。着重抓好紫菜养殖、围塘混养,浅海贝类、深水网箱,优质水果、蔬菜生产,蘑菇基地、马蹄笋园,-鸡、食草山羊等五类十大基地建设。经济林种植面积发展到5278亩,其中四季柚3000亩、优质水果750亩、杨梅500亩、白毛茶600亩。蘑菇栽培面积达300万平方尺;年饲养-鸡20万羽。现有蔬菜基地2500亩,高山蔬菜基地1500亩,榨菜基地3500亩。镇委、镇政府围绕“渔业增效、渔民增收、渔区稳定”这根主线,按照“科技兴渔、产业强渔、配套扶渔、依法治渔”的思路,1.3万亩紫菜基地及产品通过省、市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和产品质量认证,并被批准为温州市十佳绿色农产品基地;成功申报了“中国紫菜之乡”国字号品牌;1500亩海带养殖基地通过市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证;深水网箱大黄鱼被农业部农产品监测中心鉴定为合格产品,“食无忧”工程。

界牌浙闽界碑

界牌浙闽界碑位于苍南县沿浦镇,年代为明。明代浙闽界碑位于苍南县界牌村、界牌山上,距今已有5D0年历史,保存完好。界碑花岩石质地,碑高125厘米,宽37厘米,厚11厘米。碑文两面楷书阴刻。西面

历史沿革:

清代属五十五都。

民国年间属蒲城乡。

1949年解放建政时成立盐特乡,隶属马站区。

1958年公社化时称马站公社沿浦管理区。

1961年成立沿浦人民公社。

1984年改称沿浦乡。

1993年改为建制镇。

2011年4月苍南县乡镇区划调整并入马站镇。

2016年1月苍南县乡镇区划调整新设沿浦镇,沿用至今。

浏览 4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