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国市

联合创作 · 2023-08-01

地名由来:县名取自《易经》,取邦宁国泰,长治久安的美好寓意。

2023年3月,宁国市被确定为安徽省现代化中小城市培育试点城市(县域中心城市)。

2023年3月,宁国市被确定为2022年度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

2023年1月,宁国市汪溪现代农业产业园被列入为第五批安徽省现代农业产业园名单。

2022年11月,2022健康中国·康养旅游百强县名单发布,宁国市入围。

2022年8月,宁国市被确定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示范县。

2022年7月,宁国市上榜2022年长三角百强县第69名。

2022年1月,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重新确认宁国市为2021年度国家卫生城市(区)。

2021年12月,2021年全国工业百强县(市)名单出炉,宁国市位列第92位。

2021年12月,2021中部百强县排行榜出炉,宁国市位列第81。

+查看更多宁国市荣誉与相关排名>>

宁国地处皖东南,连接皖浙两省七个县市,背靠黄山、九华山,融入上海、南京、杭州、合肥四大城市2小时经济圈,市域面积2487平方公里,辖13个乡镇、6个街道,总人口38万,综合经济实力始终保持全省领先位次。

  宁国意取《易•乾卦》“首出庶物,万国咸宁”,自东汉建安13年置县,迄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1997年撤县设市孕育了南宋名臣吴潜、航天四老、两弹一星元勋任新民等杰出人物。

  宁国素有“八山一水半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之称,森林覆盖率达77.4%,是“中国山核桃之乡”、“中国元竹之乡”、“中国前胡之乡”。境内东津、中津、西津三条河流穿城而过,拥有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国家级森林公园青龙湖;拥有省级板桥自然保护区和北亚热带最后一片原始森林;拥有国家一级保护树种、素有“植物界大熊猫”之称的市树红豆杉,拥有“北有洛阳、南有宁国”之美誉的市花江南牡丹。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生态市、国家园林城市、美丽中国十大最美城镇、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宁国是一座开放包容的移民城市,五方杂居,相融共生,加之毗邻苏浙,干部群众对经济发展认识程度较高、支持氛围较浓、进取意识较强,造就了宁国人开放包容的宽广胸襟和开拓创新的进取思维。在上世纪80年代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奠定了工业主体地位;1987年摘掉全国贫困县帽子;1995年进入“全国百强县”;2000年以后县域经济发展连续多年位居全省首位,形成了宁国特有的创业创新文化和“开放包容、敢为人先、艰苦创业”的宁国精神。拥有国家级宁国经济技术开发区(安徽宁国港口生态产业园),是全省首批核心基础零部件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形成了汽车零部件、耐磨铸件和电子元器件三大主导产业。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54家,高新技术企业125家,培育A股上市企业8家。

宁国是南北商旅通衢之要道。目前,宁宣、宁绩、宁千、宁广高速投入使用,皖赣铁路、省道215、104标准二级公路和宜黄旅游快速通道均贯穿境内,宣绩高铁开工建设,宁金高速於潜段、申嘉湖高速西延宁国段加速推进,对接沪苏浙的快速通道正在形成。

历史沿革:

宁国,春秋战国时期先后属吴、越、楚。

秦属鄣郡地。

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属丹阳郡宛陵县。

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孙吴分宛陵县南部置怀安县和宁国县,属丹阳郡。

《宋书·州郡志》载:“宣城郡之怀安、宁国、安吴、临城皆云吴立,是孙吴既分丹阳郡为新都,又置四县也。”  宁国意取《易·乾卦》“首出庶物,万国咸宁”,寓意邦宁国泰,长治久安。

吴景帝时(258—263)改属故郸郡。

西晋太康二年(281),又分丹阳郡置宣城郡,宁国县属之。

南北朝沿旧制。

隋开皇九年(589),并怀安、宁国县入宣城县。

唐武德三年(620),分宣城复置怀安县、宁国县,属宣州。

武德七年又并入宣城县。

此后,怀安县再未设置。

  唐天宝三年(744),以原怀安、宁国二县地置宁国县,属宣城郡。

五代十国时属宣州。

北宋属宣州宣城郡。

南宋乾道二年(1166)属宁国府。

元至元十四年(1277),世祖忽必烈改府为路,属宁国路。

元至正十七年(1357),朱元璋改路为府,复属宁国府。

明、清相沿。

民国元年(1912)废府,宁国县直属安徽省。

民国3年,属芜湖道,民国21年,属宣城首席县长,同年11月,属第九行政督察区,民国29年,属第六行政督察区,民国35年,改属第七行政督察区。

  1949年4月23日,宁国县解放,5月隶属宣城专区。

1952年1月,属徽州专区。

1956年2月,属芜湖专区。

1961年3月复属徽州专区。

1980年1月,改属宣城地区。

1997年3月11日,经国务院批准,宁国撤县设市。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