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汪区

联合创作 · 2023-07-26 01:14

地名由来:明朝时有一贾姓者在此临汪(水塘)而居,故名“贾家汪”,简称“贾汪”。

2021年12月,农业农村部认定贾汪区为全国第六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

2021年10月,2021年度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区名单发布,贾汪区名列第77。

2021年8月,贾汪区上榜2021中国智慧教育百佳县市,位列第83。

2021年8月,贾汪区入围2021年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

2021年7月,水利部公布贾汪区为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

2021年5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贾汪区人口数量为45.36万人,位列徐州市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9位,位列江苏省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86位,位列全国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1185位。

2021年4月,贾汪区上榜2021中国最美乡村百佳县市榜第34名。

+查看更多贾汪区荣誉与相关排名>>

贾汪区位于徐州市主城区东北部,地处苏、鲁两省结合部。2021年全区户籍人口51.37万人。全区设5个镇、5个街道、1个省级工业园区、1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区,132个村(社区),总面积612.13平方公里。贾汪地区历史悠久,汴塘、大泉、江庄等地远在商周之前就有人类定居。清光绪六年(1880年)夏,洪水剥蚀地面,贾汪境内初现煤苗,清光绪八年(1882年),胡恩燮始在贾汪掘井建矿,贾汪因矿成区。中华民国17年(1928年)贾汪建镇,属江苏省铜山县管辖。1948年11月8日,贾汪解放后,为铜山县人民政府驻地,贾汪为铜山县第一区。1952年铜山县政府迁出,成立徐州市贾汪矿区。此后又经历徐州市郊区贾汪镇、徐州市贾汪镇、徐州市贾汪矿区,直至1965年11月始定为徐州市贾汪区,沿称至今。其间几度更迭。1995年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贾汪区享有县级管理职能和权限。

贾汪素有“百年煤城”之称,2011年被确定为全国第三批资源枯竭城市,聚力推进生态、产业、城市、社会“四个转型”,转型发展进入了国家战略层面。秉承“生态立区、产业强区、旅游旺区、文明兴区”发展理念,不断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了由“陈旧矿区”到“现代城区”、由“灰色印象”到“绿色主题”的历史性巨变。

贾汪交通便利,京杭大运河、不牢河横贯东西,为水运枢纽;铁路交通有贾汪至徐州专线,前亭至贾汪专线和夏桥、韩桥、旗山等煤运专线;206国道、310国道纵横交错,京福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徐贾快速通道将贾汪纳入徐州市半小时经济圈。贾汪境内名胜古迹颇多,有大泉窑址、朱古山钓台子、泉旺头古土墩、焦庄等古文化遗址,有大洞山、马头山、柴窝水库、茱萸寺、潘安湖、督公湖等风景名胜。贾汪地区已经发现的大型古墓葬有10多处,普通汉墓群多处。历史名人有运河支队将领胡大毅、巾帼英雄王脉凤、抗洪英雄周丽平等。

贾汪距徐州观音国际机场车程40分钟、徐州高铁站车程20分钟,京台、连霍两条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并设有出入口,京杭大运河横贯贾汪东西36公里。“半小时交通圈”建设成效显著,徐贾快速通道北延、佳运路西延、外环公路贾汪段工程按序时推进,城市轨道S1号线、徐临高速、徐州东部绕越高速纳入全市“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贾汪与徐州主城区的时空距离进一步拉近。完备发达的“公铁水空”多式联运物流体系,为发展高端装备与智能制造产业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条件。

(adsbygoogle =window.adsbygoogle ||[]).push({});

历史沿革:

北魏时崮岘曾为永福县县城;汴塘古镇远在唐宋已久负盛名;白集、泉旺头成市为寨历史逾200年。

明万历年间,有人迁至现贾汪一带,临汪而居,因贾姓人多,人称“贾家汪”。

而贾汪城区则因矿成区,是一座新兴城市,亦有百余年历史。

清咸丰九年(1859),贾家汪已成为集市,为铜山县二乡泉旺头寨管辖。

清宣统三年(1911),泉旺头寨划归铜山县七区,贾家汪村仍属泉旺头寨管辖。

1928年5月,贾汪建镇,属铜山县管辖。

1939年5月,贾汪镇属“苏北行政公署”铜山县管辖。

1942年年2月,贾汪镇属“苏淮特别区行政公署”铜山县管辖。

1944年后,贾汪镇属伪“淮海省”铜山县管辖。

1948年11月8日,贾汪解放后,为铜山县人民政府驻地,贾汪为铜山县第一区。

1952年铜山县政府迁出,成立徐州市贾汪矿区。

此后又历经徐州市郊区贾汪镇、徐州市贾汪镇、徐州市贾汪矿区几次改制。

1965年11月,始定名为徐州市贾汪区,沿称至今。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