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0 到 1 建设完一个系统,我不再瞎吐槽前人

Doocs开源社区

共 3329字,需浏览 7分钟

 ·

2022-01-02 11:38

本文作者 AmiliaY,国内某互联网大厂开发工程师。

笔者校招后在一家 toB 领域的龙头企业工作,当时的主要任务是维护一个基于老系统改造的 SaaS 系统,研发团队主要分了四个大组,我一直在财务组负责财务及预算领域下的子系统,直到后来跳槽到某互联网大厂。

当时的工作,以改 bug 为主,新的项目及需求很少交给我们新人去做,后来想想也确实,毕竟系统中动不动一个.java 文件上万行代码,核心部分的代码都是零几年写的,有些设计连老员工都理不清,把新需求交给校招生做确实太冒险咯。但改 bug 这种事情毕竟没什么成就感,一直都是在解决前人留下的问题,甚至有时会改完一个 bug,又引入一个新的 bug,每天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打断点、消断点、F5、F6、F7、F8。在跟师傅调侃“前人用脚写代码,后人用心改 bug”的同时,也越来越想从零参与一个系统的建设及走向成熟。

后来因缘巧合跳槽到某大厂,参与一个供应链系统的从零到一的建设,入职前想想还有些期待,想着一定要开发一个很棒的系统,能够反转之前的规律,但后来事情的发展 却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料与期待。

1. 同事突然撂挑子、新团队不融洽、项目赶排期,世事难料下,内心的浮躁、代码与系统的腐化

为了新系统的建设我们组了一个新团队,里面一半新招的员工,一半从其它团队抽调来的,leader 也是从另一个项目比较成熟的团队抽调来的,同时兼顾两个团队。刚开始,大家热情都还比较高,前沿的技术栈,完善的私有云平台,各种轮子应有尽有,且几乎没有什么历史负担。

但随着项目的快速建设,有两个性格相互不对付的同事,矛盾渐渐积累起来,两人均负责同一个服务的开发,经常会因为一些代码上的冲突吵得不可开交,甚至当着 leader 的面差点打起来。眼看提测日期越来越近,他俩的开发进度却让人越来越担心,直到临提测还有 3 天,其中一个资历比较久的同事突然要请几天病假休息,一检查他的开发进度才发现,几乎一大半没完成,很多功能都是写一半放那咯,一些逻辑相对复杂的代码 几乎让人无法阅读接手。

主管一脸黑线的在进度对齐会上分配着任务救火,心中也默默在绩效考核谁背 C 上写下了答案。

我们按照功能和难度,对未完成的任务进行了划分,我分到的是一个难度最高的任务,根据 PM 整理出来的复杂业务逻辑每天计算出一个报表出来。当时看到 PRD 上那一条条复杂的计算逻辑,还有写了一半的,连写的人自己可能过几天都看不懂的代码,还有逐渐紧迫的提测日期,我放弃了自己一贯的坚持,用最快的速度完成了任务,写出了一段直到现在都不想再看一眼的烂代码。

现在回过头思考下这段经历,其实大家的单兵作战能力都不弱,都是从其它一线二线大厂跳过来的,很多都是经验丰富的老兵,导致系统在最开始就腐化的原因是在团队管理上,当新团队的成员因为性格、理念不合,分工不明确谁也不服谁 而发起争执时,leader 看到了火苗,但却并没有及时掐灭。

当时也很困惑为什么会这样呢?现在站在人性的角度看,大概有两个原因吧。第一,老 leader 知道会有一个新 leader 来替代他的位置,他最终还是要回去带自己的老团队,所以对于我们这个新团队的管理就不是很上心咯,反正做的再好过几周也是别人的了。第二,同时带两个团队,忙不过来,自己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2. 空降的新 leader 与他的左膀右臂,被排挤走的老同事,面向 leader 编程,还是坚守初心

新团队中同事间的不融洽可能还只是噩梦的开始,项目上线后 空降的新 leader 及其左膀右臂,又将原本一盘散沙的团队锤成了精制面粉,有几个实在受不了就彻底地离开了这片是非之地。

与新 leader 的头几个月,几乎每天都像在开批斗大会,我们几个原团队的同事每次一块吃饭都免不了一顿疯狂吐槽,虽然我一直以来都谨记着“不要背后议人”的准则,但有时候憋得实在难受 还是会口嗨几句,但内心其实也慢慢明确,我们最后只有两条路走,要么适应这个新 leader,被同化,要么卷铺盖走人。

虽然中间也曾动摇过,但我最终选择了继续留在这个团队,努力适应下这个新 leader。看着原团队的同事一个个忍受不了这种折磨而离开,走了接近一半,剩下的同事也开始反抗消极怠工,整个开发工作几乎要停摆了,新 leader 对我们的打压才渐渐缓和下来,开始接受我们的优点和贡献。

在这场新老团队的权力斗争中,我们渐渐忘却了初心,左右为难,被权力东拉西扯的身心疲惫,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渐渐感受到,会让代码腐蚀的不止懒惰,还有被环境腐蚀的人心,在这样的心境下写出的代码,注定无法支撑一个健壮的系统。

3. “先适应环境,再尝试去改变”,想在职场中稳步前进,这是我当时能想到的最佳策略

其实当时忍耐坚持下来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不想让履历难看”,很低俗但也很现实的一个考量。我认为:国内的这个大环境,很多力量都是自上而下的,很少有自下而上的推动问题解决,或满足下层需求,所以我们只能先去适应大环境,拿个小本本把问题清单记下来,当自己有能力掌控环境的一部分时,再去尝试着改变原有一直存在的问题。

这个过程可能比较艰辛,需要执行者很多耐心,但也是我这颗榆木脑袋能够想出的最佳策略咯。

4. 一个接一个倒排期的需求,逐渐浮躁的内心,回过头才发现,我竟也慢慢成为了那个“用脚写代码的前人”

今年的工作中,比较惹人烦的一个特点就是:主 R 的需求中 有接近一半都是倒排期的,所以当面临“长期方案”与“短期方案”的选择时,我几乎都选择了后者。现在反思一下,我真的是无法选择长期方案来开发实现吗?不是,是因为我的内心变得浮躁了,朝阳的望京、三里屯、798、奥林匹克公园等等,我的时间精力花了太多在社交娱乐上 去缓解压力、释放情绪,而不再是精进技术,坚守初心。现在看着自己 GitHub 的 contribution 今年是一片空白,我才意识到自己今年实在是太贪玩咯。听着新来的同事吐槽我原来的设计,我后背一凉,原来“用脚写代码的前人竟是我自己”。

自己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当然是认的,但今年倒排期的需求如此之多,搞得研发团队总是疲于奔命,加班不断,上线后很长一段时间没人用,难道 PM 们的规划就没有问题吗?

团队内最近也反思了这个问题,认为原因主要在于:PM 在 PRD 的编写过程中 更多的是以业务的视角来提出问题,描述问题,充当业务的传话筒,而不是站在 PM 的角度从产品的整体规划上去思考这些需求。对于一些要倒排期的需求,PM 是否认真和业务 argue 过这个需求的优先级?业务认为优先级高的 对于我们整个产品的价值就一定大吗?我们有些需求,提的时候火急火燎,投入大量 RD 开发出来上线后,却很久没人用。

5. 不求无错,但尽人事

自认为足够客观理智,懂得做人做事的我,今年的选择和做的事情都是正确的吗?其实思来想去的多了,我反倒没法给出非黑即白的答案,我现在可能更喜欢把对错看成一个时间轴上的相对概念,我们在 K 线的某几个点做了自认为最正确的选择,但随着 K 线的上下波动,有时候我们会认为自己做了正确的选择,大赚了一笔,有时候又会被连绵不断的阴跌搞的怀疑人生,难道我真的选错了吗?

既然对错本身都是在随着时间、位置等维度变化,那么追求绝对的正确或最正确的选择及行为,可能只会让我们迷失自己。所以,不求无错,但尽人事,也许才是我们面向前路的最佳心态。

也许以后我又会对看不惯的事情,发起 diss,最后又发现小丑竟是我自己,但向好的心,会引导我们做出改变,去对抗那只小丑,做回自己。谨以此文,记录自己这一年来从零到一建设、迭代、优化一个系统的琐碎故事及心路历程,希望明年再翻阅此文时,我已经战胜了几只小丑,然后一脸社死的说“我去年的代码和文章写得真烂啊!”。


长按识别下图二维码,关注公众号「Doocs 开源社区」,第一时间跟你们分享好玩、实用的技术文章与业内最新资讯。



浏览 27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