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微信新功能总被吐槽?

共 3140字,需浏览 7分钟

 ·

2022-02-09 21:03


众所周知,教张小龙做事,是网友无法抑制之本能。“每天有5亿人吐槽,有1亿人在教我做产品”,这句话是张小龙2019年在微信公开课上说的,到了2022年,这些数字恐怕有增无减。年前微信密集更新,免不了又引发了网友密集吐槽 “上课”的劲头。


微信刚刚推出了几个新春亮点,29日,在部分用户微信中出现“个性化祝福表情合成”功能,用户可以随意收入祝福语,然后进行表情搜索,合成具有自定义内容的表情包。还有“拜年红包”功能,由系统随机选择金额,并配有不同祝福语及动态效果。收到拜年红包后,用户还可以在自己的微信昵称旁边挂上一只小老虎。一时间朋友圈被“请微信送我一只小老虎”刷屏。


然而一些用户统统不买账:“不实用。”


在此之前,1月26日,IOS微信8.0.18正式版更新,微信朋友圈发图量从9张增加到了20张,但用户发现,发布9张以上的图片,微信会提醒你“需制作成新的视频再发表”。


能发更多图片,本身是一件好事,但不少网友吐槽:真的很像幻灯片、不明白为什么不直接让多发几张图……


近几年微信更新后引发网友吐槽,几乎已成常态。在这其中,八成有幸存者偏差的存在:满意的人不会说话,不满者才有动力发声。但这些吐槽连成线串成串,不难发现其中确有一以贯之的抱怨点:正事儿不干,“花活儿”挺多。这句抱怨既是指向微信,也是指向全体主流APP。


移动互联网时代下半场早已开始,用户所期待的正事儿并不总和平台一致。



我可以不用,你不能没有,能发20张图片——不管以何种方式——怎么看起来都不能算一件坏事。不用自己拼图,不用第三方剪辑软件,在微信里一键整出个幻灯片播放,恐怕很难说是个糟糕的功能。


然而不说好话的用户却为数众多。


在微博,#微信朋友圈可以发20张图#阅读量已经超过6亿,讨论就有2万多条,字母榜在30日下午2点左右翻阅实时讨论,最新15条个人讨论中,只有两种态度:图片变视频用不着,以及,为什么更新这个功能而不是(编辑朋友圈、发live图片、取消朋友圈视频30秒时长限制等)其他功能?



横竖就是不满意。


更有嘴巴不饶人的,联系到这几天“腾讯应届生公司大群怒怼管理层”的事,讽刺提问:“这就是加班的成果?”这句讽刺指的是在社交媒体上流传的一封名为《企业微信产品部大家庭》的邮件中,发件人的那句质问“是不是开发人员加这20多个小时的班,才能让这个版本满你们的意?”


微信朋友圈的新功能,显然和企业微信关系不大,这样的吐槽只能称之为过嘴瘾行为了。


说微信“尽整些没用的”显然有失偏颇。近两年,微信的更新频次显著变高。2018年和2019年,微信每年更新仅8次,2020年和2021年则每年发布了13个新版本。虽然陆续出现过如“打语音电话自动滚动朋友圈图片”、“视频状态”、“炸屎”等或奇奇怪怪,或一本正经却不甚成功的功能——又名花活儿。


但仅仅在过去的一年中,微信的好评更新也有多个:语音消息暂停与继续播放、微信置顶消息折叠、受信任电脑一键登录无需扫码……


响应反馈的动作不是没有。就在1月26日更新的版本中,微信键盘上线。张小龙此前曾表示,之所以做输入法,是因为收到特别多的投诉,说微信暴露聊天记录。“至少,在安全性方面,我们可以做的足够好。”


最多算是正经事也做了,“花活儿”也整了。


朋友圈发20张图片,需求是存在的,但是实现的路径有些迂回、不“直给”,而这不“直给”,在网友眼中,就成了比没有还要严重的罪过。微信对视频号的浇灌有目共睹,用户颇有点“草木皆兵”的感觉,但凡和视频挂上钩,就不禁猜想:又是为推广视频号做服务?


说到底,部分用户的不满盖缘于此:他们认为,平台把自身发展的优先级,放到了用户体验之前,以至于一些用户认为“紧急”需求得不到响应,花活儿却越整越多。



人们对微信的不满,实际上是对整个APP使用环境的不满。越来越模糊的边界、越来越臃肿的体型,以及“用户体验”在APP版本迭代中优先级的一再降低,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下半场,这已经成为用户共同的困境。


电商平台和支付平台想做社交,社交平台想做电商,音乐软件里直播当道,地图软件想做出行生意,打车软件邀请你“走路赚钱”,以及所有软件都不约而同向你伸出的橄榄枝:兄台,需要借钱吗?


我们小小的手机屏幕里, APP大都在寻求扩张,每个都变化莫测,每个都似是而非。


看似不遗余力地向用户伸出援手,实际上留给用户的却是选择过多之后的手足无措,和原有期待没被满足之后的怨念。


用户嘴边有一句“不需要”不是当讲不当讲的问题,是讲了也没有人愿意听。


于是我们看到,对“整花活儿”的质疑,在大多数主流APP更新后都有涌现。


去年10月,微博上线的“炸毁评论功能”。这种实际上是将不喜欢的评论设置为“仅自己不可见”的操作,被群嘲为“无效更新”:“用户更需要炸广告功能。”


两个月后,淘宝上线“一起逛”功能,通过该功能,用户可以向淘宝好友发起语音通话邀请,接通后,双方可以一边语音聊天一起浏览商品。


和异地而居的亲朋好友一起网购,这个功能确有其使用场景,谁还没有过把商品链接转来丢去的经历呢?


但不少用户的第一反应是:“什么时候才能改用户名?”这个问题,已经被揪着问了好多年。万一不幸在早年间起了个非主流的淘宝用户名,就目前来看,它将一直跟随你,尴尬你的岁月。多么简单朴实的一个愿望啊!


一天不改掉“_O錯過☆期兲︹”这样的网名,就一天没法坦然与淘友通话。



就连人们以为的基础功能“注销账户”,直至2022年,依旧在一些主流平台上操作起来困难重重。经字母榜尝试,微博的“注销账户”操作入口较深,且需要经过审核,有审核不通过的可能;在拼多多APP内,没能找到自助注销账户的入口,客服反馈称,如果需要注销账户,可以通过与客服沟通的方式操作。


人们还记得遥远的十年前,当移动互联网时代刚刚拉开帷幕时,“用户体验”是多么神圣的存在。如今,它好像已经不常被提及,所以“克制”才成为被很多人缅怀的特质。



越怕什么,越骂什么。人们太怕微信“变形”了。在中国移动互联网时代兴起之时、移动应用井喷之时,不整“花活儿”、每次更新都是必须的微信实属白月光,曾是人们心中“克制”的代表。


如今用户口中的“不实用”是由单一工具属性出发的、站在日常使用角度的,如果在聊天工具的“本分”还没完美的情况下,做了其他的事,就是“整花活儿”。


两周前的2022年微信公开课,张小龙没出现。主导环节有五个,分别是视频号、微信支付、小程序、搜一搜和企业微信。


大概是时候接受微信不再只是一个聊天工具了。


“克制”从来不是张小龙自己的形容,甚至他曾说自己脑袋里从未出现这个词,与其说张小龙和微信不克制了,不如说时至今日,微信的“实用”并不总是用户眼中的“实用”。


张小龙


作为一个如此大体量的产品,如果既能让用户突破原有的图片数量限制,又能让用户熟悉微信的视频编辑功能并更多地发布视频,那对微信来说就是实用的。


曾经因为一个应用的“小而美”而入坑,如今再想要出坑,已经没有机会——至少暂时没有。


人们怀念“用户体验”至上的时光,实际上也是怀念可以用下载与使用投票的时光。


用微信、微博、抖音等主流平台,再也不仅仅是因为“好用”,而有一个很大的前提“大家都在用”,大家都在用,所以是一个通用的工具,或者是一个热闹的娱乐广场。


人们每次都微信更新的吐槽,都是一场无能狂怒,正是因为无能,所以愈发狂怒:不管喜欢不喜欢,还不是得用。


— end —


我是老K,关注我继续听我BB~
我们还有万人PM社群,关注公众号↑↑↑,回复「加群」即可加入
浏览 30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