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德县
地名由来:以宋朝的隆德寨得名。北宋天禧年间在此建羊牧隆城,设德顺军,庆历年间取两地名各一字设隆德寨。
六盘山红军长征景区
2023年9月,隆德县被确定为首批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
2023年8月,隆德县入选2023年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名单。
2023年6月,2023中国最美县域榜单发布,隆德县榜上有名。
2023年5月,隆德县入选2023年乡村建设评价样本县名单。
2023年4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公布2023年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市、区)名单,隆德县在列。
2022年12月,2022中国最美县域榜单发布,隆德县上榜。
2022年11月,生态环境部命名隆德县为第六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2021年12月,水利部认定隆德县为2021年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
2021年12月,隆德县授牌命名为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
+查看更多隆德县荣誉与相关排名>>
隆德县位于六盘山西麓、宁南边陲。隶属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地处北纬35度21分至35度47分、东经105度48分至106度15分之间。东望关陕,西眺河洮,南走秦州,北通宁朔;襟带秦凉,拥卫西辅,有"关陇锁钥"之称。南北长47公里,东西宽41公里,全县幅员面积985平方公里。总人口156023(2019年),其中男性人口80994人;女性人口75029人,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8:100,人口密度(按户籍人口)158人/平方公里。县辖13个乡镇、113个行政村、10个社区,县政府驻城关镇。
隆德书法、绘画、剪纸、泥塑、篆刻等民间民俗文化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目录100多个项目中,涉及到隆德的达50多个,其中杨氏泥塑、高台马社火、魏氏砖雕被列入国家级非遗代表作名录,民间绘画、剪纸等11个项目被列入自治区级非遗保护名录。先后荣获全国文化先进县、中国书法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中国社火文化之乡、国家园林县城、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国家水利风景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中国避暑休闲百佳县等殊荣,2018年被评为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2019年9月被全国绿化委员会授予“全国绿化模范单位”荣誉称号。
隆德县位于六盘山西麓、宁南边陲。东望关陕,西眺河洮,南走秦州,北通宁朔;襟带秦凉,拥卫西辅。“312”国道纵贯东西,隆(德)秦(安)省道和隆(德)张(易)县道分别穿越南北。县境西北毗连静宁、西吉,东南直接泾源、庄浪,东北周边与固原接界。关山险阻,水道西行,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故有“关陇锁钥”之誉。跨北纬35度21分至35度47分、东经105度48分至106度15分。县城东距六盘山10公里,北距银川410公里,西去兰州380公里,东去西安340公里,距固原县城66公里、西吉县城53公里、泾源县城24公里、静宁县城37公里、庄浪县城47公里。清凉河在城南,清流河在城北,二水在城西三里店交汇。城东堡子山(东山堡),北为象山,西是凤山。全县东西与南北之距相当,南北长47公里,东西宽41公里,总面积1093平方公里(其中县内985平方公里,隆湖区108平方公里),县境土地总面积148.8万亩,耕地面积62.4万亩,人均3.16亩。海拔在1720-2942米之间,县城所在位置海拔2100米,地势东高西低。地貌类型分为黄土丘陵沟壑区(占55.70%)、阴湿土石山区(占33.26%)、河谷川道区(占11.04%)。除六盘山外,散处于全县较为有名的山脉是凤太山、牧丹山、峰台梁、清凉山、北象山、蟠龙山等。县境内主要河流有渝河、葫芦河、庄浪河、好水河等七大河流。
【气候】
气候属中温带季风区半湿润向半干旱过渡性气候,春低温少雨,夏短暂多雹,秋阴涝霜旱,冬严寒绵长,素有“溽暑有风还透骨,芳春积雪不开花”之说。年平均气温5.1度,为全区最低气温,1月份最低,极值为-25.7度;7月份最高,极值为31.4度。年平均日照时数2228小时,无霜期124天,最少94天。年均降水量745.4毫米,多集中在夏秋两季,尤以7、8两个月为降水集中季节。1995年以来,由于连年持续干旱,降水量大大下降。灾害性天气主要有大风、干旱、冰雹、霜冻等。
【行政区划】
2005年,隆德县辖5个镇、8个乡,共128个行政村,人口18.8万多人,面积985平方千米(据宁夏日报专版·2005年12月22日第4版)。
历史沿革
隆德县得名于羊牧隆城及德顺军两名之尾首二字。
古为戎狄部落游牧地。秦属北地郡。西汉时置月氏道以安置小月氏降者。隋属平凉郡。唐属原州监牧地。宋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筑笼竿城(今城关镇),为德顺军治地。天禧元年(1017年)在今西吉县火家集置羊牧隆城,属德顺军。庆历三年(1043年)更名为隆德寨。金皇统二年(1142年)升隆德寨为隆德县,县治在羊牧隆城。元初,隆德县治由羊牧隆城迁至笼竿城,隶陕西省巩昌路静宁州。明初,属陕西布政使司平凉府静宁州。嘉庆三十八年(1559年)直属平凉府。清属平凉府。民国时期,1913年属甘肃省泾源道。1935年属甘肃省第二行政督察区。
1949年8月,解放后,属甘肃省平凉专区。1958年3月改隶固原回族自治州,同年10月归属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专区。1970年固原专区改为固原地区。2001年固原地区改为地级固原市。
清末时,隆德县设东、西、南、北、中5个区。民国初年,全县设置21堡。民国十七年(1928年),改堡置区,龚太、孝义、钱李、丹树、潘河雄、马力妥、岳石、吕庆甫8堡与县城置为第一区;神林、乱柴、屯民、许贤道、上新店、下新店6堡合置为第二区;蒙宣、前邵山、后邵山、张文才、韩沟、将台、马翼7堡合置为第三区。1935年,调整为盘山、沙塘、山河、兴隆、平峰5个区。1941年,撤销区,全县设为4镇9乡。1942年设置西吉县,将平峰镇和蒙宣、兴平、将台3乡划归西吉县。此时,全县辖盘山(驻县城,辖8保107甲)、山河(驻山河,辖9保121甲)、兴隆(驻兴隆,辖6保72甲)3个镇和沙塘(驻沙塘铺,辖10保99甲)、神林(驻神林铺,辖7保87甲)、超农(驻梁家河,辖6保67甲)、屯民(驻杨家河,辖6保57甲)、丹树(驻红土路,辖8保76甲)和邵山(驻张安子,辖6保45甲)等6乡。
1949年解放后,全县设置6个区,47乡,先以数字序号命名,后改为按驻地或地片命名。城关区驻县城,辖盘山、峰台、清凉、陈靳、竹林、陈河、何槐、水磨、城市等9乡;沙塘区驻沙塘铺,辖新民、清北、桃园、清平、锦平、上梁、巩隆、凤岭等8个乡;神林区驻神林铺,辖烽台、双楼、联财、恒平、观音、张程等6个乡;兴隆区驻兴隆镇,辖兴隆、公易、三合、原安、双树、兴堡等6个乡;屯树区驻解家洼,辖杨河、牛河、解堡、大庄、杨磨、北台、新店、杨茂、蔡台等9乡;农山区驻山河镇,辖苏台、山河、石碑、中社、前刘、梁堡、新集、中岭、秦王等9乡。
1950年8月,将农山区的新集、中岭2乡划归庄浪县;将沙塘区的上梁乡划归农山区管辖;屯树区的蔡台乡更名为庙湾乡。1951年4月,在兴山区增置党河乡。
1952年7月,在兴山区增置四合、高城2乡;在农山区增置吕梁、崇安、朱塬、东峡4乡。自沙塘、兴山、农山3个区各划出一部分置原安、巩隆2区。原安区驻齐家原头,辖原安、党河、公易、兴堡、双树、三合6乡;巩隆区驻巩隆寺,辖巩隆、凤岭、梁堡、中社、前刘、上梁6乡;沙塘区划出了上梁、巩隆、凤岭3乡;神林区划入农山区的秦王乡;兴山区除兴隆乡外全划归新设立的原安区,并从屯树区划入北台、新店、杨茂3个乡,新置了四合、高城2乡;农山区划出中社、前刘、梁堡、秦王、上梁5乡,新置了吕梁、朱塬、崇安、东峡4乡;城关区保持不变。
1953年12月,将兴隆区全区和原安区的公易乡、屯树区的杨河乡、牛河乡,神林区的张程乡,沙塘区桃园乡的天桥村划给西吉县。1954年5月,将城关区水磨乡划归屯树区。1955年4月,将原安区划给静宁县。
1955年10月,撤销神林区并入沙塘区,所辖的峰台、双楼2乡合并置为神林乡,恒平乡撤销并-财乡,清北乡撤销并入新民乡,锦平乡撤销并入清平乡;撤销巩隆区,中社乡划归城关区,上梁、前刘2乡划归农山区,巩隆乡撤销,一小部分并入吕梁乡,大部分并入凤岭乡,吕梁、凤岭2乡划归沙塘区;城关乡所辖盘山、陈靳、竹林3乡分别并入峰台、何槐、城市3乡;农山区的石碑乡撤销,并入山河乡。
1956年3月,撤销城关区,陈河乡并入城市乡;撤销中社乡,大部分并入河槐乡,三道林村划归沙塘区清平乡,李家沟划归农山区上梁乡。峰台、清凉、何槐、城市4乡归县直管。撤销屯树区的解堡、水磨2乡,设置为好水乡;将杨磨乡并入大庄乡。撤销农山区的崇安、朱塬2乡,分别并入苏台、梁堡2乡。
1956年5月,秦王乡划归静宁县;静宁县的桃山、奠安、景林3乡划归隆德县。隆德县将景林乡撤销并入梁堡乡。8月,庄浪县将所辖的温堡乡及通便乡的周王家、徐史家、上梁子、杨家沟、宋家塬5个村,云台乡的岳家湾、南岔村划归隆德县农山区,隆德县将周王家、徐史家、上渠子3个村划归奠安乡,其余村归属梁堡乡;隆德县将农山区的东峡乡划归庄浪县。
1958年,撤销沙塘区所辖的新民、清平2乡,置为沙塘乡;联财、观音2乡分别并入神林、桃园2乡,连同凤岭、吕梁2乡均归县直管。县直属的清凉、何槐2乡合并为陈靳乡;农山区的前刘乡撤销并入桃山乡。同年,西吉县的杨河、张程、观堡3乡划归隆德县。1958年10月,人民公社化。全县组建为13个人民公社,命名多含政治意义,1959年4月名称改为以驻地或辖地命名。城关(原名高峰)公社,驻县城,辖原城市、峰台及陈靳乡大部分;沙塘(原名先锋)公社,驻沙塘铺,辖原沙塘乡、神林乡;桃园(原名跃进)公社,驻袁家台子,辖原张程乡、桃园乡;凤岭(原名红旗)公社,驻碑窝,辖原凤岭乡及吕梁乡薛岔等5村;上梁(原名东风)公社,驻上梁,辖原上梁乡及吕梁乡齐家岔村;桃山(原名南峰)公社,驻夏家坡,辖原桃山乡及吕梁乡北坡大湾寺等4村;好水(原名北峰)公社,驻红土路,辖原好水乡、庙湾乡;山河(原名五星)公社,驻山河镇,辖原山河乡及陈靳乡-村;奠安(原名前峰)公社,驻底店子,辖原梁堡乡及奠安乡大部分;苏台(原名卫星)公社,驻苏家台子,辖原苏台乡及奠安乡后沟门村;观庄公社,驻观音店,辖原观庄乡、大庄乡;杨河(原名前进)公社,驻杨家河,辖原杨河乡;温堡(原名建国)公社,驻杜家堡,辖原温堡乡。
1961年11月,由城关公社划置出峰台公社、陈靳公社;由沙塘公社划置出联财公社;由桃园公社划置出张程公社;由观庄公社划置出大庄公社;由奠安公社划置出杨沟公社。1963年1月,划出凤岭公社的杨野河、辛桃李、上短岔、下岔4个大队,联财公社的双村、辛平、岳村、神林4个大队,张程公社的阴洼、观音2个大队和沙塘公社的庞庄大队组建为神林公社。
1983年3月,观庄公社更名为观堡公社,移驻观堡;苏台公社更名为崇安公社,移驻崇安。同年,自治区将平罗县的潮湖地区划给平罗县(?隆德县?)做吊庄移民,并在此设置了潮湖区(仅是当时的安排,行政归属尚无定论)。
1984年1月,公社体制改革,各公社均改称为乡。同时,撤销城关乡,分置为城关镇和城郊乡。
1993年1月,沙塘乡改置为沙塘镇。全县共辖城关、沙塘2镇和城郊、大庄、好水、峰台、杨河、桃园、张程、联财、神木、凤岭、上梁、陈靳、山河、崇安、杨沟、奠安、桃山、温堡等19乡。 (*资料出处:《宁夏现代政区变迁沿革》,冯茂著,宁夏人民出版社,1998年9月第1版,银川)。
2000年,隆德县辖3个镇、18个乡。总人口197160人,各乡镇人口:城关镇13707沙塘镇17678联财镇10488城郊乡6982陈靳乡7386峰台乡4603好水乡8906观堡乡8539大庄乡10032杨河乡9349神林乡11054张程乡5985桃园乡4262凤岭乡8893山河乡5952上梁乡3901桃山乡7604温堡乡12355奠安乡7501杨沟乡4427崇安乡4767隆湖区管委会虚拟乡22789(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
(adsbygoogle =window.adsbygoogle ||[]).p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