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会馆

安徽会馆

共 1695字,需浏览 4分钟

 ·

-0001-11-30 00:00

历史沿革

清同治七年(1868年),由李鸿章兄弟倡议,安徵籍官员和淮军将领捐款集资购得此地,创建了安徽会馆。
清同治十年(1871年),安徽会馆落成。
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因邻院失火延及会馆馆舍,以致安徽会馆被焚烧殆尽,次年六月重建完成。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安徽会馆被八国联军侵占,成为德军司令部。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十一月,德军寻衅,滥捕附近居民,并将安徽会馆左、右、后三面民房全部烧毁。
民国八年(1919年),安徽会馆租给市民。
民国十五年(1926年),安徽会馆西路创建安徽中学。
1958年,椿树整流器厂在此组建,后来该厂规模扩大,厂房迁建,安徽会馆成为库房。
1996年,政府对此进行腾退。
2000年,对中路北部进行了修缮,修缮后的建筑由北京京都文化投资管理公司管理使用。

建筑格局

安徽会馆,东西长56米,南北长74米,总面积9000余平方米,为京师最著名的会馆之一,时称“京师第一会馆”,前身是明末清初著名的私家宅邸——孙公园,是著名史学家孙承泽故居。安徽会馆大门位于中路最前面,面阔五间,过垄脊灰筒瓦屋面,梁架尚好,装修已改,馆内分为东、中、西三路庭院,每路皆为四进,共九个套院,各路庭院间以夹道相隔,最北部为一座大型园林,花园面积约两亩余,原有假山亭阁,池塘小桥,现仅存一座“碧玲珑馆”建筑;东路为乡贤祠、思敬堂、魁光阁等建筑;中路为节日聚会、议事、酬神、演戏的场所,主体建筑为“文聚堂”和戏楼;西路为接待居住用房。整组建筑除花园已无存外,基本格局保存尚好,只东路建筑残破拆改严重。
安徽会馆

主要建筑

戏楼

戏楼是中路规模最大的建筑,坐北朝南,面阔五间,双卷勾连搭悬山顶,东西两侧各展出三米重檐,形似歇山;前部进深六穰,后部进深八禳,合瓦顶屋面。戏台在南面,后接扮戏房五间,其余三面为楼座,围有朱漆栏杆。北京安徽会馆的戏楼与正乙祠、湖广会馆、阳平会馆戏楼被合称为“四大戏楼”。

碧玲珑馆

碧玲珑馆位于后楼北面,面阔五间,进深六凛,悬山顶,梁架为原物,装修已改,李鸿章曾在此接待过朝鲜使臣。

文聚堂

文聚堂位于中路,面阔五间,七檀硬山顶,过垄脊灰筒瓦屋面,前出廊,装修已改,堂内悬挂书有皖籍中试者姓名的匾额。

后楼

后楼位于戏台北侧,面阔五间,进深五凛,前出廊,清水脊灰简瓦屋面。

历史文化

安徽会馆属于同乡会馆,具有浓郁的政治色彩,它是淮军集团成员联络感情、加强封建宗法关系、维护朝中安徽籍官员的利益、维护清廷统治的重要活动场所,只接待在职的州、县级官员及参将以上的实权人物。
安徽会馆与近代中国风起云涌的社会变革息息相关,这里曾是康有为等维新党人的活动场所之一。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中国近代史上维新派的第一张报纸《万国公报》(后改名为《中外纪闻》)就是在安徽会馆内创办的。维新派的代表人物康有为等,亦是在安徽会馆内创立了早期组织——强学会,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维新派的第一个政治团体。当时众多维新派的仁人志士云集于安徽会馆内集会演讲、共商国是,安徽会馆也因此成为戊戌变法的策源地之一。

研究价值

安徽会馆是近代中国政治风云复杂跌宕的变迁历程的历史载体和珍贵遗存,内涵丰富的会馆文化,是京城历史文化的必要构成,也是京师文化的重要载体。

保护措施

2006年5月25日,安徽会馆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安徽会馆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椿树街道后孙公园胡同3号、25号、27号。

交通路线

上海——京沪高速——京台高速——安徽会馆
武汉——大广高速——安徽会馆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