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水矴步
共 626字,需浏览 2分钟
·
2024-05-24 10:33
历史沿革
仕水矴步始建于明初,初址位于溪东宫前滩至对岸夏家港,即在现矴步下游200米处,共360齿。明中叶毁于一场特大洪灾。后村民选址上游“济渡”处即现矴步上游100米处再造矴步,造成又毁于洪水。
清乾隆末年,乡贤议建仕水矴步于现址。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建成。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水损后重修。
建筑特点
据现有资料看,在泰顺古代修建的矴步中,以清代建造的矴步数量最多,构造也比其他年代精致,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仕水矴步。矴步是桥梁的原始雏形,初时的矴步石齿采用自然石块,齿形不齐,后来采用加工的石块砌筑,整齐美观。石齿一般砌入人造的石滩上,也有少数于平坦裸露的岩层上凿孔,恢入孔槽。
仕水碇步
主要建筑
历史文化
文物价值
仕水矴步的设计与建造较为科学,有较典型的地域特征及较高的科学、艺术价值,保存现状较好,现仍为行人渡水通道。
保护措施
1989年,仕水矴步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列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5月25日,仕水矴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