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县

联合创作 · 2023-07-26 01:01

地名由来:建安十四年(209),置公安县。当时左将军刘备号称“左公”,立营油河口,“邑赖以安(当地人民因此得到安定的生活)”,因此命名为公安县。

北闸风景区

北闸风景区

北闸风景区

北闸风景区

2023年2月,公安县被命名为湖北省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区)。

2022年12月,公安县被认定为2021-2025年度第二批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

2022年10月,公安县被纳入为2022年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

2022年2月,农业农村部办公厅认定公安县为国家级制种大县(水稻)。

2021年12月,2021中部百强县排行榜出炉,公安县位列第96。

2021年12月,农业农村部公布公安县为2021年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

2021年11月,公安县被确定为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县。

2021年5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公安县人口数量为74.71万人,位列荆州市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2位,位列湖北省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25位。

+查看更多公安县荣誉与相关排名>>

公安县位于湖北省中南部边缘,长江南岸,与三国古城荆州一桥相连,是江汉平原与洞庭湖平原的连接板块,素有“七省孔道”之称。全县国土面积2257平方公里,总人口106万人,辖16个乡镇。公安置县于汉高祖5年,时名孱陵县,汉建安14年,三国刘备立营油江口,取左公刘备安营扎寨之意,改孱陵为公安,公安县由此而得名。

一、经济概况

公安县发展基础较好。公安是内陆地区为数不多拥有两家上市公司的县市之一,湖北车桥是中国最早上市的车桥企业,凯乐科技被树为“中国塑料行业的一面旗帜”。随着湖北车桥、凯乐科技两家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的纵横捭阖,带动了一批骨干企业的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了以轻纺食品、装备制造、塑料新材、生物医药、能源化工、现代物流等六大产业为支柱的工业体系,其中塑料新材、车桥汽配已实现集群发展,跻身湖北省60个重点产业集群。现有规模工业企业126家,其中产值超亿元的企业53家,纳税过千万元工业企业7家,过亿元2家;拥有1个中国驰名商标,23个湖北省著名商标。凯乐塑管、荆雄棉纱、恒信衬套、双港畜禽、移栽灵、三袁蛋品、黄山头楚藏白酒等100多种名优产品畅销国内国际市场。

公安县投资环境宽松。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深入实施工业兴县和招商引资发展战略,积极倡导“企业家老大”的思想,大力优化投资环境,不断提升行政服务水平,着力打造环境竞争的新优势,为公安经济发展和招商引资注入了新的活力、被人民日报社、人民网评为“十二五”首批最佳投资价值(环境)县。近年来英国坦萨公司、巴克顿公司、意大利弗拉玛公司、香港汉兴集团相继落户公安,上海复星医药集团和湖北金龙泉集团等国内知名企业与县内企业成功联姻。到目前为止,公安县先后引进招商引资规模企业80多家落户公安。

公安商贸繁荣,市场活跃。公安县城依傍长江而建,县城常住人口20万人,城区星级酒店、餐饮娱乐、商业物流、卫生教育等服务业一应俱全。公安旺盛的消费市场,吸引了一般只在地市级城市布点的肯德基连锁店进驻我县。公安金融服务完善,融资渠道畅通,除拥有7个国有商业和政策性金融机构外,还有湖北银行、中银富登银行、花旗银行贷款公司及3家小额贷款公司已落户我县,2006年起,我县连续被评为全省金融信用县市,是投资兴业的理想之地。

二、发展优势

1、区位优势。公安县地处“两湖”平原、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结合部,处于长江经济带荆州段中心位置,具有“承东启西、纵贯南北、得中独厚”的区域优势。公安是“北煤南运”铁路通道与长江干流的重要交汇点,公安及周边300公里正是中国版图中部的中部,300公里市场半径内有湘鄂两省17个地市州,100多个县市区,人口8000多万,市场空间广阔,商贸流通活跃。邻近区域有荆州两湖绿谷等多个大型商贸市场,带动了公安县制造业和相关物流业的发展。随着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和荆州“壮腰工程”的加快实施,公安成为长江经济带工业协作区和现代物流区的战略地位将日益显现。

2、交通优势。交通水陆交通运输网络十分完善,现有“三条国道、四条高速、两条铁路、两个港口”可为公安所用,物资进出十分便利。三条国道:分别为南北向的207国道和东西向的318、351国道,荆州长江公铁两用大桥建成后,207国道将改线与青吉工业园擦肩而过。四条高速:即南北向的二广高速公路、沙公高速公路,东西向的沪渝高速公路、岳宜高速江南段公路。两条铁路:即已通车的沪蓉高铁和正在建设的蒙华铁路荆岳段,荆岳铁路在我县设公安、藕池两站,公安站紧靠青吉工业园。公安经铁路北上可过荆州至襄阳枢纽,南下直达岳阳中转,与京广线和焦柳线实现直通。两个港口:即国家一类通商口岸荆州盐卡港和一期工程已经完工的公安深水港,其中盐卡港距公安30公里,公安深水港为青吉工业园配套港口。公安距武汉天河机场、宜昌三峡机场分别为2个半小时、1个半小时车程。完善的水运、公路、铁路交通网络,已经使公安成为连接中西部地区的物流集散地和中转走廊之一。

3、资源优势。公安县是国家级粮、棉、油生产基地,全省生猪、水产大县。周边的“两湖”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基地。全县粮食常年总产55万吨以上,皮棉4万吨,油菜10万吨,粮棉油、水产、畜牧生产规模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公安是百湖之县,河湖水系发达,长江岸线120公里,淡水资源丰富,港口岸线条件优越。公安县是百万人口大县,常年外出务工人员20万人,劳动力资源充足。与公安一桥之隔的荆州是华中地区重要的高等教育基地,可培训多学科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公安就近吸纳人才具备优良的条件。公安县是川煤东运的集散地,“北煤南运”的中转站,也是三峡电站通往苏浙沪地区的电力走廊,周边荆门石化、武汉石化等企业可提供油气资源及加工原料,能源供应充足可靠。

4、基础配套优势。公安通讯设施完备,通讯传输质量高、速度快,网络实现无缝隙覆盖。公安物流体系初步健全,拥有物流企业、快递公司站点43家,拥有各种货运车辆5130辆,年货运能力在12337万吨公里。拥有货运船舶94艘,载重量69000吨。仓储面积52000平方米;港区14个,码头25座,年货物吞吐量120万吨。新规划的公安港区年吞吐量1000万吨,具有散货、件杂、危化品和外贸集装箱装卸及中转、仓储、联运等多种功能。主要物流企业有通运物流、公安荣益物流、惠众物流、楚丰水产品冷链物流、长江医药物流等物流企业,可以承接全国各地整车、零担货车、专线直达、往返运输、中转运输、仓储分装等第三方物流增值延伸服务,提供储存、分销、配送、信息服务等服务体系。公安拥有配套齐全的投资平台,公安经济开发区是省政府1991年首批确定的9个省级开发区之一。作为全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试点县市,开发区建设项目的供地瓶颈在全省率先得以解决。开发区规划面积37平方公里,辖孱陵、青吉两个工业园。3平方公里的孱陵工业园已实现项目满园,正在开发建设的青吉工业园,目前已建成10平方公里,入园企业40多家。作为县城新区开发定位的青吉工业园,不仅具备与中心城区近,入园企业可享受中型城市服务配套的优越条件,而且园区紧邻公安火车站、公安深水港,物流交通十分便捷。

蜀汉昭烈帝刘备(161—223)字玄德,涿郡涿县(今河北涿州)人,据说是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公元221—223年在位。政治家,庙号烈祖。蜀汉昭烈帝刘备(161-223)东汉汉灵帝末年,刘备因起兵讨伐黄巾军有功…… 刘备详细信息++

历史沿革:

公安春秋时属楚,秦时属黔中地。

汉高祖五年(202),建孱陵县,县域辖有今公安、石首、监利和湖南安乡、津市、澧县、南县、华容等地,属五陵郡。

县城在柴林街(今夹竹园镇齐居寺村),又名孱陵街。

汉元始二年(2),分孱陵置华容县(今监利、石首和湖南华容等地)。

汉元始八年(8),王莽建立新朝,改孱陵县为孱陆县。

汉建武元年(25)县名恢复为孱陵县。

建武六年(30),高成县(今松滋市)并入孱陵县。

建武十六年(40),分孱陵置作唐县(今湖南安乡、澧县、津市等地)。

汉建安十四年(209),刘备领荆州牧,驻军油江口,改孱陵县为公安县。

建安二十四年(219),孙权派大将吕蒙袭取荆州后,任吕蒙为南郡太守,封孱陵候,又复县名为孱陵。

晋太康元年(280),分孱陵立江安县。

县城设二圣洲(今江陵沈家洲)。

晋咸康三年(337),于孱陵县内侨立松滋县,属河东郡。

后为荆州属县。

南北朝刘宋末年,二圣洲县城为江水冲毁,改迁油江口,取名梅园。

梁正平元年(548),改江安县为公安县。

隋开皇九年(589),将孱陵县和永安县(侨县)并入公安县,改名为公安镇(不久复为县),属荆州总管府南郡;同时改作唐县为孱陵县,属澧阳郡。

唐天宝元年(742),公安属江陵府江陵郡。

上元二年(761)属江陵府。

后梁开平元年(907),公安属荆南节度使管辖。

后唐同光三年(925),荆南节度使高季兴割据荆、归、峡三州,称南平王,国都江陵。

公安县为南平国属县。

北宋初年,公安属荆湖北路江陵府,后更名为荆南府。

南宋建炎四年(1130),公安县升为公安军,置镇抚使。

绍兴五年(1135),撤销公安军,恢复公安县建置,属荆南府。

元天历二年(1329),公安属河南行省荆湖北道上路总管府中兴路。

至正二十四年(1364),公安属湖广行省荆州府。

明洪武九年(1376),公安属湖广布政司为第二县。

明崇祯元年(1628),梅园失火,县城被毁,迁城椒园(今窑头埠)。

崇祯七年(1634),李自成农民起义军逼近荆州,迁城于祝家岗(今斑竹垱镇同和村)。

崇祯十六年(1643),李自成农民起义军将新城全部烧毁,县城迁回椒园。

清顺治五年(1648),县城迁斗湖堤。

顺治八年(1651),县城迁回祝家岗。

康熙三年(1664),公安属湖北布政司荆州府为第二县(1911年辛亥革命前隶属未变)。

同治十二年(1873),松滋县境江堤溃口,洪水漫及公安,县城被水淹没后即迁唐家岗(今南平镇)。

民国三年(1914),属荆南道。

民国十年(1921),属荆宜道,民国二十一年(1932)属第七行政督察区。

民国二十一年(1936)属第四行政督察区。

民国二十七年(1938)日本侵略军第一次轰炸南平,官署城墙全部被炸毁,县政府迁驻狮子口。

民国三十二年(1943)县政府迁驻王家厂(今狮子口镇王家厂村)。

同年6月,再迁支苏堡(今章庄铺镇境内)。

民国三十三年(1944)县政府移驻申津渡。

民国三十四年(1945)抗日战争胜利,10月,县政府迁回南平。

1949年属荆州专区,县人民政府驻南平。

1953年,公安县所辖大美垸、六合垸和虎渡河西北起大至岗南至黄山头之岗堤以东地方(简称“小虎西”)划归荆江县。

1955年2月22日国务院批准,荆江县并入公安县,县人民政府设在斗湖堤,属湖北省荆州地区行政公署领导。

1965年,石首县的藕池镇划归公安县。

1994年9月29日,《国务院关于同意湖北省荆州地区、沙市市合并设立荆沙市的批复》国函〔1994〕99号,公安县属湖北省荆沙市领导。

1996年12月至2014年12月,公安县属湖北省荆州市管辖。

浏览 7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