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春轩塔
海春轩塔
共 1531字,需浏览 4分钟
·
2024-05-24 10:29
历史沿革
据清嘉庆《东台县志》、清光绪《扬州府志》《江苏通志》记载,海春轩塔为唐贞观年间(627~649)由(敬德)监造,塔顶有提名。
唐大历二年(767年),淮南黜陟使李承在这里兴筑捍海堰。堰成,“亭灶相望,依附取用,农事盐课,两得其利”。当地盐监官署,为给来往客商歇脚躲雨,遂于宝塔一侧搭建一座长廊,称之为“轩”。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秋,塔刹遭驻西溪伪军的窃藏。广福寺住持霖波和尚带领民众群起抗议,迫于舆论压力,伪军只得将原物交还。
1955年、1963年、1984年进行过三次维修。
1985年,江苏省古建专家方长源对海春轩塔进行全面勘察和考证,依据塔的平面、外观、塔檐及塔基的结构和具体砌法,认为该塔建于北宋早期,并留有唐塔许多特点,时代定为唐代。
1986年,海春轩塔得到维修,在塔顶安装了避雷针,塔四周围以栏杆,种植了花草树木。
海春轩塔
2004年,东台市文化(旅游)局再度对该海春轩塔进行整体维修。
建筑格局
文物遗存
佛像
海春轩塔
海春轩塔每一层每一面的叠梁短檐下,有8位佛像和佛龛,共48位。
塔尖
塔尖构件
海春轩塔塔尖的宝顶为铜葫芦造型,重约200公斤,用“烽火铜”铸成,随着日照光线的不同,能变幻成7种色彩。
文物价值
海春轩塔不仅是海盐境内现有最古老的建筑物,而且也是中国唐末过渡时期,南北两建筑体系衔接在古塔建造方面的典型代表,有重要的历史、科学价值。
历史文化
相关传说
迟敬德建塔画
相传唐朝开国名将尉迟敬德年幼时和母亲逃难途经西溪,当时这里还是一片汪洋大海,附近百姓靠出海捕鱼为生。看见渔民出海经常遭遇海难。尉迟敬德的母亲就许下愿望:若是儿子日后能做到一官半职,一定要回来建造一座灯塔,为渔民指明回家的方向。李世民感恩于尉迟恭曾在战乱中救过他的命,在平定天下之后,准奏在当时军事要塞、全国重要的产盐之地南通到淮河口建一座方向塔,并由尉迟恭监造,此塔又有“孝母塔”“尉迟塔”之称。
神奇之处
海春轩塔有三大奇特之处。第一奇:站在塔下往上看,塔的每层翘角并不在一条直线上或平面内,呈螺旋状。第二奇:这座塔最初乃是灯塔,并无塔基和地宫,却能屹立千年不倒。第三奇:传说塔顶是“分风铜”所制,自从有了这座宝塔后,台风即使从这里经过,也会越境而过。一有台风天气,东台人会笑谈:有西溪宝塔镇着,台风都得绕道走。
保护措施
遗址碑
2013年5月,海春轩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海春轩塔位于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东台镇晏溪河居委会内。
交通信息
自驾:自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人民政府开车前往海春轩塔,路程约7千米,用时约17分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