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嘉明:马斯克现象和科幻文学

共 6999字,需浏览 14分钟

 ·

2021-11-28 21:40

来源 | 苇草智酷 排版 | 王纪珑琰


编者按:

2021年11月10日,横琴数链数字金融研究院学术与技术委员会主席朱嘉明教授在横琴数链数字金融研究院与苇草智酷共同举办的“炉边对话NO.1:从历史深处看马斯克及马斯克主义”活动上发表了题为《马斯克现象和科幻文学》的主题演讲,并提出:


“基于科幻小说和科幻电影为主体的科幻艺术,派生出一种科幻文化氛围,一种科幻人文环境,一种比地理环境更为重要的环境,构成了影响和改变科技产业发展的一种深刻和丰富的思想资源,启发了几代人的想象力和追求持续创新的灵感,以及‘技术和工程可以解决政治、社会和经济问题’ 的顽强信念。”


以下为演讲全文内容:


吉尔·莱波雷文章

刊登于11月4日《纽约时报》

来源:nytimes.com


今天是11月10日,我所讲的题目是:马斯克现象的文本分析,基于吉尔·莱波雷(Jill Lepore)11月4日在纽约时报上的一篇文章,一篇严格意义上不是学术论文,更像一篇随笔的文字:“Elon Musk Is Building a Sci-Fi World, and the Rest of Us Are Trapped in It”。英文的直译是“马斯克正在建筑一个科幻世界,而我们都不可避免地会掉入这个陷阱”。但是,流传的中文文本的题目是《马斯克主义:科技亿万富翁们的外星资本主义》。我们看到,英文题目和中文题目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英文题目强调的是所谓的人们正在陷入马斯克主义所构建的“科幻世界”之中;中文题目则强调的是两个概念,其一是“科技亿万富翁”,其二是“外星资本主义”。这显示了首先介绍此文的中文翻译者的关注点和提炼倾向

题目是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全文。如前面说的,吉尔·莱波雷的这篇属于随笔性的文字,并不能称之为一个深刻的论文,但是,作者开启了一个新的视角,让我们观察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一个现象,即马斯克现象。

吉尔·莱波雷教授(1966 -)

美国历史学家

来源:harvard.edu


首先,介绍一下吉尔·莱波雷教授。她是1966年出生,是一位女性,哈佛大学美国历史学系的教授,兼任哈佛大学法学院的客座教授。也是历史与文学项目的主席,第41任大卫•伍德斯•肯珀荣誉教授。《纽约客》(The New Yorker)的特约撰稿人。吉尔·莱波雷教授取得一系列学术成就,包括“哈佛学院教授”(Harvard College Professor)的称号,以表彰她在本科生教学方面的突出成绩。她的著作《战争的名字》(The Name of War)获得了班克罗夫特奖(Bancroft Prize);《燃烧的纽约》(New York Burning)入围普利策历史奖的总决选。

2014年,她入选美国人文与科学院(美国历史最悠久的院士机构)和美国哲学学会(美国历史最悠久的学术团体)。她的研究获得包括古根海姆基金会、美国国家人文基金会等近十余个基金会的赞助。之所以介绍吉尔·莱波雷,是因为吉尔·莱波雷对于马斯克的解读受制于她本人的独特性,包括她的教育背景,长期学术立场,对于资本主义的一个认知方向。

吉尔·莱波雷是出生于1960年代的女性,一位哲学家、文学家,在这篇文章提出了一个近乎极端,但是非常明确的论断,或者一个“公式”:马斯克主义=新资本主义=外星资本主义=奢侈资本主义。这是她的这篇文章的核心所在。而这个外星资本主义又和四个元素联系在一起,这就是火星、月球、银河系、元宇宙。

马斯克主义=新资本主义=外星资本主义=奢侈资本主义
来源:作者制作

进一步说,这种星球资本主义的驱动力是什么呢?吉尔·莱波雷的观点是:并不是人们通常以为的股票价格的收益驱动,而是科幻小说,是科幻小说推动成为现代科技资本主义。文章中的原话是:“极端的、外星的资本主义,在这一体系下,股票价格与其说是由收益驱动,不如说是由科幻小说的幻想驱动”。也就是说,是科幻小说和其他艺术的科幻作品,构成了马斯克成为今天的马斯克,以及马斯克们的思想资源。科幻小说的思想就是马斯克主义的底色所在。吉尔·莱波雷的这个观点,可能是极端的,但是,却是一个重要的,甚至具有重大意义的视角:马斯克代表外星的资本主义。

所以,我的发言主要围绕这样的一个主题:马斯克与科学巨头代表人物到底有哪些特征?通过莱波雷提供的线索,当代科学巨头代表人物们是怎样的?为什么与科幻小说结合在一起?影响他们至深的科幻小说家是谁?又有代表作品?从中,也可以发现吉尔·莱波雷对于女性科幻小说家的重视和偏爱。

如果用代际分类科技巨头代表人物,存在非常清楚的代际关系,可以归为三代人:一类就是战后的一代,从1950后到1960后。比尔·盖茨和乔布斯是1955年出生;贝索斯、彼得·蒂尔、黄仁勋都是1960后;马斯克是1970后的代表,承上启下。之后是1980后的互联网一代。最重要的代表是1984年的扎克伯格,1994年的维塔利克,以太访的发明者。所以从代际上来看,科技巨头代表人物横跨了四十年时间,形成三代科技巨头的代表人物。

科技富豪们的代表:

第一行(从左至右):盖茨、乔布斯、贝佐斯、蒂尔、黄仁勋

第二行(从左至右):马斯克、扎克伯格、布特林(“V神”)

来源:作者制作


四十年的历史跨度,构成了他们成长的历史环境:具有时代性的悲剧包括反越战,民权运动,到嬉皮士运动,IT革命,技术至上主义的影响。

(从左至右)民权运动、反越战、嬉皮士运动、技术至上主义、IT革命

来源:作者制作;Michael Ochs Archives、Associated Press、Evening Standard、András Gyõrfi和'Nine to Five' (1980)剧照


再看他们的教育背景,除了维塔利克是滑铁卢大学之外,几乎是清一色的,来自美国的常青藤大学,诸如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斯坦福大学等。而他们的家庭背景基本上也是近似的,几乎都属于典型的中产阶级。

上述特征:分明的代际、时代背景、教育背景和家庭背景,无疑影响了他们的人生和事业的轨迹。但是,莱波雷并非关注这些背景,更没有发掘这些因素,而是提出:所有这些科技巨头的代表都强烈的受到了科幻小说的影响。而不仅如此,科幻小说影响了所有科技巨头公司的发展,并且成为了今天推动资本的思想资源。为此,吉尔·莱波雷罗列了若干科幻小数家的名字和作品。

为此,需要通过简单的回顾,对科幻小说和科幻文学作品有一个整体性的认识,看看是否存某些规律性的东西。

在科幻小说历史研究专家看来,科幻小说的鼻祖是雪莱夫人(1797-1851),代表作就是雪莱夫人1818年创造了《弗兰肯斯坦》,中文翻译为《科学怪人》。之后的200年间,这部小说变成了无数的电影、无数的话剧,一直影响到今天。

雪莱夫人与《科学怪人》

来源:Christie's


关于雪莱夫人的成长背景,这里说几点:

第一,雪莱夫人的父亲是支持法国大革命的狂热分子,是无政府主义者;她的母亲是那个时代女权主义的代表人物;她嫁给的雪莱是一个空想社会主义者、科技试验家和存在强烈的科技至上主义。所以,雪莱夫人身上包含着无政府主义、女权主义、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至上主义。所有元素都集中在了雪莱夫人的这部作品中,构成科幻小说的基因,并影响了过去200年来科幻、艺术、科幻小说的演进和发展。雪莱夫人的科幻小说包含了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人文精神,一个层面是科技基础。2018年是《弗兰肯斯坦》出版200周年,全球都做了纪念,我为此写了一个很长的文章,纪念我认为的重大历史事件,试图全面探讨这本小说的意义。(朱嘉明:“科学怪人”的历史与现实意义何在?)

进入20世纪,秉承雪来夫人科幻小说的基因就代表人物是“科幻三巨头”,即罗伯特·海因莱因(1907-1988)、亚瑟·克拉克(1917-2008)、艾萨克·阿西莫夫(1920-1992)。海因莱因,克拉克,阿西莫夫在1950年代、1960年代、甚至1970年代,影响力达到高峰。显而易见,这三个人的科幻小说的作品、思想和内涵非常深刻地影响和左右了这些科技巨头战后一代,一直到60后一代,他们的思想成长。

科幻三巨头(从左至右):海因莱因、克拉克、阿西莫夫
来源:Nitrozac

其中,在吉尔·莱波雷的文章里,她提到海因莱因和阿西莫夫对所有科技巨头思想形成的影响。海因莱因是最有影响美国硬科幻小说作家,被称之为“科幻先生(Mr. SF)”,代表作《星河战斗队》。阿西莫夫是美国科幻小说黄金时代的代表人物之一,其《基地系列》《银河帝国三部曲》和《机器人系列》三大系列被誉为“科幻圣经”。阿西莫夫在1950《我,机器人》中,提出“机器人三定律”,首先提出人工智能的伦理问题。[1]那时的阿西莫夫不过30岁。后来,阿西莫夫有增加了一条,变成机器人四定律,至今仍旧是关于人类和人工智能机器人之间道德关系的基本思想框架。

在吉尔·莱波雷的文章里,她还提及伊恩·班克斯(1954-2013)和道格拉斯·诺耶尔·亚当斯(1952-2001)。

来源:作者制作

班克斯1984年以小说《捕蜂器》一举成名。班克斯在1987年出版了第一本科幻小说《考虑菲利贝斯》,之后开启一系列以“文明”宇宙为背景的创作。在“文明”中,班克斯描绘了一个无政府主义的乌托邦式社会,在那里,人们不再害怕贫穷、疾病和死亡。生前最后一次接受BBC记者采访时,他说:“沉浸在科幻小说中,你可以得到极大的自由。你可以去任何地方做任何事情。”《卫报》将其作品视为“科幻小说评判的标杆”;《时代》周刊更称班克斯是“英国同时代作家中最有想象力的小说家”。吉尔·莱波雷则希望读者更关注班克斯本人是“公开的社会主义者”,所擅长描述的是“乌托邦无政府主义者”。

亚当斯是一位英国广播剧作家和音乐家,以《银河系漫游指南》系列作品出名。这部作品隐含了对经济不平等的讽刺和控诉,特别是对星球殖民主义的批评。1978年首先通过BBC的广播剧传播,之后是小说出版,原著全系列一共五本“三部曲”,成为了科幻史上一部至今仍然非常受欢迎的系列作品。再之后被改编为电视连续剧,亚当斯逝世后还拍成电影。

莱波雷还提到了一位跨越世纪的重要科幻小说家H·G·威尔斯(H.G. Wells,1866-1946)。1879年,威尔斯小说《隐身人》出版,提出了科学技术的发明如果应用不当,会给社会造成危害。1898年,威尔斯小说《星际战争》出版,描写火星人入侵地球的恐怖景象,并与英国对塔斯马尼亚人的赶尽杀绝战争对比,提出我们也不是什么仁慈的使徒,所以没有资格抱怨有着相同战争观的火星人。威尔斯并不是为火星人正名,而是控诉英国,指出先进的科学技术如果掌握在毫无人性的人手中是危险的。

1901年,威尔斯小说《月球上的第一批人》出版,以月球居民因从事不同的劳动而使身体畸形发展的情节,影射社会不合理的劳动分工造成人类的堕落。1914年,威尔斯小说《获得自由的世界》出版,描写世界大战和原子武器将对人类形成威胁,之后的历史证明了这样威胁的真实存在。威尔斯早期科幻的杰作是对帝国主义的批判。

吉尔·莱波雷所提及的科幻文学的代表人物还不止这些。她还提出一个她特有的观察,这些科技巨头对至少以下四位当代某些科幻小说的作家并没有足够的关注。第一位是加拿大小说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Margaret Atwood,1939年 -),1985年发表幻想小说《使女的故事》令她一举成名 ,获提名普罗米修斯奖和星云奖,以及英国文坛最高荣誉布克奖,成为20世纪最经典的幻想小说之一。第二位是美国科幻小说家奥克塔维娅·E·巴特勒(Octavia Butler,1947-2006),2010年入选“科幻名人堂”, 小行星7052以Octavia Estelle Butler的名字命名,代表作有《语音》、《血孩子》、《傍晚、清晨、黑夜》、《莉莉丝的孩子三部曲》、《地球之种二部曲》、《羽翼未丰》等作品。第三位是旅居美国的印度科幻作家梵达纳·辛格(Vandana Singh)担任物理与地球科学系主席,代表作品有《模糊机器和其他故事》。第四位是姜峯楠(Ted Chiang,1967- ),代表作是《巴比伦塔》、《焦躁是自由的眩晕》。上述四位科幻文学作家,除阿特伍德外都是少数族群,三位女性。反映吉尔·莱波雷的特定的社会立场,以及她认为星际资本主义代表们的缺失所在。

(从左至右)阿特伍德、巴特勒、辛格和姜峯楠
来源:作者制作


吉尔·莱波雷在这篇不那么长的文字中,给出了这些从19世纪到21世纪的科幻文学的代表人物,通过他们的人文思想,政治倾向和对科技的认知,折射出科技巨头代表的思想与精神。不仅如此,吉尔·莱波雷还探讨了科技巨头代表对于某些科幻大家的“误读”,以及对于某些科幻大家没有进入他们视野,进而证明科技巨头代表的思想与精神的缺失。无论如何,吉尔·莱波雷创造了通过科幻文学研究以马斯克代表的科技巨头人物的思想深处。

需要补充的是,在过去半个多世纪,在科幻艺术形式中,小说之外,科幻电影占有重要的位置。如果从1960年代开始,最著名的科幻电影至少有:1968年的《太空漫游》、1977年的《星球大战》、1982年的《银翼杀手》、1999年的《黑客帝国》、2008年的《钢铁侠》、2009年的《阿凡达》、2016年的《降临》,不一而足。这些科幻电影,足足影响了三代人,包括了吉尔·莱波雷文章开头所提到的比尔·盖茨,贝索斯,马斯克和扎克伯格。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科幻小说和科技巨头代表们的思想深处之间存在着一种契合,这个契合就是基于宗教信仰的人类终极思考,包括人类末日,人类灭绝,气候灾难、地球毁灭的忧虑。不得不说,探讨人类终极意义构成科幻小说和其他艺术形式的永恒性课题,必然影响在每代读者的世界观和心理结构。

世界末日

来源:Getty Images


科幻艺术,从小说到电视电影,创造了众多的未来世界,星空世界的符号和象征,宇宙中的的月球、火星、银河系,作为工具的火箭、太空船,还有外星人,经过脑接口改造的人类,以及科幻世界的各种偶像。

在过去的半年多,最有影响的一个概念是“元宇宙”。不久以前,脸书改名为“Meta”。而“元宇宙”概念,也是来自一本1992年出版的科幻小说,书名是《雪崩》,作者是1959年出生的美国赛伯朋克流科幻作家尼尔·史蒂芬森。

《雪崩》[美] 尼尔·斯蒂芬森
来源:网络


《雪崩》的故事是:以假设21世纪的美国为背景,联邦政府彻底瓦解,国家被大公司控制的状态。与处于瓦解的美国现实世界同时,还并存有一个虚拟世界。一个称之为“雪崩”的病毒,具有双重破坏作用。在现实世界,“雪崩”是具有生物属性病毒,可以破坏碳基人类的血液循环系统。在虚拟世界,这个病毒属于电脑病毒,可以破坏和瘫痪所有的计算系统,导致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同时毁灭。最后是小说中的主人公挺身而出,摧毁了这个“雪崩”病毒,维持了两个世界的存在条件。

在自然界,雪崩是如同海啸一样的人类大灾难。作者用“雪崩”所命名的病毒,确实有潜在的和现实的威胁。横行近两年的新冠病毒,以及层出不穷的黑客制造的电脑病毒,就是证明。《雪崩》是人类在后信息社会生存危险的预言著作,该书问世之后,对硅谷IT产业的群体产生了原子弹冲击波一样的影响,那时21岁的马斯克很可能是其中一员。只是,马斯克所追求的是物理形态的星际太空,而扎克伯格最终选择了虚拟现实的“元宇宙”。

做一个小结:自二战之后开始的科幻小说、科幻电视、电影的黄金时代,与真实存在的IT革命和互联网革命,太空开发存在着直接的历史重合,强烈的相关性和深层的互动。基于科幻小说和科幻电影为主体的科幻艺术,派生出一种科幻文化氛围,一种科幻人文环境,一种比地理环境更为重要的环境,构成了影响和改变科技产业发展的一种深刻和丰富的思想资源,启发了几代人的想象力和追求持续创新的灵感,以及“技术和工程可以解决政治、社会和经济问题”的顽强信念。对于同时代在中国独特政治文化下的几代人而言,理解以美国和欧洲发达国界所有的科幻文化历史环境,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同农耕文明理解海洋文明那样的不容易。

洛杉矶的天际线

来源:britannica.com


吉尔·莱波雷提出:马斯克主义起源于1990年代的硅谷。这是事实。硅谷是马斯克和他们这代人的另一个大学。1995年,24岁的马斯克开始进入硅谷,创建了一家为新闻机构开发在线内容出版软件的公司,之后是X.com。之后,马斯克将他的总部前往洛杉矶。为什么是洛杉矶呢?因为洛杉矶可以突破传统的硅谷模式,具有更完整的产业生态和更多元的文化因素环境。马斯克代表的是另外一个后硅谷时代。

我以吉尔·莱波雷提出马斯克代表的新资本主义的文本为基础,试图给大家一个对马斯克现象的更为纵深和宽广的视野。



推荐阅读


联系我们


阅读原文

浏览 6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