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联合创作 · 2024-08-28 16:29

企业规模

农村首期10500万元,3949亿元,它是由浙江省辖内81个县(市、区)联合社和入股组建,是具有独立的地方性金融机构。 浙江省深化试点工作组长章猛进副省长说:“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已不是一个单纯的金融问题,而是关乎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大局的重要,成立后的省联社是经授权管理农村信用社的一个省级管理机构,同时又是一个提供多种的省级金融机构,肩负着对浙江省农村信用社管理、指导、协调和服务的职能。”

历史沿革

浙江省农村信用社是从1952年开始发展起来的,在近60年艰难曲折发展过程中,始终立足农村,以服务“三农”为宗旨,在促进全省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和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1996年7月全国工作会议后,根据《》,与全面脱离了行政隶属关系,并组建了浙江省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领导小组。1996年到2003年进入健康发展期,并于1999年11月组建了浙江省信用合作协会。2004年4月18日,浙江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以下简称浙江省农信联社)正式挂牌成立,全省农村合作金融事业揭开了发展史上新的一页,迎来了改革发展的春天。

发展历程

现状

2004年,按照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改革试点方案》要求,省委、对全省进行了改革,于2004年4月18日组建了浙江省农信联社。全省农村信用社在省内真正有了自己的总部。同时,积极推进农村信用社,到2010年6月末,组建成立42家和39家。深化改革,为全省农村合作全面、健康、快速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2010年6月末,各项达7427.96亿元,比改革前(2003年末,下同)增加5028.34亿元,增幅209.55%;各项达5249.34亿元,比改革前增加3446.47亿元,增幅191.17%;为1.66%;2004年-2009年共实现407.89亿元。

2004年至2010年以来,浙江省农信联社带领全省农信系统81家成员行社、近4千家网点、4万余员工,传承悠久历史文化,承载壮大浙江地方光荣梦想,坚持与“三农”和中小企业共成长的,在积极支持浙江经济社会前进发展的同时,自身业绩取得了长足进步。到2010年10月底,存分别达7673亿元和5497亿元,居全国农信社前列。

历经不懈的辛勤耕耘,秉承共同成长的理念,六年多来,全省农村合作金融系统在促进地方经济特别是“”经济发展的同时,自身也收获了累累硕果。已成为我省服务最广、机构数量最多、服务“三农”和中小企业最专注的地方性金融机构,营业网点遍布省内县(市、区)、乡镇和较,存贷款规模分别居全省第一和第二,和经营效益均居全国各省区农村合作金融系统第一,水平明显提高,能力显著增强,正逐步向现代农村金融机构迈进。

春风鼓帆再远航,齐心协力铸辉煌。面对新的战略机遇和挑战,浙江省农信联社将与全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一道,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实践“一条道路、两场革命”(走做强做优之路,推进“革命”和“科技”),始终不渝地服务于“三农”和中小企业,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做出新的贡献!

发展

2004年4月18日,浙江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以下简称省农信联社)成立。省政府领导参加了。省政府一些厅局一把手,许多金融机构的主要负责人也都参加了这一仪式。会后,省政府领导与省农信联社班子成员朱范予、、周才康集体合影,定下了历史的一格。如此高规格的揭牌仪式,吸引了人们的眼球,引起了人们的好奇,浙江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这个名称比较拗口的单位,究竟是?浙江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根据省政府授权,管理、指导、协调、服务浙江省辖内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根据有关法律性文件,这个单位的、职责范围是这么界定的。省农信联社的成立,让人们开始将全省的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作为一个联合体?浙江省农村信用社来考虑、来审视,人们这才发现,在我们浙江省本土,还活跃着一个了50年岁月、50年耕耘、50年磨砺,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创造了50年辉煌、从浙江农村沃土中成长起来的金融巨子——浙江省农村信用社。浙江省农村信用社从1954年普设至今已历时50个春秋。

50年来,我省农村信用社认真贯彻党的经济、金融方针政策,在各级地方党委、政府、、银监系统、部门等的领导、管理下,始终坚持以支持“三农”为己任,牢固树立为农服务的宗旨,集中,优先支持农、林、牧、副、渔各业发展,支持、个私企业、乡镇企业发展,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效。

与此同时,经过50年岁月的艰苦磨砺,农村信用社也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发展成为的一大片天,形成了农村经济快速稳健发展与农村信用社健康发展的良性循环。建社50年来,共累计发放各类贷款达19672.36亿元,其中:达3619.11亿元。

到2003年末,全省农村信用社各项存款2400亿元,占全省金融系统的16.26%,各项贷款1803亿元,占全省金融系统的15.01%,存、贷款余额占全国农村信用社系统10%。存、贷款总量在全省金融系统和全国农村信用社系统中均列第二位。农村信用社的农业贷款和,分别占全省金融系统总量的96%和81%,已成为我省农村金融的。50年来我省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发展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建立与普设

我省农村信用社始建于1952年10月,普设于1954年。1954年4月浙江省委根据中央关于积极发展信用合作和华东局关于直接建立的指示,发出了《关于开展农村信用合作的指示》,在上半年试点的基础上,下半年全面推开。到1954年年底,全省信用社发展到4565个,全省78.5%的乡成立了信用合作社或信用部,有40个县(市)、乡建立了信用合作社,实现了信用合作机构普遍化。

经过两年的整顿、巩固和合并,到1956年底信用社数为2569个,实现了乡乡有社。信用合作社的建立,帮助农民解决了生产、生活上的资金困难,对农业发放贷款,帮助生产合作社解决需要,促进了生产互助合作的巩固和发展,打击了农村活动,社会主义农村借贷阵地不断扩大,成为的有力助手。

“三性”的改革

全省农村信用社建立后的前30年中,信用社的体制经历了从农村信用社—信用分部—恢复信用社的过程。也从银行管理—人民公社管理-管理-银行管理,经过了四个阶段。农村信用社相当一个时期成为既是集体金融组织,又是国家银行在农村的金融机构的诸多变更。直至1983年中央1号文件关于农村信用社应恢复“三性”坚持合作金融组织的性质的指示下达后,才最终给信用社的性质作了定论。

1983年至1987年,根据中央《关于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指出的“信用社应坚持合作金融组织性质”和省委、省政府批转省《关于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试点意见的报告》精神,以恢复“三性”为主要内容,对信用社管理体制改革进行了试点。

通过清股扩股,扩大社员入股面,进一步体现合作金融组织的群众性;改革劳动,改固定工制为,改信用社正副主任任命制为社员代表,召开社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理事会、成员,建立和健全各项民主,加强管理上的民主性;拓展信贷服务范围,增设服务网点,推行贷款合同制,下放权限,执行贷款政策,针对服务对象和,努力探索业务经营上的灵活性。

在恢复“三性”改革中,农村信用社还建立了相结合的经营及联奖承包责任制等制度,调动了干部职工、用活资金、增收节支、提高效益的积极性,逐步增强了农村信用社的,改变了农村信用社“既是”、“又是”的管理体制,促进了业务的发展,也使信用社更贴近三农了。

组建县联社

根据国务院《关于改革信用社管理体制》精神和农总行的具体部署,在1983年恢复“三性”试点基础上,又率先进行了组建县联社的试点,并于1984年9月完成了改革试点,成立了全省首家农村信用社(简称县联社)。为进一步探索县联社在农业银行领导下,、指导、服务、监督基层信用社,在之后的两年中,又选择了不同地区、不同的10个联社进行扩大试点。通过组织机构到位、人员到位、职能到位、责任到位等方面的探索,使试点联社在管理和服务信用社中初步发挥了作用,也为县联社的普设积累了经验。1987年至1992年,根据我省实际,继续坚持“积极、稳妥、求实”的建社指导思想,以普设农村信用社县(市)联社为重点,建立由县联社基层信用社,农业银行通过县联社领导农村信用社的领导管理体制,分期分批全面展开了县联社的组建工作。

到1993年底,全省拟组建的79个县级联社中,除2个属新分设的区域外,都完成了县联社的组建工作,实施了对基层信用社人、财、物的统一管理,并配备专职常务副主任主持联社日常工作(主任由行长兼任),初步理顺了行社关系。在此期间,我省和绍兴县还进行了行社“脱钩”试点,联社进行了“行政挂靠地方、行业管理上挂市农行”的半脱钩试点。同时,县联社以基层信用社入股的形式,先后建立了联社营业部,办理公众存、贷业务和内外的各项往来,逐步使县联社从管理服务型向管理经营型转变,较好地实施了“管理、指导、协调、服务”的联社办社宗旨,完善了由县联社统一管理基层社的管理体制。

1992年,我省农村信用社在完善、自我发展中,又率先在全省金融系统中实施了,使我省农村信用社组织存款的积极性和明显提高,使农村信用社的业务发展和得到了明显改观。为全面、系统推行并完善对农村信用社统一管理的体制,坚持和维护农村信用社的经营自主权和,加强对农村信用社的管理、指导、协调和服务。

1988年联社普设后,对人、财、物实行了统一管理,把原来分散在省、市、县农行各部门的信用社分别转到省、市、农行信用合作部门和县联社,各级农行除在政策上、宏观上加强领导外,信用社日常事务由信用合作部门和县联社统一管理。

随着县联社的普设和统一管理体制的实施,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办法的推行,我省农村信用社的业务得到快速发展:存款1992年至1994年连续3年、贷款1992年到1996年连续5年增量居全省各金融机构第一位,其中1994年,存款总量跃居全省第一位。为加强联社建设,提高联社的,1995年进行了以配备联社专职主任,进一步加强联社建设为主要内容的深化农村的试点,选择了9个基础较好,较强的经营管理型联社进行了配备联社专职主任试点,实施农村信用社与县(市)农行脱钩,专职主任联社上挂市(地)农行。联社专职主任的配备,对加强联社建设,提高联社领导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为农村信用社的人、财、物起到了较好的作用,也为后来的行社脱钩奠定了基础,为维护农村信用社的合法权益作了前期的组织准备。

协会建立

1996年7月全国工作会议后,我省根据《》和《农村信用社与脱离》的精神,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建立了浙江省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并设立了由省人民银行分管副行长兼任办公室主任、省信用合作管理部门负责人为专职副主任的办公室(简称省农金改办);结合浙江实际,制定了改革的实施方案和具体的操作计划;加强县(市)联社领导班子建设,配齐联社专职主任,以加强县联社对信用社改革的领导。经过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扎实工作,1996年11月我省农村信用社与中国农业银行脱离行政隶属关系,工作在稳定的秩序中顺利完成。行社脱钩后,主要通过由人民银行领导下的“农金改办”和1997年7月成立的省分行农金处,具体承担对农村信用社的管理职能。

1999年8月,根据人民银行总行《关于开展省级信用合作协会试点工作的通知》精神,在人民银行的领导下,组织开展成立浙江省信用合作协会的各项筹备工作:建立筹备领导小组,制订筹建方案,召开发起人会议,草拟协会章程,推荐会员代表;按,分别报经人民银行上海分行、总行和省批准;召开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通过了《章程》,选举产生了协会第一届理事、常务理事、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11月26日浙江省信用合作协会正式成立。协会在任的4年多时间中,较好地行使了对全省农村信用社的指导、管理、协调和。在上下共同努力下,在人民银行、银监系统领导、监管下的全省农村信用社与其他商业银行一样,也进入了一个历史性的快速、稳健发展期。

2003年末比1999年末,全省农村信用社各项存款增加1312.1亿元,增长121%,年递增22%,人均存款增加326万元,增长105.2%;各项贷款增加1000.8亿元,增长124.8%,年递增22.5%,人均贷款增加249万元,增长108.7%;农业贷款占比达31.4%,提高17.8个占比为8.56%,下降15.93个百分点;232398万元,增长594%。农村信用社对农村经济的贡献及、社会形象大大提高。

管理总部

浙江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在改革发展的浪潮中诞生

2003年8月我省被国务院确定为改革试点省。省委、省政府对此高度重视,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深化试点方案的通知》精神,省政府成立了浙江省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在领导小组领导下,领导小组办公室及各有关部门积极做好改革试点的各项准备工作,向国务院上报了《浙江省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和《浙江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组建方案》,12月27日省政府召开了全省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会议。

管理总部

至此,我省新一轮的农村信用社改革进入了全面。按照“、加强监管,省级政府依法管理、落实责任,信用社自我约束、自”的监督管理体制,省委、省政府研究决定,在省信用合作协会的基础上组建省农信联社。省农信联社在省政府领导下,承担对信用社的管理、指导、协调和服务职能。

自我省决定成立省农信联社后,筹建工作严格按照规定程序有条不紊地经历了以下阶段:一是成立以省政府副秘书长为组长的省农信联社筹建工作领导小组;二是研究制订筹建方案;三是召开省农信联社发起人会议,签署发起人,认购省农信联社首期的出资金额;四是上报筹建申请;五是研究制订省农信联社《》,起草其他各项文本,按有关程序推荐,确定班子候选人,筹备召开创立大会。

经浙江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创立大会暨第一届社员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第一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选举产生了第一届理事会理事、理事长和省农信联社主任、副主任,报经对省农信联社任职批准。

浙江省农信联社于2004年4月18日正式挂牌成立。省农信联社的组建,是我省农村信用社建社以来,真正实施“四自”管理体制的一次重大改革,使全省农村信用社在省内真正有了自己的总部,省农信联社的成立是我省农村信用社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标志着我省农村信用社将进入一个崭新的。全省农村信用社的改革正如火如荼,已全面开展组建农村合作银行、一级法人和继续规范县联社、信用社二级法人体制等各项深化信用社改革的工作。

根据,2012年年内要求对拟组建的25家农村合作银行确保10家、争取15家挂牌;42家统一法人联社和13家二级法人联社要全部完成改革和任务。萧山、两家农村合作银行已于2004年8月26日正式开业,7家农村合作银行已获中国银监会批准筹建,3家统一法人联社已获批正筹备开业,二级法人规范工作已进入全面验收阶段。截至2004年9月末,全省农村信用社各项存款余额264938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980.32亿元,其中农业贷款余额674.24亿元,不良贷款比例为5.93%。改革中浙江省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浙江省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灿烂辉煌!

2022年1月,浙江省联社将改制为农商

2022年4月14日,浙江银保监局的批复显示,同意开业,核准为50.25亿元。根据批复,浙江农商联合银行开业之日,原浙江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自行终止,由该行承接。

所获荣誉

2020年7月,荣获2019年百佳评估“最佳成效奖”。

2020年11月20日,浙江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办事处审计科获“全国先进集体”

企业文化

浙江农信系统标志由图案和“浙江农信”组成。图案由传统演化而来。中间既是草书“之”字的写意,又是之江的象形,有明显的浙江区域特性;同时还暗含“3”,体现中“三生万物”的概念。图案中的绿色象征大地、农业、自然,蓝色象征蓝天、现代、科技,体现出服务“三农”的理念,又表露出强化核心竞争力的决心。

“浙江农信”,核心要义有三。第一,基石是“浙江”;第二,根在“农”字;第三,本为“信”字。

由图案和“浙江农信”组成的标志整体,既象征着保持全省81家行社的法人主体地位,又寓意着将全省81家法人行社凝聚成为主导力量的大系统。成立60周年

2012年,浙江农村信用社60岁了。60年来,浙江农村信用社始终立足“三农”,坚持支农支小,走出了一条具有浙江特色的发展路子,为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作出了积极贡献,同时也实现了自身

60年来,浙江农村信用社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综合实力名列前茅。浙江省农信联社下辖81家行社,其中农村信用联社38家、农村合作银行40家、3家,设有营业网点4100多个,员工4.6万余人。

60年栉风沐雨,浙江农村信用社已成为支持浙江省经济的农村金融主力军。截至2012年5月末,全省农村信用社各项存款余额达9702亿元,各项贷款余额达6833亿元,存贷款总量居全省银行业第一位,全国农信社第二位,全省有三分之二县级行社存贷款总量居当地银行业首位;全省81家行社全面实现盈余,综合效益连续多年居全国农信社第一;2004年以来,累计交税343亿元,有56家行社纳税居当地排名前5强;不良贷款率为1.37%,达到国内外先进银行标准,资产质量连续多年居全国农信社系统前列。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