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地质博物馆

联合创作 · 2023-07-22 00:44

安徽省地质博物馆是地质、自然科学类博物馆,是安徽省的文化工程之一,是一个具有现代化、高科技、独具特色的地质古生物专业博物馆,是珍稀地质矿产标本收藏、研究中心,是国土资源知识普及与青少年科学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博物馆以标本、图片、文字、场景,结合现代科技手段,系统地展示地球结构,海陆变迁等地质变化。

人文历史

历史发展

安徽省地质博物馆的前身为安徽省地质矿产陈列馆。
1986年5月,安徽省地质矿产陈列馆筹建,隶属于安徽省地矿局下属的安徽省地质科学研究所。
1987年9月,安徽省地质矿产陈列馆更名为安徽省地质博物馆。
1997年,安徽省地质博物馆划归安徽省地矿局下属单位安徽省地质试验研究所。
2004年2月26日,经安徽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准,安徽省编制委员会批复,同意在原属安徽省地质试验研究所的安徽省地质博物馆基础上组建安徽古生物化石博物馆,同时加挂安徽省古生物化石科学研究所、安徽省地质博物馆两块牌子,为安徽省国土资源厅直属事业单位。
2008年4月1日,安徽省地质博物馆(安徽古生物化石博物馆)新馆正式开工建设。安徽省地质博物馆新馆建设得到了安徽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被列入省“十一五”发展规划和安徽“861”行动计划。
2012年,安徽古生物化石博物馆主名称变更为安徽省地质博物馆,同时加挂安徽省古生物化石科学研究所、安徽古生物化石博物馆两块牌子。10月10日,安徽省地质博物馆新馆正式开馆并免费对外开放。
2013年7月19日,临时闭馆,进行了整改和完善。
2014年11月2日,重新开馆,免费对外开放。

主要景点

独立景点总述

安徽省地质博物馆常设序厅、地球厅、生命演化厅、恐龙厅、资源环境厅、矿物岩石厅,附设4D科普影院、中庭休憩区、多功能学术报告厅、临时展厅、室外景观区,并以标本、图片、文字、场景,结合现代科技手段,系统地展示地球结构,海陆变迁,化石奥秘,生物演变,岩石矿物等。

序厅

序厅位于南楼东一层入口处,面积480平方米,层高6.6米,此区域是各类参观人员集中分散的场所。序厅进门中间位置摆放的是天然水晶球,其直径达1.61米,重达5.7吨。右手边是汉白玉浮雕墙,描绘的是地球生命进化简图;左手边是服务台,提供咨询引导服务。

地球厅

地球厅位于北楼东一层,面积约1000平方米,大厅前半部分层高10米,后半部分层高2.6米(包括二层休息区)。其以“地球——生命的摇篮”为主题,突出表现地球形成、构造、演化的过程,进而揭示地球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与生命起源和演化之间的相互关系。大厅进门以一个曲面LED地球(直径达4米)动态的介绍地球的演化历史,并且四周以展板的形式辅以图片文字说明。后半部分主要是运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以场景的形式模拟火山喷发、风化运动、冰山运动等地球的内外动力作用,并以多媒体结合图片及文字说明的形式重点介绍了安徽大别山的造山运动和中国实时地震带分布图。

生命演化厅

生命演化厅位于北楼西一层,面积约1800平方米,以“生命演化”为主题,地质时代为主线,采用实体化石标本、模型标本、图文展板、复原场景景观和互动多媒体等展示形式,按生命演化的各个阶段分别介绍地球上的生命起源、发展和演化的进程。精选的651件化石珍品是本厅的展示亮点(其中蓝田生物群、巢湖鱼龙及带毛恐龙等化石尤其珍贵)。

恐龙厅

恐龙厅位于北楼西二层、西三层回廊、西四层回廊,布展面积4326平方米,大厅中央二——四为中空部分,层高近18米。以“恐龙的世界”为主题,利用现代的空间美学元素将恐龙知识介绍、标本展示、生态景观复原和互动多媒体等有机结合分专题展示恐龙起源、进化、发展、灭绝的历史。

资源与环境厅

资源与环境厅位于南楼西二层,面积约1695平方米,该厅为跃层式分三个展示层面。以“富饶美丽的安徽”为主题,重点围绕安徽省的国土资源和地质环境进行展示,突出展示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及测绘成果等安徽国土资源情况,以及安徽地质环境包括地质遗迹、地质公园、地质灾害的情况。使用先进的现代化手段建立安徽省矿产、土地等资源的电子演示大沙盘(长约12.5米,宽约9.5米),集中展示安徽省地质、地貌以及矿产等。

矿物岩石厅

矿物岩石厅位于南楼西一层,面积935平方米,层高6米。以“精美的石头”为主题,以矿物岩石学基础知识的介绍为起点,从美学角度出发,用多种方式为观众展示自然界中各种精美的矿物与岩石。展厅分为矿物学基本知识展区、常见矿物展区、宝玉石展区、观赏石展区等部分。以背景图案、文字介绍、矿物标本及各种多媒体等展示手段系统介绍。

浏览 12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