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
中心简介
主要业务领域包括:全国近岸海域生 态监控区监测、赤潮监控区监测、陆源入海排污口监测、污染现状与趋势性监测、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主要海洋功能区监测以及监测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等,同 时还开展涉及海洋环境保护、海域使用管理等领域的基础科学研究和相关技术的开发工作。
近年来,随着业务领域的不断拓展,监测中心以发展监测与评价技术为基础,以监测业务化为核心,以满足国家海洋环境管理需求为导向,形成了海洋生态一海域使 用一环境综合监测的能力。监测中心编制的各类监测产品为国家或区域海洋经济发展规划、、重点海域环境保护规划的制定,海洋环境灾害减轻对策的 提出,以及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行动的决策等均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目前,监测中心正逐步发展成为监测人员岗位化、监测工作业务化、监测组织系统化、监测服 务社会化的国家级专业化权威性社会化机构。
职责与任务
----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是生态环境部直属的公益性事业单位,主要职能是负责全国海洋环境监测的业务管理、海洋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海域使用管理技术支持。其基本任务是: ----(一)拟订全国海洋环境污染监测和生态监测规划、计划及监测技术规范、技术标准、技术管理政策和规章制度;对全国海洋环境监测系统实施业务指导与协调。---
----(二)负责全国海洋环境监测网的组织管理、技术管理和信息管理,承担全国海洋环境监测网办公室的工作;负责海洋环境质量评价和预测工作,编制国家海洋环境质量公报。
----(三)负责海洋环境监测、污染监测、生态监测及陆源入海污染物监测等的业务组织、管理和技木支持;组织承担国家重大海洋环境调查项目和业务化监测试点工作。
----(四)研究拟订全国海洋环境保护、海洋生态保护与建设的规划和海洋环境标准;拟订全国重点海域排污总量控制标准和实施方案、全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重大海上溢油应急计划、海洋倾废评价程序和标准;开展赤潮、海冰等灾害的监测与评估。
----(五)承担全国海域使用管理的技术支撑;承担编制全国海洋功能区划与海洋开发规划有关内容;拟订海域使用技术规范、标准,提供海域使用论证技术咨询与服务。
----(六)建立并管理全国海洋环境监测数据库,对监测数据资料进行审核与管理;建立海洋环境监测、海域使用(纳入国家海洋综合信息业务系统)。
----(七)负责海洋环境和海洋生态监视、执法监察的技术支持、溢油指纹库和污损事件数据资料库的管理;承担重大海洋污损事件监测调查工作,编制重大海洋污损事件技术报告,为海洋污损事件的仲裁提供科学依据。
----(八)开展海洋环境保护、海洋环境监测和海域开发使用等方面的科学技术研究和有关的国际合作。
----(九)承担全国海洋环境监测和海洋环境保护等人员的业务培训任务。
----(十)承担国家海洋局交办的其他任务。
科研成果
出版《中国近海赤潮生物图谱——简本》
出版《》
出版《》
科研大事记
1959年4月22日中国共产党辽宁省委员会同意,中国科学院辽宁分院设立九个研究所。其中化工、机械、水利、数学力学研究所与大连工学院合作建立,设在大连工学院。海洋研究所(即海洋环保所的前身)由旅大市委负责筹建。 1960年4月19日中共辽宁省委同意,中国科学院辽宁分院所属研究所划归分院直接领导。大连几个研究所党的关系由旅大市委直接领导。
1960年6月1日 中国科学院辽宁分院指派张景贵、袁纪强等10名人员赴北部湾参加由中国科委组织的首次全国海洋普查工作。
1963年5月东北海洋站随着海洋调查的开展,最先建设机械分析、岩矿鉴定、沉积化学、普通生物、化学分析等五个实验室。
1963年6月3日至11月末东北海洋工作站组织李光天、魏成凯、袁纪强、符文侠四名科技人员对北戴河至山海关海岸动力地貌进行初次调查。
1963年11月28日东北海洋站举行了第一次学术活动,徐汉光作“北黄海小 鲸调查”、赵叔松作“中国海洋地貌”、贾锡钧作“地理学与生产实践关系”的报告。
1964年1月13日东北海洋工作站改装了化学分析实验室,并新建岩矿分离实验室和悬浮体物理性质实验室。
1964年1月16日 东北海洋工作站决定改装两艘渔轮,5月份上坞,于1965年1月21日完工,经国家船舶检验局大连办事处验收出厂。两艘近海调查船命名为“北海1号”、“北海2号”。
1964年5月20日东北海洋工作站受海军旅顺基地航保处的委托,对旅顺港非周期性水位预报方法进行了研究,并提交了成果报告。该项工作系首次为军港服务。
1964年6月13日 东北海洋工作站受海军旅顺基地航保处的委托,首次进行北黄海中段登沙河至花园口海岸地貌与滩头抗压性的调查研究,于1965年12月提交了调查报告和图件资料。
1965年3月22日东北海洋工作站与海军旅顺基地航保处签订协议书,承担以下调查研究任务:(1)旅顺港增减水预报方法的研究;(2)北黄海海水密度及其飞跃层分布和季节变异的研究;(3)北黄海沿岸长山岛至青堆子湾海底现代沉积物的特征分布沉积作用以及海底地形基本特征的调查研究;(4)北黄海中段花园口至英那河口海岸地貌与滩头抗压性调查研究。
1965年7月24日东北海洋工作站近海调查船“北海1号”首次参加执行渤海海峡海水密度及其飞跃层的海上调查任务。
1965年8月 在东北分院主办的科技成果展览会上,东北海洋工作站参展的海岸带地貌与滩头抗压性、水文、生物等研究项目的数学图表,受到好评。
1965年9月5日东北海洋工作站“北海2号”调查船,第一次使用船上绞车进行北黄海海底重力取样调查工作。
1965年12月16日 国家海洋局在宁波首次召开了海洋调查工作会议。会议确定了局属各单位的工作方向:“为国防建设服务,要抢时间、争速度最大限度地满足军事部门的工作需要”。东北海洋工作站根据此次会议的指导方针,承担了国防建设方面的海洋调查任务。
1966年2月19日莱州湾海面出现20余华里宽,几百里长的“返冻”冰情,东北海洋工作站奉命派王春波、徐立盛、董须瑜、尹恩惠、张海云及海洋局一所的孙湘平等人,于3月30日至4月15日进行冰情调查,并提交了调查报告。
1966年5月9日国家海洋局通知:“由于战备任务的紧急需要,海军司令部指示我局,今年进行松木岛港建港的调查工作。责令东北海洋工作站进行的海岸带调查工作暂停,迅速转入松木岛港的调查工作。”6月9日,北海分局批复,同意东北海洋工作站接受松木岛港的调查任务。
1966年6月1日 东北海洋工作站根据海上调查工作的需要,在普兰店湾中部东侧“小长山岛”上设立临时水文气象定位观测站。1967年11月24日观测结束。
1967年4月10日东北海洋工作站派姜国范,张海云二名科技人员去青岛参加“全国海水淡化会战工作”,于1970年1月返站。
1968年9月2日 国家海洋局梁琪荀工程师等来东北海洋工作站检查验收本站为海军旅顺基地完成的“普兰店湾和松木岛港的调查资料汇编”工作。
1969年2月4日东北海洋工作站向海军舰队司令部和旅顺基地工程部报送“普兰店湾自然资料汇编”成果。
1969年3月10日 东北海洋工作站奉国家海洋局的指示,派石厥民、李光天、徐立盛三名科技人员到天津塘沽参加重大冰封调查。于4月27日向国务院呈交了调查报告。
1969年10月23日东北海洋工作站在普兰店湾调查的基础上深入进行了松木岛港区淤积问题的研究工作。
1970年12月至翌年2月 东北海洋工作站首先进行普兰店湾松木岛港区的海冰调查,并向海军旅顺基地提供了调查报告。
1972年3月22日东北海洋工作站党委决定,参加组织实施的“辽东半岛0701调查”工作。
1972年5月 东北海洋工作站应旅大市革委会要求,派史鄂侯、赵金山、林金美三名科技人员参加大连湾首次海域污染调查。
1972年11月17日东北海洋工作站的史鄂侯、徐汉光、金文珠、李忠学四名科技人员参加翻译《国际海洋污染》、编写《国外海洋污染概况》工作,于次年7月完稿。
1973年1月12日 东北海洋工作站的窦振兴、赵叔松、王仁树、张立锟、董须瑜等五名科技人员参加《中国自然地理》第九立中国海部分的编写工作,于次年10月完稿。
1973年6月10日国家海洋局在北京召开“海冰预报工作经验交流座谈会”,建议东北海洋工作站开展海冰物理化学性质、发生发展过程,漂流规律的研究。
1974年7月8日 东北海洋工作站协同北海分局断面调查队,乘“曙光05号”调查船,共同进行首次渤海大面积污染状况调查。
1974年10月国家海洋局邀请国内有关专家,在大连市召开由东北海洋工作站编写的《中国自然地理》第九章中国海部分审稿会,会议由国家海洋局律巍副局长主持。
1974年11月25日国家海洋忆1975年工作要点中提出东北海洋工作站6条海洋环境保护任务:(1)沿海水域调查重点是渤海;(2)建立沿海监测网,定期进行污染监测;(3)防治海洋污染,开展自净能力研究;(4)制订水质指标和三废排放标准;(5)制订防止水域污染法令条例;(6)报导国内外海洋污染情况,搜集情报资料,搞好服务工作。
1974至1975年 根据海军旅顺基地的要求,对旅顺港及柏岚子等地进行了水文气象、地质地貌及泥沙等方面的综合调查和资料分析,为工程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
1975年3月10日东北海洋工作站根据“北京海冰预报交流会”的建议和我国北方海域冬季结冰对航运、交通、石油开发等的影响,成立海冰专业课题组,从事海冰研究工作。
1975年7月3日 东北海洋工作站的窦振兴为大连“八三”工程(即鲇鱼湾建油码头)的海上施工预报波浪,准确率达80%以上,对海上施工和沉箱浮运安全,起到一定保障作用。
1975年10月30日由渤海沿海省市负责环保工作的领导参加、国家海洋局沈振东局长主持,在秦皇岛市召开“渤海污染调查协作会议”。东北海洋工作站为会议提出了1976年渤海污染调查实施计划。会议确定进行渤海污染监测试点。会议于11月10日结束。
1976年4月29日和东北海洋工作站与三省一市(辽宁、河北、山东、天津)协作,联合组成180余人的调查队,动用四艘调查船(向阳红07,海调101、102、104船)于5月(枯水期)、8月(丰水期)对渤海进行两次大规模综合调查,并提交了“渤海污染综合调查报告”。
1976年7月1日 东北海洋工作站水文物理组对小平岛军港大风天气绕射波浪对港内影响的观测研究,于10月30日完成,提交了研究报告。
1976年8月5日东北海洋工作站受营口市鲅鱼圈建港指挥部的委托,在鲅鱼圈海区进行泥沙回淤和海岸地质、地貌调查,为建港提供依据资料。
1977年6月23日至7月2日 国家海洋局科技部在青岛召开“海洋地质工作座谈会”。参加会议的局系统海洋地质方面专家共同研讨我局海洋地质工作方向。东北海洋工作站的汤烈风、李光天等三名科技人员在会上发了言,受到会议重视。
1977年6月东北海洋工作站受辽宁省长海县革命委员会委托,进行城子坦至大长山岛海域的电缆路由区底质调查,为陆地输电至海岛作出贡献。
1977年8月25日 东北海洋工作站的两项科研成果:1,渤海湾污染调查;2,普兰店湾淤泥海湾航道开挖试验和三名成绩显著的科技人员(汤烈风、窦振兴、桑耀清)受到北海分局表彰。
1977年10月5日东北海洋工作站派徐汉光、贾树林、牟秀林、李光天、魏成凯、刘国贤、汤烈风、孙试斌、严德成等九名科技人员,参加东中国海大陆架28万平方公里调查会战工作, 受到表彰。
1977年10月5日东北海洋工作站首先进口一台日本日立163型,应用于海洋环境中测定及溢油鉴别。
1977年10月14日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院所及海洋情报网牵头单位,在烟台召开“海洋环保科技情报会议”。会议进行了第一次技术交流。东北海洋工作站参加筹备工作,并为会议准备了材料。
1977年11月24日东北海洋工作站站长张喜臣参加在沈阳召开的辽宁省科学大会。
1977年12月26日 东北海洋工作站利用国产WYX—401型测定渤海重金属(铜、铅、锌、镉等)污染物分析,获得较准确数据。
1978年2月11日国家海洋局领导在计划工作会议上指示,今年务必把海洋环境监测网筹建起来,渤海监测网由东北海洋工作站牵头。
1978年3月18日至31日 东北海洋工作站海洋调查研究室副主任汤春喜参加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
1978年3月30日和东北海洋工作站及三省市(辽宁、河北、山东、天津)于1976年联合组织完成“渤海污染综合调查”在全国科学大会上获成果奖。
1978年4月20日至25日 中共旅大市委、旅大市革命委员会召开旅大市科学大会。东北海洋工作站站长张喜臣和三名科技人员黄生明、章斐然、牟秀林等四人参加大会。
1978年4月25日旅大市革命委员会将东北海洋工作站协作完成的“渤海污染调查”、“普兰店湾泥沙回淤的研究”两项课题评为市重大科技成果奖。同日 旅大市革命委员会授予东北海洋工作站海洋调查研究室先进集体称号。
1978年4月16日国家海洋局决定,渤海大面积污染调查监测工作由东北海洋工作站负责。
1978年4月 东北海洋工作站在“普兰店湾航道选择调查研究”、“渤海污染合作调查”、“1969年渤海冰封调查资料汇编”、“海岸带调查”、“联合编写局系统海洋资料目录”工作中,成绩显著,受到国家海洋局荣誉奖励。
1978年6月5月国务院环境保护办公室(以下简称国环办)在锦州召开“渤黄海监测业务交流会议”,明确渤海监测分工,东北海洋工作站承担渤海中部监测工作。
1978年6月13日 国家海洋局决定,东北海洋工作站今后科研主要承担“国家科技计划规划项目第66项课题”即“渤黄海污染与防治的研究”。
1978年6月20日东北海洋工作站党委根据锦州会议精神,指定史鄂侯负责组建“渤海监测中心站”并开展工作。
1978年6月 国环办和国家海洋局在锦州市联合召开“渤黄海环境监测座谈会”,决定成立渤黄海环境监测网,并由东北海洋工作站承担网的中心站任务。
1978年7月10日主持,在青岛召开监测工作会议。明确规定,东北海洋工作站自1979年起,独立组织渤海监测工作。渤海监测中心站定编为30人。
1978年7月18日 汤春喜同志传达国家海洋局“六五”规划,明确海洋环保所任务以渤海自净能力研究为主,以污染物的、物理变化为基础,以环境质量评价为中心,开展鉴别溢油方法的研究。
1978年8月5日东北海洋工作站奉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的指示,派汤春喜、宋有强、吴之庆三名科技人员随“向阳红09号”调查船参加国家海洋局组织的首次全球大气试验。1979年8月10日归站。
1978年9月1日 东北海洋工作站党委根据国环办和国家海洋局指示精神,决定设立渤海监测中心站,负责渤黄海环境监测网业务组织协调工作,于9月9日宣布正式成立。史鄂侯、钱昌琪为负责人。
1978年9月11日东北海洋工作站渤海监测中心站遵照国环办(1977)128号文件精神和国家海洋局的指示,每年5、8、10月份定期执行渤海污染监测任务。
1978年9月15日 国环办向渤黄海沿海省及地(市)环保部门转发东北海洋工作站起草的《渤黄海环境监测网试行方案》,并要求贯彻执行。
1978年9月渤黄海环境监测中心站根据监测网成员单位的监测资料,首次向中央有关部门及省市环保部门发布《污染通报》。
1978年10月15日 东北海洋工作站首次接待以著名科学家沃尔特芒为团长的美国海洋科学代表团一行七人,并举行座谈与学术交流活动。
1978年11月6日国家海洋局下达东北海洋工作站1979年任务:(1)渤海中部监测工作;(2)渤海环境及其对污染物搬运能力的研究;(3)渤海局部海区水质油自净能力的研究;(4)锦州湾五项研究课题。上述任务表明,东北海洋工作站自1979年起已转向海洋环境保护工作。
1978年11月27日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党委任命黄廷喜为东北海洋工作站政治委员。原政治委员张颖光离同职休养。
1978年11月28日 国家海洋局指示,东北海洋工作站1979年的工作重点转向海洋环境保护工作。
1979年2月9日国家海洋局授予东北海洋工作站工作三项科技成果奖:(1)小平岛港外堤防波掩护功率的研究;(2)横式采水器的设计与研制;(3)BOD(生化耗氧量)试验。
1979年2月15日 国环办和在烟台市共同主持召开监测网领导小组成员会议,即渤黄海环境监测网第一次工作会议。会议明确了1979年监测任务,统一了监测时间、次数、项目、方法、报表格式等。会议于2月19日结束。
1979年5月10日东北海洋工作站根据国家海洋局和北海分局下达的科研计划,首次进行中国近海重点海域污染防治研究工作:(1)渤海环流及其对污染物质搬运能力的研究;(2)多学科综合性调查研究。
1979年5月20日 东北海洋工作站首次开展对锦州湾污染分布特征及其实际负荷量等五项研究工作。
1979年8月24日国家海洋局通知,为适应海洋环境保护工作发展的需要,经海军批准,决定将东北海洋工作站扩建为海洋环境保护研究所,执行师(地)级权限,直属海洋局建制领导。环保所是我局承担海洋环境保护科研任务的研究所。它以渤海、黄海为重点,进行海洋自净能力和负荷总量、海洋污染对海洋生物影响、海洋环境质量评价和海洋污染防治方法、海洋调查测试方法和海洋条法的研究。参加海洋污染调查规范和的研究制定,负责渤海污染调查监测工作,同时进行海冰生消规律和平共处物化性质的研究。
自10月1日起,该所有关党、行政、业务、后勤等工作,直接与局有关部门联系办理。
1979年8月25日国家海洋局下达给海洋环保所1980~1981年科研任务:(一)中国海自然环境调查项目:渤海海冰调查观测;(二)中国近海重点海域污染调查监测项目:渤海污染监测;(三)中国近海重点海域污染防治研究项目:(1)锦州湾污水稀释扩散特性的研究;(2)锦州湾污水体污染特性及负荷量的研究;(3)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研究;(4)锦州湾污染对海洋生物影响的研究。
1979年10月20日海洋环保所史鄂侯参加国家海洋局考察团,赴日本考察海洋环境污染监测技术。11月13日回国。
1979年11月29日 海洋环保所海冰研究室副主任,助理研究员董须瑜带队一行五人,赴日本考察海冰低温试验室。于12月4日回国。
1979年12月20日海洋环保所地质研究室聘请北京大学地理系主任陈静生教授为顾问,指导本所海洋地质研究工作。
1979年12月29日海洋环保所第一届学术委员会成立。由王仁树、王锡侯、尹恩惠、石厥民、史鄂侯、刘锦明、李光天、金文珠、苏先功、张喜臣、贾树林、徐汉光、梁居廷、章斐然、窦振兴、汤春喜、汤烈风、董须瑜、占玉芬等十九人组成。张喜臣任主任,汤春喜任副主任,刘锦明为秘书。
1979年12月 海洋环保所购进一台国产“HDP—2型”海底,在完成纵横向任务,开展海洋工程前期底质调查研究中,起到重要作用。
1980年3月海洋环保所综合技术研究室副主任、助理研究员汤烈风出席在日本举行的“西太平洋污染物体传输学术会议”,并参加“西太平洋污染研究计量制定”。
1980年5月 海洋环保所地质研究室第一次与大连签订七万二千五百元有偿科技服务项目“浅地层剖面测量”,为建港提供资料。
1980年9月29日海洋环保所监测中心执行渤海污染监测任务时,将两种加固定液的吸管放在一起,影响了水样分析质量,造成几十个样品作废的责任事故。
1981年4月20日 海洋环保所为开展锦州湾污染史的研究,建立铅210实验室。
1981年5月15日海洋环保所为执法服务,掌握指导国内海洋污染监测分析质量,成立分析质量控制研究室。
1981年6月29日 海洋环保所从澳大利亚购进一台AA-875型,用于海洋环境中重金属及有害金属微量分析。
1981年8月27日海洋环保所组织地质、化学、水文物理等研究室科技力量,开始进行辽宁省海岸带调查研究工作。
1981年10月9日至15日 挂靠在海洋环保所的中国海洋环境科学学会与国家科委海洋组海洋环境保护分组在大连联合召开了首届“全国海洋环境科学学术交流会”。
1981年10月9日挂靠在海洋环保所的中国海洋环境科学学会在大连举行第一届第二次理事扩大会议,增补海洋环保所负责人,副研究员万邦和为副理事长,汤春喜为秘书长,张喜臣、史鄂侯为理事。
1981年10月11日 挂靠在海洋环保所的国家科委海洋环境保护分组在大连召开第二次工作会议,增补海洋环保所负责人李长衡为副组长。会上宣布成立“海洋环境保护分组测试质量控制组”,苏先功任副组长,万邦和任顾问,史鄂侯为成员,曲传宇为秘书。
1981年10月30日海洋环保所海冰研究室首次在盖县鲅鱼圈组建海冰雷达观测站。用751型航海导航雷达,测定海上流体运动方向和速度,为建港提供冰情资料。
1981年11月21日 由海洋环保所负责人、副研究员万邦和、科技处处长、助理研究员汤春喜、助理研究员汤烈风、徐汉光等四人组成的考察团赴英国考察,于12月14日回国。
1982年6月25日至30日海洋环保所与国家科委海洋环境保护分组在大连联合举办“全国海洋环境测试质量控制培训班”,为全国沿海有关省市和部门培训技术人员98名。
1982年7月20日国家海洋局和辽宁省环保局共同甘邀请国内有关专家在大连市金州区联合召开海洋环保所科研成果鉴定会。会上通过了四项成果:(1)锦州湾污染与防治途径的研究;(2)渤海黄海近海污染现状和趋势;(3)渤海黄海污染源及其初步评价;(4)渤海环流及其对污染物质搬运能力的研究。到会专家认为上述成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其中锦州湾污染与防治途径的研究,接近国际水平。
1982年7月20日 海洋环保所承担辽宁省海岸带领导小组下达的潮间带海域污染调查任务。
1982年8月1日海洋环保所水文物理研究室副主任、助理研究员窦振兴出席加拿大哈利德克斯联合海洋大会(JOA),在会上宣读“海洋污染扩散数值模拟”论文。
1982年10月18日 海洋环保所装备完善了铅201实验室,先后购入FH—45型1024道幅度分析器,1094型室温叉谱仪,FH1023A型四路混合器及其辅助设备。在对海域底质背景值、污染历史和港区泥沙沉积速率的研究中发挥显著作用。
1982年12月23日海洋环保所有两项科技成果获国家海洋局科技成果一、二等奖:(1)锦州湾污染分布特征及其负荷容量的研究;(2)渤海黄海污染及其初步评价。
1983年3月17日至20日 挂靠在海洋环保所的中国海洋环境科学学会和国家科委海洋保护分组在杭州联合召开“全国测试质量控制学术讨论会”。
1983年4月海洋环保所海冰研究室副主任、助理研究员董须瑜赴芬兰赫尔辛基参加会议(POAC-83)。在会上宣读了“我国海冰物理力学性质初步研究”论文。
1983年6月20日 以道格拉斯沃夫博士为团长的美国海洋污染专家代表团一行六人到海洋环保所参观、访问。
1983年8月2日海洋环保所李正宝,参加我国第一部宣传海洋环境法的电视短片《保护海洋》的编导和录制工作。
1983年9月12日 海洋环保所参加重点实验海域—大连湾海洋污染航空遥感监测试验。
1983年12月19日海洋环保所承担1984年石油开发区环境条件调查研究项目:(1)流冰及其移动规律的研究;(2)海冰物理力学性质的研究;(3)石油开发环境影响的预测评价。
1984年1月3日 海洋环保所助理研究员李龙章,赴伊拉克参加“国际石油污染科学讨论会”,并考察伊拉克有关海洋和环境保护机构。
1984年3月2日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保护会议决定,海洋环保所参加航空遥感监视监测的实施;修订《我国倾废海区选划原则》制订《消油剂使用管理办法》;保证执法任务的完成。
1984年5月10日 海洋环保所水文物理室助理研究员张德福,应邀赴法国南特市参加“国际海岸带污染通量研讨会”。在会上宣读了“锦州湾可溶性污染物稀释扩散数值模拟”论文。
1984年5月15日海洋环保所综合技术研究室为大连经济开发区进行水域环境质量调查,提出环境影响评价。
1984年6月28日 海洋环保所综合技术室副主任、助理研究员汤烈风、助理研究员李正宝参加“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纲要评议会”,提出大连湾海域对开发区发展环境影响的论证,受到与会专家好评。
1984年7月13日海洋环保所综合技术室助理研究员柯金文,参加我国首次南大洋和南极洲的考察和建设南极长城站工作。于85年4月10日返回。
1984年8月19日 地质系教授腾井昭二到海洋环保所参观,并作了“第四纪地质学和世界范围的环境问题”等学术报告。
1984年10月12日海洋环保所助理研究员李龙章,参加教育部、国家环保局、国家海洋局共同组成的“中国海洋环境保护工作代表团”赴比利时考察。与比利时有关方面对海洋环保科学管理方面进行交流,并就今后两国在海洋环保方面进行合作签订意向书。
1984年11月10日 先后购进美国IBM—PC/XT微机、TBMPS—2型高档微机和香港TM—PC/XT微机,建立起微机计算室。
1985年3月11日海洋环保所所长周家义副教授,以观察员身份,代表中国参加在伦敦国际海事组织总部召开的“伦敦倾废公约第八次科学组会议”。
1985年3月19日 海洋环保所监测中心站与生物研究室受大连市甘井子区水产局的委托,开展对大连湾贻贝类致死原因的水质污染调查。
1985年4月28日至5月3日海洋环保所监测中心站站长曲传宇,参加国家海洋局在北京召开的“关于海洋环境监视监测、执法管理系统的方案讨论会”,会上确定了与监测工作有关的基本技术措施。
1985年5月13日 海洋环保所所长周家义副教授,参加国家海洋局代表回访日本。与东京大学海洋研究所和环境工程系交流了研究成果。
1985年5月14日至18日中国海洋环境科学学会在杭州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海洋环保所所长周家义被选为理事长、海洋环保所顾问万邦和为副理事长、副所长史鄂侯为秘书长、海洋环保所副主任技师张春明为理事。
1985年5月 海洋环保所助理研究员李龙章,应邀参加在召开的“第三届日本海与东中国海学术讨论会”。在会上宣读了“欧拉—拉格朗日方法及其在渤海海峡的应用”论文。
1985年6月23日海洋环保所顾问、副研究员万邦和,助理研究员杨庆霄、戴云丛、许乙烈等四人赴美国进行“海上溢油鉴别技术”考察。
1985年6月24日至7月2日 应海洋环保所邀请,美国穆莱博士到所访问、讲学,作了“沉积物中有机物的成岩作用”学术报告。
1985年7月1日至9月30日海洋环保所生物研究室助理研究员沈亮夫,赴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和维多利亚海洋研究所参加“中国与加拿大海洋生态、围隔实验”合作项目“在各种化学和生物学条件下基斯克列沉积物的金属通量实验”的研究工作。
1985年8月17日至21日 挂靠在海洋环保所的中国海洋环境科学学会与中国环境学会、环境海洋学专业委员会在青岛联合召开“海洋石油污染学术讨论会”。
1985年8月30日至9月10日应海洋环保所邀请,美籍华人周载华博士到大连讲学,作了“重金属污染历史、放射性污染、石油及石油中无机组分”等学术报告。
1985年9月7日至14日 海洋环保所海冰研究室副主任、助理研究员王仁树参加在丹麦格陵兰召开的“第八届国际极地港口和海洋工程会议”(POAC—85)。在会上宣读了“辽东湾短期海冰数值预报的初步研究”论文。
1985年9月19日至26日海洋环保所监测中心站受国家海洋局环保司的委托,在举办了全局气相色谱、荧光光谱测试技术培训班。
1985年10月12日 海洋环保所与合作,首次进行V号海区碱渣海上倾倒试验,取得预想效果,为进一步研究海上倾废提供了科学依据。
1985年10月中美海洋和渔业合作计划第六次工作组会议在青岛召开。海洋环保所所长周家义副教授,作为中方代表团成员出席会议,并在会上提出进行中美合作研究倾废的建议。
1985年11月14日美国海洋倾废专家、弗罗里达工学院海洋学和海洋工程系主任杜道尔教授访问海洋环保所。访问期间,以杜道尔教授和海洋环保所所长周家义副教授的名义共同拟定一份“中美海洋倾废合作建议书(草案)”,分别提交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中国国家海洋局以及中美海洋渔业科技工作委员会。
1985年12月16日至19日 挂靠在海洋环保所的中国海洋环境科学学会与中国核学会辐射防护学会在厦门联合召开“全国海洋放射性辐射防护技术工作经验交流会”。
1985年至1987年海洋环保所同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与、巴黎高等师范学校等单位合作,进行“中法长江口及其毗邻连海域污染物和营养物生物地球化学联合研究”。海洋环保所所长周家义副教授为中方责任科学家之一。该项合作研究成果报告,经评议,认为达到八十年代同类研究的国际水平。
1986年1月15日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保护研究所受海军旅顺基地后勤部军港处的委托,首次对旅顺港区进行19个项目的港区环境污染现状的调查研究。
1986年1月17日 该所分析质量控制实验室建成(建筑面积1111平方米)经东北设计院验收达到了原设计要求,并投入使用。
1986年5月3日国家海洋局授权海洋环境保护研究所承担海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并允许对外服务。
1986年6月3日至6日 挂靠在海洋环境保护研究所的中国海洋环境科学学会和国家科委海洋保护分组与中国气象、水文、海洋仪器学会和秦皇岛市环保设备厂在秦皇岛市联合召开了“海洋石油污染与防治技术”讨论会。
1986年7月21日至27日海洋环境保护研究所提出“渤海环境污染监测站点优化及时空频率选择研究”。通过论证,将原来的96个站优化为24个站,监测频率由原来每年3次减为每年2次。此成果大幅度节省了人力物力和时间,在我国是第一次用三种数学方法重新评价监测数据质量,这些产生在经济建设热点区的数据是海洋开发和经济建设所必需的。
1986年7月该所派出数名有经验的科技人员为海军旅顺基地举办的全海军首届军港污染监测培训班担任授课任务。第一次为海军培养了一批海洋污染监测人员,海军九个基地开始了军港海洋环境的监测任务,为海军填补了这项工作的空白。
1986年8月 受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委托,美国国家海洋倾废专家杜道尔教授、特雷夫教授等一行4人访问了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保护研究所,并与该所共同制定了“中美海洋倾废合作计划初步方案”。
1986年12月8日至15日国家海洋局邀请局内外专家、学者在广州开会,审核并通过了海洋环境保护研究所提出的全国海洋污染监测网工作方案。
1987年4月5日 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保护研究所活体生物实验室建成(建筑面积451平方米),从此便开展了石油、消油剂、碱渣、航道疏浚泥等污染物对海洋生物毒性影响的实验工作。
1987年6月12日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海洋服务局第一副局长凯里、外事主任潘刚尼博士等一行4人访问了海洋环境保护研究所,并商谈两国关于海洋环保工作的全面合作前景。
1987年8月2日至4日 挂靠在海洋环境保护研究所的中国海洋科学学会和辽宁省海洋学会在大连联合召开了“全国首次海冰学术讨论会”,石油部、交通部、国家教委、海军、国家海洋局等19个单位4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1987年9月10日至10月5日海洋环境保护研究所、辽宁省海洋学会、大连海洋学会联合主办了“人与海洋系列展览”,参加大连市首届科技之光活动,获活动优秀奖。
1987年10月6日 海洋环境保护研究所参加完成了《辽宁省海岸带地貌、水文、化学、环保调查》获国家海洋局1987年科技进步二等奖。
1987年10月6日该所完成的《海面溢油鉴别系统研究》获国家海洋局科技进步二等奖。
1987年10月20日 该所参加完成的《辽宁省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任务获辽宁省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
1987年10月该所与辽宁海洋渔业开发中心合作研究提出的《用粉煤灰制作人工鱼礁》成果报告通过技术鉴定,与会专家认为此项成果在我国尚属首次研制成功,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获大连市政府1987年颁发的新产品、新技术推广优秀项目奖。
1987年11月4日该所在营口鲅鱼圈建筑的海冰雷达观测站竣工(建筑面积为400平方米)为研究海冰生消规律建立了基地。是我国第一座岸基雷达站,为国家海洋环境监测方面填补了空白。“八五”和“九五”期间主要进行雷达海冰、海流监测,其观测手段和技术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十五”将进行“溢油”监测。
1987年11月4日 该所与辽河石油勘探局规划设计院签订了“辽河油田浅海开发环境调查”合同。该项目包括海洋水文、工程地质、海上冰情等内容。
1987年该所科技成果《大连湾污染区海洋生物群落结构特征的研究》获国家海洋局科技进步三等奖;《海面油膜厚度测定方法和技术装备研究》获国家海洋局科技进步三等奖;《辽宁省海岸带综合调查成果(水文、化学、地质地貌、环保)档案管理》获国家海洋局档案管理三等奖。
1988年7月21日 辽宁省计划委员会致函国家海洋局委托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保护研究所承担《辽宁省海洋资源综合开发规划》研究课题,工作时限为1988年—1989年。
1989年8月该所在完成大连新港航道挖泥海域污染调查项目中提出的《大窑湾建港工程抛泥声学追踪试验报告》为解决污染检测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和资料,此项工作受到大连市政府的好评。
1989年6月—9月该所按照职能根据大连地区,特别是生产的需要,在黄海北部五号海区进行了三类废弃物的倾倒选划工作,在对该区进行五次基线调查的基础上,于六月至九月期间,成功地进行了碱渣海洋倾倒现场实验,为海洋局上报国务院正式申报倾废区提供了科学依据。
1989年10月28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关于国家海洋局所属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的批复:同意将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保护研究所更名为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同时承担海洋环境保护研究任务),事业编制388人。
1989年至1991年该所与比利时北海及埃斯考河口数学模型管理处进行了关于《油污染环境风险评价》的合作调查。
1990年4月11日至20日 该所在大连具体承办了由国家海洋局、政府间海委会联合举办的“国际海洋沉积物污染监测研讨班”,参加这次研讨班的有来自美、英、西德等12个国家的专家18人,以及国内专家20多人。
同年该中心(所)与苏兰海洋研究所进行了关于《渤海海冰与海洋、大气间热量、动量交换》的调查研究。
同年 该中心(所)科技成果《海洋环境监测规范》获国家海洋局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1年该中心科技成果《辽宁省海洋资源综合开发规划》获国家海洋局科技进步二等奖;《辽东湾东北部流水移动规律的研究、雷达测冰数据处理系统的研制》获国家海洋局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1年12月 该中心环保实验楼建成,建筑面积2767平方米。
1992年8月该中心在大连组织了第二次中俄海洋学综合讨论会,以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副院长为团长的俄罗斯海洋科技代表团一行15人参加了会议,参加会议的中方代表30多人。
1992年10月18日 国家海洋计量认证评审组对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中心实验室进行了国家级计量认证,经专家的考核、考试和评审,共有43项具有为社会提供公证数据的资格和能力,这是国家海洋局首次通过的实验室计量认证单位。
1992年12月该中心科技成果《黄海北部五号试验倾倒区碱渣海洋试验倾倒研究》获大连市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大连市黑石礁湾污水排海工程环境可行性研究》获大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2年至1995年 该中心同美国得克萨斯农机大学、美国环保局进行了关于《海洋环境质量研究和监测》的合作。
1993年3月5日至1998年3月4日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中心实验室获得颁发的为期5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认证合格证书。
1993年 该中心科技成果《海洋环境监测规范》获国家级科技进步三等奖;同年,《中国——比利时海洋油污染环境危害研究,海面溢油的归宿预报和环境影响研究》获国家海洋局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4年8月19日经国家建设部审批,颁发给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国家海洋局大连海洋工程勘察设计和环境保护开发中心》大型海洋专项工程设计证书,证书编号为0053号。
1994年9月24日 经国家海洋局批准,同意在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设置《国家海域使用管理技术总站》。
1994年11月25日经国家海洋局批准,同意在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成立国际海洋环境监测培训部,承担对国内、外人员的海洋环境监测业务的培训工作。
1994年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科技成果《黄海北部五号试验倾倒区碱渣海洋试验倾倒研究总课题》获国家海洋局科技进步二等奖;《盖州滩勘探工区海洋环境数值模拟与预报》获国家海洋局科技进步三等奖;《大连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获大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大连市海洋资源开发规划》获大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虾病防治技术研究》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5年4月23日 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与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资源、成果、市场共享的原则共同成立了“大连海洋环境科学工程院”、“海洋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院”。联合设立了“环境海洋学”和“环境科学”硕士学位点。
1995年10月挂靠在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的海洋环境科学分会在湖南张家界召开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参加会议代表110人,选举了四届理事会成员。同时与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水环境分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海洋学专业委员会联合召开“全国第四届海洋环境与水环境学术讨论会”。大会交流论文101篇。
1995年该中心科技成果《我国沿海经济贝类污染物残留量调查研究》获国家海洋局科技进步二等奖;《辽宁湾北部海冰冰情预报及调查检验》获国家海洋局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5年至1999年 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与进行了《海洋环境监测技术研究》的合作。
1995年至1998年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与德国赫尔果兰生物所进行了《海洋污染监测与控制》的合作。
1995年6月20日 该中心与大连铁道学院签定了联合培养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协议。
1996年5月15日该中心完成了《海岛资源综合调查》项目,被国家科委、国家计委、国家海洋局、农业部、总参谋部授予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1996年7月 该中心受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委托,参加了该机构举办的1994年贻贝样品有机化合物国际互校工作,取得了良好成绩,并收到该组织颁发的证书。
1996年该中心科技成果《海洋石油污染及其防治技术研究》获国家海洋局科技进步三等奖。
同年 该中心主办的《海洋环境科学》期刊被确认为国家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环境科学劳动保护类,被北京大学图书馆、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评为全国科技期刊500强之一。
1996年至1997年该中心与芬兰赫尔辛基理工大学进行了《中国辽宁湾人工岛上冰荷载的原型监测和模型试验研究》的合作。
1996年 该中心编写的《海面溢油鉴别系统技术规程》、《常用消油剂标准判定》、《工程海冰设计技术规范》通过专家鉴定。
同年该中心承担和完成了香港维多利亚湾环境监测项目大型技术服务项目。
同年 该中心以其可行性方案争取到长海引水工程路由调查项目并优质高速地完成了任务。
1997年1月27日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被国家档案局评为国家科技事业单位“国家一级档案管理”单位,是海洋局系统第一家国家级档案管理达标单位。
1997年5月20日 该中心主办的《海洋环境科学》期刊,经国家科委、中宣部、新闻出版署联合组织专家评审,获“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
1997年5月21日该中心设计研制的混凝土沉降污水处理设备,获国家五部颁发的实用新型技术专利,取得了国家专利局颁发的专利证书。
1997年5月19日至24日该中心在大连承办了由国家海洋局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联合举办的“海洋科学与海岸带综合管理培训研讨班”,参加这次研讨班的有来自加拿大、印度尼西亚、日本、韩国、美国、越南和中国等11个国家的专家、学者以及相关国家组织的代表30余人。
1997年10月挂靠在该中心的海洋环境科学分会与全国海洋环境监测网、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水环境分会联合在江西庐山召开“全国海洋环境监测发展战略研讨会”暨“全国第五届海洋环境与水环境学术研讨会”。参加会议代表97人,有80余篇论文在大会上进行了交流。
同年 该中心研制的水下彩色摄像系统获国家专利;自产的海环牌消油剂投入市场。
同年该中心科技成果《盖州滩附近海区工程海冰环境原位监测与研究》、《全国主要陆源排污监测监视》、《含油污水处理试验设备研制》获国家海洋局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8年3月6日 经国家海洋局批准,同意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建立海洋环境监测与保护重点实验室。SOAKL98—05。
经批准,该中心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认证合格证书。期限:1998年2月至2003年2月。
1998年11月、中国海洋学会海洋环境科学分会、中国科协工程学会、大连市科协、大连市海洋学会在大连联合召开了“98”国际海洋年,海洋环境学术研讨会。到会代表50余人,交流论文40余篇。
1999年11月 海洋环境科学分会与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水环境分会在广西桂林联合召开了“全国第六届海洋环境与水环境学术研讨会”。参加大会103人,交流论文97篇。其中,“赤潮防治专题研讨会”为全国开展赤潮灾害的防治和预测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建议。
1999年12月25日该中心获得国家环保总局颁发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格证书》。
同年 该中心科技成果《中国海洋功能区划》被国家科技部授予科技进步三等奖;《海域赤潮灾害地物光谱提取技术及卫星遥感监测技术研究》被确认为省级科学技术研究成果。
同年该中心荣获国家海洋局档案管理先进集体称号。
2000年8月24日该中心与长海县政府为了长海县海洋渔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生态环境资料,对重大生态灾害为当地政府决策提供依据,为全国海洋生态保护政策与法规的制定提供区域性海洋生态环境资料,双方协议共同建立了“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长山列岛生态站”。在对水环境、沉积环境、病原生物、典型经济生物遗传变异、生物群落结构、海域生产能力、生态灾害等进行监测的基础上,每年将发布该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现状、生态系统演替趋势、生态灾害等公报和报告。
2000年至2001年 该中心与韩国水产振兴研究院、国立济洲大学进行了“黄海贝类病原生物派金虫的研究”。
2000年该中心遵照国家海洋局领导的决定,根据本单位多年的海洋环境监测数据和海洋管理工作的积累,出色地完成了《20世纪末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的编写。首次在社会上发布后引起了强烈反响,同时引起了国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沿海省市各级政府的极大关注,温家宝副总理亲自作了批示。
同年该中心积极为地方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服务,成功编制了《辽宁省20世纪末海洋环境质量公报》,开创了省级公报的先例。
同年该中心充分发挥技术牵头作用,每年都制定海洋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年度工作方案和实施计划。本年度发放三种介质十几种盲标样在11个承担局监测方案实施工作的业务单位中开展了外控样实验室测试活动,之后又组织了检查组对7个单位的海洋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工作进行了监督检查,达到了预期效果。
同年 海域勘界是海域使用管理工作的基础,该中心通过大量艰苦细致工作,出色完成辽冀钱的现场调查、样品分析、报告及图件编制,按期完成了《海域勘界技术规程》的修订工作。
同年完成了《海洋环境监测管理规定》、《海洋环境监测报告制度》、《海洋环境监测评价可行制度》、《全国海洋环境监测“十五”计划和2015年远景目标》、《海洋质量公报编制技术要求》、《污染物入海总量控制技术导则》等制度和规则的编写。《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已通过验收,现正在履行报批国标的行政程序。编制了《海域使用管理技术规程》、《国家海域使用管理技术规范》、《全国大比例尺海洋功能区划底图制作规程》、《全国大比例尺海洋功能区划信息系统技术规程》。完成了《海域使用管理信息系统的试点和系统建设》、《国家海洋使用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与维护(大连、葫芦岛海域试点)》、《国家大比例尺海洋功能区划信息系统建设》、《辽宁省大比例尺功能区划信息系统》项目。
同年该中心科技成果《海域赤潮灾害地物光谱提取及卫星监测技术研究》获国家海洋局科技进步二等奖。《20世纪末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获国家海洋局科技成果创新二等奖。
所获荣誉
2020年12月22日,入选“第七批国家生态环境科普基地”名单。
现任领导
中心主任、党委书记 王菊英
中心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 张震宇
中心副主任 樊景凤
中心副主任 曹可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张震宇
中心副主任 赵建华
中心副主任 杨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