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化垛田

共 1609字,需浏览 4分钟

 ·

2024-05-24 10:29

历史沿革

唐代时修筑常丰堰以捍海,人们在沼泽和浅水地区以木桩、木架塞入水草泥土作基础,再以河泥层层垒积成片的岛状,形成“葑田”,亦称“架田”。这使得当地农业得以发展起来。
北宋天圣元年(1023年),范仲淹任兴化知县,在常丰堰基础上筑成“范公堤”,有效挡住了海水侵灌,使里下河地区的农田得到进一步开发。
南宋黄河夺淮后引来了更多的泥沙,里下河一带尤其是兴化境内的沼泽地大量露出水面,当地居民在早已形成的垛岸基础上进一步积土垒垛,从而出现了成千上万块四周环水的岛屿状田地,垛田灌排系统初步形成。
清代,随着人口增长,兴化垛田渐成规模。
1949年后,集中建设了更大规模的圩堤工程,在圩堤上设闸门,建排涝泵站,圩堤内的防洪能力得到提升,水位得以稳定控制,垛田也不再需要依靠自身高度抵御洪水,为方便生产及扩大耕地面积,垛田的高度降低为当下的1米左右。

遗址特点

兴化垛田是江苏里下河腹地湖荡沼泽地区一种独特的传统农业系统,核心区位于江苏省兴化市,主要分布在垛田街道、千垛镇、中堡镇和沙沟镇部分地区,而分布最集中的地域则是在垛田街道的芦洲、孔戴、高家荡、北腰、南腰一带,有上万亩的成片垛岛。此外在吴公湖周边的东旺村(古名东望庄,千垛菜花景区)、万旺、陆家甸、朱野猫一带也集中分布着几万亩垛田。其中,分布在垛田街道一带的高岸垛田,历史上被垛上人惯称为“三十六垛”。
兴化垛田
兴化垛田主要靠戽水传统方式进行灌溉,高水位期间,人们可以行船直接为两岸垛田戽水浇灌,低水位期间则通过梯级戽水的方式灌溉,最高的垛田有4~5级。因垛田地理地貌的独特性,现代化的耕作方式仍然无法全面推广,仍保持着戽水、罱泥、扒苲等传统的耕作方式。在冬春季,人们通过罱泥等方式用垛田间河底的淤泥来堆高垛田,以防备夏秋季可能发生的洪水灾害;而在夏秋季,把作物收获之后的弃料投入水中,沤制成为河底富含有机质的淤泥用以施肥。得益于充沛的水量和高肥力的土壤,兴化垛田自古就盛产优质的瓜果蔬菜。

主要建筑

古人架木浮田、垒土成垛,形成高出水面1米以上的田块,内部田畦间以垛间沟相隔,一般沟深20~30厘米,呈现出万垛耸立、河网密布、稻田棋布的景观。当地群众为了应对水患灾害,筑圩堤,建排灌设施,逐步发展成包含圩堤、灌排渠道、水闸等在内的复合灌排工程体系。

文物价值

兴化垛田
兴化垛田是以本土农民为主体,以农业生产为主导维系的一个活态系统,具有重要的生态、农业和文化价值。兴化垛田灌排工程体系是国内外唯一、里下河腹地独有的、分布在兴化湖荡区的高地旱田灌排工程体系,在灌溉与排水工程史上有重要的地位和独特的代表性。垛田灌排工程体系创建后,改善了区域自然环境、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增加了粮食产量和人口承载力。独特的水利景观、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多彩的民俗文化成为发展旅游产业的宝贵资源。

保护措施

2014年,兴化市制定出台了《兴化垛田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规划》,划定了生态保护红线,垛田保护逐步受到人们重视。
2019年10月,兴化垛田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2021年3月1日,《泰州市垛田保护条例》正式实施。

所获荣誉

2014年,兴化垛田(灌排工程体系)被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2022年10月6日,兴化垛田(灌排工程体系)被国际灌排委员会公布为(第九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兴化垛田位于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垛田街道。

交通信息

自驾:自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人民政府开车前往兴化垛田,路程约3.2千米,用时约7分钟。
浏览 2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