潋江镇
地名由来:因潋江,历史渊源深厚。因处潋水之畔,故名潋江镇。
2023年3月,江西省人民政府确定潋江镇为江西省基层政务公开标准规范乡镇(街道)。
2021年10月,南京大学空间规划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联合发布2021年淘宝镇名单,潋江镇榜上有名。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宝镇,潋江镇榜上有名。
2014年7月,潋江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潋江镇位于兴国县境腹地,地处兴国县城,属丘陵平原区,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潋江镇由原潋江镇和五里亭乡于2000年4月合并而成,镇政府驻潋江大道,现有在岗干部职工102人,内退23人,退休42人,离休1人。
全镇辖12个行政村,8个居委会,192个村(居)民小组,总人口12.7万余人,总面积51.6平方公里。辖有12所村小学,1所卫生院。交通便利,319国道、兴赣公路、京九铁路穿境而过,98%的行政村通了水泥路。农业以果业、灰鹅、烟叶、花卉、蔬菜为主导产业。工业以农副产品加工、建材、食品加工、针织、服装、玩具、电子为支柱。一、农业潋江镇共有耕地1.3万亩,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的种植比例约为48:52,其中经济作物有烤烟、蔬菜、瓜果、花卉、玉米等。近几年,我镇因地制宜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除把原有的灰鹅、水产养殖产业做大做强外,还重点培植了以凤凰村为中心的蔬菜产业,以洪门、罗廖为中心的水产养殖产业。组建了灰鹅购销、生猪贩运、养蜂、水产养殖、烤烟生产、无公害蔬菜生产、花卉苗木、果业生产、玉米生产等10个合作社。去年我镇种植烤烟500亩,收购烟叶 公斤,种植商品蔬菜3700亩,种植花卉120亩,种植玉米1100亩,出笼灰鹅72万羽,饲养种鹅1.85万羽,种植黑麦草1200亩。今年预计种植烤烟800亩,种植玉米1000亩,出笼灰鹅96万羽,种植商品蔬菜4000亩,生猪出栏3.4万头。今年我镇进一步培植壮大龙头企业,发展流通、加工、种养等各种层次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规范和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促进农产品流通和精深加工;进一步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力争年内抓好5个以上的合作经济组织,着力解决小生产与新技术、大市场之间的矛盾。
二、新农村建设
2004、2005年,我镇按照“政府引导,农民主体,突出重点,循序渐进,务求实效”的工作思路,各村抓了1-2个新农村建设示范点。镇党委、政府与县直挂点单位共筹资65万元,重点打造了罗廖村钟屋小区、坝南村刘屋小区、南外村同福小区等三大城乡结合型的新农村建设精品示范点。2005年“三清三改”中,共铺设村道14公里,进户道 2.12公里,改水1200户,改厕960间,“空心房”改造4580平方米。
潋江书院
潋江书院位于潋江镇楼街,书院建于清乾隆三年(1738年),为庭院式建筑,由门厅、讲堂、拜厅、魁星阁、文昌阁等组成,占地面积4903平方米。1929年4月,毛泽东作为红四军-表在这里传达了0六
江西军区旧址
江西军区(含红军检阅台)旧址位于兴国县潋江镇筲箕村。1932年1月9日,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出通令,决定将江西省苏维埃政府军事部改设为江西军区总指挥部,陈毅任总指挥兼政治委员。1931年冬至
萧华故居
萧华故居位于兴国县潋江镇东街社区肖屋村,时代为1916年。2018年3月,公布为江西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北宋太平兴国七年(982)立县于此,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均称潋江镇。
1949年8月后,属第一区(城关区),分为6个临时支前委员会。
同年10月改为解放(西街)、民主(东街)、胜利(背街)街政府。
1951年合并为东、西街街政府。
1953年改为城关镇人民政府,下设13个选区,仍属第一区。
1958年改称红旗人民公社,次年更名城关人民公社。
1961年撤销城关人民公社,成立城关镇。
1983年复称潋江镇。
2000年4月撤五里亭乡,并入潋江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