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闹遗址
共 1479字,需浏览 3分钟
·
2024-05-24 11:56
历史沿革
唐武德二年(619年),在然闹遗址修建了守卫边疆的唐叠州城。
唐宗宝元年(762年),唐叠州城被吐著占领后纳入吐蕃辖区内。
然闹遗址全景
1985年,发现然闹遗址。
遗址特点
综述
然闹遗址东临然闹曲,北依扎拉山南麓,西接藏中,南部一般分布在两郎公路以北,公路南有少量文物标本出土。它整个分布在东西1000米,南北500米的地带,除西南一部分外,均被压在唐叠州城下。其中文物分布最集中者为扎那小溪以西的西北城垣遗址内之台地上。这里灰层堆积大部在1米以上,2米者也常见,最厚层达4米以上。足见该文化延续时间之久,堆积之丰富。彩陶片在地面分布较广,且多质地花纹各异,在白龙江流域,乃至全甘南文化遗址中仅见。
古叠州城遗址
叠州烽火台遗址
叠州烽火台遗址
叠州烽火台遗址位于迭部县电系镇然闹村西北500米扎纳山山腰处。距山根约80米。由黄土夯筑而成,夯筑四棱台体,残高7.8米。顶部南边长5.2米,边宽4.2米,西北边长6.5米,南边宽4.5米。底边东西长13米,南北宽11米,夯土层厚0.1~0.11厘米,占地面积约143平方米。烽火台遗址南侧山脚下就是唐叠州故城。该遗址类别是古城址一聚落址。
文物遗存
综述
然闹遗址出土有彩陶罐、彩陶瓶、石器等。
石器
然闹遗址采集到的石器,有黑色研石打制、磨制而成,光泽可鉴。有使用痕迹,惜已残。历年来曾多次发现残石斧、石杵和少量石刀。另外,在然闹遗址中发现了一些砂岩质制成下部磨制平整。上部为漫圆形,后部残断檀头状石器,一般高10厘米左右,宽15厘米,残长15~20厘米。
陶器
彩陶瓶
然闹遗址陶器分为红陶、彩陶和灰陶。其中,红陶又分为泥质和夹砂两种,纹饰有垂幛纹、鸟眼纹、圈点纹、燕尾纹、鸟羽纹、带状纹和网格纹等。彩陶施内外彩。遗址出土彩陶的器型、质地和彩绘花纹图案,与庙底沟类型、大地湾类型、马家窑类型同时期文物有其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是马家窑文化中的一个新类型。另有齐家文化的泥质红陶和夹砂红陶片,纹饰有篮纹、绳纹、刻划纹,器形有高领罐、鼓腹折肩罐、盆、壶等。
研究价值
然闹遗址是甘肃南部地区大型新石器时代遗址,保存较好,内涵丰富,面积大,既有居址,又有墓葬,对研究马家窑文化的分布范围、文化内涵以及演变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保护措施
2013年5月,然闹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然闹遗址,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电尕镇然闹村东200米的白龙江二级台地上。
交通信息
自驾:自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人民政府开车前往然闹遗址,路程约2.2千米,用时约6分钟。
评论